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能力专业考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学科基础知识(50分):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下雨的等级。24小时的降水量为50—100毫米,其等级为 。
2、太阳系里,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 3、细菌有 、 、 三种基本形态。 4、食物链的源头在 ,终点是 。许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链构成了一张复杂的 。
5、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其“强弱”可 用来描述,“高低”可用 来描述。
6、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 、 、小肠和大肠。 7、融化的冰靠 能工作;洗衣机是把电能转化成 能的工具。 8、张衡利用 的原理,发明了候风地动仪;法拉第发现了 的原理,应用在水能、风能等的发电上。
9、达尔文认为生物最初是由 发展起来的,生物进化是 的结果。
(二)判断题:(共5分,每小题1分)
1、植物都是用种子来繁殖后代的。 ( ) 2、传说中的“牛郎织女”,这两颗恒星都在天琴星座。 ( ) 3、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费力。 ( ) 4、蚯蚓、蜘蛛和屎壳郎都属于食物链中的分解者。? ( )
5、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度有关,摆线越长,摆动越慢。 (? ) (三)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下面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开瓶器 B、钓鱼竿 C、平衡尺 2、下列动物中,( )的化石出现在最早的地层中。
A、鱼类 B、哺乳动物 C、两栖动物 3、人们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形成的纤细羽状云是( )。
A、积云 B、层云 C、卷云 4、把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 b、准备两个放大镜
c、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 d、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A、bdca B、bacd C、bcda 5、( )既是人体中的联系通道,又可以完成简单的反射活动。 A、大脑 B、脊髓 C、神经 (四)简答题:(25分)
1、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认识常见矿物的特征(至少要写出五个方面)(5分)
2、一位学生说道:“鸡不能远飞,鸡不是鸟。蝙蝠能远飞,蝙蝠是鸟。”,请你运用相关科学知识给这位学生予以恰当的解释。(5分)
3、在马铃薯、荸荠、番薯和萝卜中,哪些是根,哪些是茎,为什么(5分)
4、请设计一项实验,研究“铁生锈和什么因素有关”(10分) 研究问题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二、教材分析与处理能力(20分)
1、在《让马铃薯在水中浮起来》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马铃薯;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马铃薯,再加盐;结果,他们在实验中都使马铃薯在水中浮起来了。
(1)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的(5分)
(2)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5分)
2、下面是一个科学课堂上的师生对话实录,请你运用新课程理念对此进行评析。(10分)
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不,老师,应该是15颗。”另一位学生马上补充:“不,是16颗。”老师亲切地问第一位学生,“你怎么知道是15颗”,学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读物上看到的。”老师接着又问另一位学生,他回答,“最近一期杂志上说是16颗。”这位老师听了,高兴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真了不起!课本上有些知识范围确实陈旧过时了,老师好落后了。木星的卫星究竟有多少颗,课后我们再研究、核实,好吗”
三、教材设计与评价、命题能力(20分)
1、请根据下面的教学内容写出教学设计。要求选用恰当的表述方式简要分析教材与学情,写清楚教学过程及其环节设计意图。环节设计意图在【 】之内说明。(三题任选一题)(16分)
(1)《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科版三年级上册) (2)《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教科版四年级上册) (3)《认识矿物的性质》(江苏版五年级下册)
2、请根据上面第2题你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编制一套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试题。至少要出四道题,包含一道实验操作题。(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