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质量管理制度及材料和设备质量措施
1、保证质量的管理制度 1)统一放线、验线制度。
2)材料审批、检验制度,材料进场时比照经批准的样品检查、验收。 3)工序流程交接制度:根据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各工序的逻辑关系编制统一的工序流程,各工序的施工人员按流程先后进入工作面。前后两道工序的交接一律办理书面移交手续。上道工序的施工人员撤出工作面后,下道工序对成品保护负责。
4)工艺标准制度:对各分项,分别编制工艺标准,下达到作业队,作为技术交底和施工过程控制的依据。
5)样板:用待定的材料和工艺做出样板,并经建设单位(业主)和设计单位(建筑师或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按样板标准进行大面积施工。
6)工人考核上岗制度:采用专业工长领导下的专业班组的劳动组织形式,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和操作培训,考核不合格不得上岗操作。
7)成品保护制度:明确成品保护的技术措施和责任划分。
8)质量检查、验收与奖惩制度:施工管理水平渗透、影响并体现在工程质量其他各要素上,主要包括:管理机械的组织形式,管理程序和制度,管理人员的素质,管理辅助工具或设备。
2、主要材料资进场检验
严格按公司ISO9001质量体系文件、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控制进场的工程材料,所有进场材料要进行材料质检,并有相关的质量记录。
针对本工程特点,材料的环保性非常重要。按公司管理体系要求针对材料的合格证进行严格检查。对国家有强制性要求的送第三方检查材料要按要求送检,并做到来一批检一批、不漏检。
同时,对材料质检工作要抽查,进行二次检验,以验证质检人员的工作效果。对质检工作配备充分的设备、仪器资源,仪器设备先要按要求核准。送业主、监理及工程管理公司审批的材料,尺寸要能反映材料的真实质量情况,并能在往后的采购得到的材料。
3、保证质量的阶段措施 1)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对参与工程的各施工队,各专业施工人员进行上岗资质审查,发现问题,采取纠正直至取消参与资格。
对技术文件、报告进行详细审阅,如图纸是否完整无缺;各专业图纸是否有矛盾;技术标准是否齐全;准备进场的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检验
配备必要测试设备,审查合同中关于检验标准方法是否合乎规定; 审阅进度计划,施工方案;
实测各部分尺寸,为施工放线准备资料,发现问题及时书面报告; 对主要设备及机械进行审核;
认真听取设计人员作的设计交底,明确设计意图及各部位质量要求; 准备全部质量管理表格,并对表格的作用、用法理解; 检查有关担保和保险工作;
检查工地现场占有情况和工地环境,周边环境,找出影响施工交通运输、材料堆放的原因和办法。
召开开工前的工地会议,全面检查开工条件。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严格按施工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认真按公司质 量体系文件之《项目质量控制程序》运作,严格抓好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和工艺质量的控制。
需经配制或加工后使用的材料,应事先进行试验工作,确定施工工艺参数,并在施工中严格按工艺参数进行控制。
各分项工程施工前,施工员应对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质量交底,明确分项工程质量要求以及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
在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员应根据施工与验收规范的要求随 时检查分项工程质量,工程施工中严格执行三检制(自检、互检和交接检),检验不合格的要求进行整改,然后再进行复查,直到合格为止。
施工员对负责的分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确认达到质量要求的应及时填写《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质检员在收到施工员送交《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后,及时对该分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并确定该分项工程的质量等级。
做好成品保护,下道工序的操作者即为上道工序的成品保护者,后续工序不得以任何借口损坏前一道工序的产品。
质检员对工程的质量检验和核定按照GBJ300788规定进行。
分项工程完成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对该分部工程质量的评定,并由质检员核定。
单位工程完成后,由项目资料员整理全部技术资料,并填写《单位工程质量综合评定表》和签字盖章。
及时准确地收集质量保证资料,并做好整理归档工作,为整个工程的积累原始准确的质量档案。
3)工程完成后的质量控制
按合同要求进行竣工、检验和检查验收; 检查未完成工作和缺陷,及时解决质量问题; 制作竣工资料和竣工图;
维修期内,完成未完成工程和缺陷修补。 4、质量检查措施 1)现场质量检查的制度
开工前检查。目的是检查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开工后能否连续正常施工,能否保证工程质量。
工序交接检查。对于重要的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在自检、互检的基础上,还要组织专职人员进行工序交接检查。
隐蔽工程检查。凡是隐蔽工程均应检查认证后方能掩盖。
停工后复工前的检查。因处理质量问题或某种原因停工后需复工时,亦应经检查认可后方能复工。
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应经检查认可,签署验收记录后,才允许进行下一工程项目施工。
成品保护检查。检查成品有无保护措施,或保护措施是否可靠。此外,还应该经常深入现场,对施工操作质量进行巡视检查;必要时,还应进行跟班或追踪检查。
2)现场质量检查的方法
现场进行质量检查的方法有目测法、实测法和试验法三种。 目测法:其手段可归纳为看、摸、敲、照四个字。 看,就是根据质量标准进行外观目测。 摸,就是手感检查。
敲,是动用工具进行音感检查。
照,对于难以看或光线较暗的部位,则可采用镜子把射或灯光照射的方法进行检查。
实测法:就是通过实测数据与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所规定的允许偏差对照,来判别质量是否合格。实测检查法的手段,也可归纳为靠、吊、量、套四个字。
靠,是用直尺,靠尺检查地面的平整度。 吊,是用托线板以线锤吊线检查垂直度。
量,是用测量工具和计量仪表等检查断面尺寸、轴线、标高、湿度、温度等的偏差。
套,是以方尺套方,辅以靠尺检查。
试验检查:必须通过试验手段,才能对质量进行判断的检查方法。 3)工地检查和巡视
施工员或质检员的现场目测检查是一种主要方法,其涉及的范围 可以很广,能在一天内发现许多警告信号或低劣的征兆。虽然有些目测检查结果不能作为质量的正式判定依据,但对这些部位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及早解决工程的质量问题,对施工是非常有利的。
经验丰富的质检员与施工员,在觉察缺陷与低劣操作工艺的警告信号
方面往往具有敏锐的鉴别力。但应培养出观察、记录并报告所见到的操作工艺的习惯和洞察力。根据颜色、表面状况、简单卷尺的测量、步距测量、脚后跟检查压实程序等等最简单的办法,留意工程存在的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技术负责人应有计划地巡视工地各部分,应当每天对全部工程巡视一次。当发现某些点的质量明显太差时,最好先说服操作者改善后再作全面检查,一般挑选质量较差的点进行取样抽查。
在巡视检查时,不能干涉班组作业,而应在其职权范围内劝告、引导、建议改善工作。技术负责人或质检员应作好检查和巡视记录和个人日记。
4)旁站监督
工程的敏感部位或重要工程都有必要在施工时实行旁站监督,即技术负责人和质检员始终在现场监视操作过程。这些敏感部位或重要工序在施工时比其余部位更易于形成缺陷,而且纠正起来很困难和昂贵。对这一类工程要予以特别的控制。
旁站的目的,在于尽早发现事故苗头,杜绝或减少质量问题的产生,消除质量隐患,因此,旁站应当是全天候、全过程的现场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