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中考数学探索性问题
探索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最生动、最活跃的思维活动,探索性问题存在于一切学科领域之中,在数学中则更为普遍。习惯上,我们可以按照命题者对解答者的要求将数学问题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已知和结论都有确定要求的题型;另一类是已知和结论两者中至少有一个没有确定要求的题型.我们把后一类问题称为探索性问题。因此,初中数学中的“探索性”问题特征是命题中缺少一定的题设或未给出明确的结论,需要经过推断、补充并加以证明的命题,因此,它必须利用题设进行大胆猜想、分析、比较、归纳、推理,或由条件去探索不明确的结论;或由结论去探索未给予的条件;或去探索存在的各种可能性以及发现所形成的数学规律。本文就近几年在中考中频频出现的各种类型略举几例加以说明。 一、条件探索型
条件探索型――结论明确,而需探索发现使结论成立的条件的题目。条件探索型问题特征是:缺少确定的条件,问题所需要的条件不是必要条件,即所需补充的条件不能由结论推出。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常从要已知的结论出发来探求该结论成立的条件,同时,根据自己所给条件作出完整的解答。
例1.AB、AC分别是⊙O的直径和弦,D为劣弧AC上一点,DE⊥AB于点H,交⊙O于点E,交AC于点F,P为ED的延长线上一点。 (1)当△PCF满足什么条件时,PC与⊙O相切?为什么? (2)点D在劣弧AC的什么位置时,才能使AD2=DE?DF?为什么? 分析:(1)连OC.要使PC与⊙O相切,则只需∠PCO=900即可。由
第 1 页
∠OCA=∠OAC,∠PFC=∠AFH,即可寻找出△PCF所要满足的条件:当PC=PF(或∠PCF=∠PFC,或△PCF是等边三角形)时,PC与⊙O相切。 (2)要使AD2=DE?DF,即ADDE=DFAD,也就是要使△DAF∽△DEA,这样问题就较容易解决了。
说明:本题是条件探索性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常从要已知的结论出发来探求该结论成立的条件。如第(1)小题中,若要PC与⊙O相切,则我们需要怎样的条件。第(2)小题也是如此。 二、结论探索型
结论探索型问题通常是结论不确定或不惟一,其特征是缺确定的结果,而且所给条件不是结论的充分条件。解题需通过对已知条件的探索来确定结论是否成立或会有那些结论。通常需要对问题进行分类讨论。当命题的结论不惟一确定,则需要按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分门别类加以讨论求解,将不同结论综合归纳得出正确结果。 说明:本题结论存在不确定性需要分类讨论。 三、存在探索型
存在性探索问题是指在某种题设条件下,判断具有某种性质的数学对象是否存在的一类问题。解题的策略与方法是:先假设数学对象存在,以此为条件进行运算或推理。若无矛盾,说明假设正确,由此得出符合条件的数学对象存在;否则,说明不存在。
(4)除(3)中所求的P0点外,在抛物线上是否还存在其它的点P使得△AB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一共有几个满足条件的点P(要求简要说明理由,但不证明);若不存在这样的点P,请说明理由。
第 2 页
分析:本题第3、4小题是存在探索型问题,需要先假设存在点P使得△ABP为等腰三角形,然后求得点P。 四、规律探索型
规律探索问题是根据已知条件或所提供的若干个特例,通过观察、类比、归纳,提示和发现题目所蕴含的本质规律与特征的一类探索性问题。解决此类问题常常利用特殊值(特殊点、特殊数量、特殊线段、特殊位置等)进行归纳、概括,从特殊到一般,从而得出规律。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3条:
1、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2、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3、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