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最新2011版本)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9.1.2 根据含水层结构及地下水赋存条件,结合采矿工程,采取以下措施,防止含水层破坏。

a)修筑排水沟、引流渠、防渗漏处理等措施,防止有毒有害废水、固废淋滤液污

染地下水;

b)揭穿含水层的井巷工程,应采取止水措施,防止地下水串层污染;

c)采取帷幕注浆隔水、灌浆堵漏、防渗墙等工程措施,最大限度的阻止地下水进

入矿坑,减少矿坑排水量,保护地下水资源。

9.1.3 采取以下措施,避免或减少采矿活动对矿区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

a)优化开采方案尽量避免或少占用破坏耕地;

b)合理堆放固体废弃物,选用合适的综合利用技术,加大综合利用量,减少土地

资源的占用和破坏;

c)边开采边治理,及时恢复植被;

d)采取围栏、警示牌、避让、加固等措施保护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遗迹

和人文景观。

9.2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措施。

9.2.1 地面塌陷治理,应根据地面塌陷的类型、规模、发展变化趋势、危害大小等特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a)未达到稳定状态的,宜采取监测、示警及临时工程措施;

b)达到稳定状态的,应采取防渗处理、削高填低、回填整平、挖沟排水、植被重

建等综合治理措施;

c)对岩溶塌陷区,可采取注浆、回填等措施控制塌陷的发展,减少危害。 9.2.2 地裂缝治理,应根据地裂缝的规模和危害程度采取土石填充并夯实、灌浆、防渗处理等措施。

9.2.3 崩塌、滑坡治理,主要采用清理废土石和危岩以恢复场地;削坡减荷、锚固、抗滑桩、支挡、排水、截水等工程措施进行边坡加固。

9.2.4 泥石流治理,可采用清理泥土石以恢复场地,或者修筑拦挡工程防止形成新的泥石流物源;潜在的泥石流隐患治理可采用疏导、切断或固化泥石流物源,消除引发泥石流的水源条件。

10

9.2.5 含水层破坏治理,可采用回灌、修补含水层、置换等措施;造成周边居民生活用水困难的,应采取措施解决替代水源。

9.2.6 丘陵山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治理,可采用边坡加固、采坑回填、植树种草或者挂网客土喷播等工程措施,以修复景观;平原区可采用清理废石(渣)、采坑(塌陷坑)回填、整平、覆土、复绿、造景等工程措施进行地形地貌景观重建。 9.3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特征提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方案。

9.3.1 监测内容包括矿山建设及采矿活动引发或可能引发的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主要环境要素。 9.3.2 监测方法主要有:

a)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的监测,可采用遥感、GPS、全站仪、伸缩性钻孔桩、钻孔深

部应变仪、人工观测等方法监测;

b)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监测,按照《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

执行;

c)含水层破坏的监测,主要是定期测量井孔地下水位高程、埋深,矿坑排水量,

泉水溢出量,地下水水质,地下水降落漏斗及疏干范围,可采用人工测量和自动监测仪测量等方法;

d)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的监测,可采用人工现场量测、遥感解译等方法进行监测。

10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文本编制

10.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文本由报告书(报告表)和附图两部分组成。 10.2 报告书编写题纲见附录G。 10.3 报告书编写要点如下:

a)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依据和适用年限。主要阐述本方案的编

制依据以及本方案的适用年限。适用年限应根据矿山服务年限和开采计划确定。 b)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任务。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存在的主要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结果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总体目标任务和阶段目标任务。 c)矿山基本情况及地质环境背景。简述矿山企业基本概况,矿山开发方案或开发

计划,矿区的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矿区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等。

11

d)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分析评估。明确评估级别和评估精度,确定评估指标、评估

标准和评估方法,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

e)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分析、矿山地质环

境影响评估结果,在充分考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对人居环境、工农业生产、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前提下,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区域划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一般防治区。

f)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部署。根据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和矿山地

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结果,按照轻重缓急、分阶段实施的原则,提出总体工作部署和本方案适用期内分年度实施计划。

g)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部署,明确矿

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恢复、监测的对象和内容,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并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 h)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经费估算。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

程部署、工程量及工程技术手段,参照相关标准,进行经费估算。经费估算包括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预防、治理恢复、监测等直接费用及勘察、设计、监理等间接费用。

i)保障措施。提出切实可行的组织保障、技术保障和资金保障措施,保障矿山地

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j)效益分析。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实施后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环

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客观的分析评价。

10.4 报告表的编制按附录I执行。 10.5 附图编制按附录H执行。

12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级

表A.1给出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级。

表A.1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级表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 评估区重要程度 矿山生产建设规模 复杂 大型 重要区 中型 小型 大型 较重要区 中型 小型 大型 一般区 中型 小型 一级 一级 一级 一级 一级 一级 一级 一级 二级 中等 一级 一级 一级 一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三级 简单 一级 一级 二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二级 三级 三级

13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

表B.1 给出了评估区重要程度的确定因素及指标。

表B.1 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表

重要区 区 分布有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铁路、中型以上水利、电力工程或其他重要建筑设施 矿区紧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含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或重要旅游景区(点) 有重要水源地 破坏耕地、园地。 有较重要水源地 破坏林地、草地。 无较重要水源地 破坏其它类型土地。 紧邻省级、县级自然保护区或较重要旅游景区(点) 远离各级自然保护区及旅游景区(点) 分布有二级公路、小型水利、电力工程或其他较重要建筑设施 较重要区 一般区 居民居住分散,居民集中居住区人口在200人以下 无重要交通要道或建筑设施 分布有500人以上的居民集中居住区 分布有200~500人的居民集中居住注: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确定采取上一级别优先的原则,只要有一条符合者即为该级别。

14

7wwi26ddf99bpag88o0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