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第一框 国家财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课题是人教版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内容。第七课学生学习了个人财富的分配,社会所创造出来的财富不能全部由个人支配,为了使政府能够顺利地承担自己的各项职能、政府必须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在介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有关知识后,这一课教材侧重引导学生认识政府是如何参与社会分配的,帮助学生感受财政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了解国家的收入从哪里来,具体用到哪里,有助于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可见本框在本单元中起承前启后作用。
【学情分析及教学方法】
1:学情分析:对于本框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略有所闻,但是没有深入的、全面的、理性的认识,如果学生只是看教材内容,会觉得比较枯燥。基于学生对本框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而且本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2:教学方法:1)以沈阳地铁例子作为情境材料,导入本课,激发学生兴趣。2)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思考国家财政的含义、作用以及它的来源和用处。3)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合作探究来解决社会生活的问题,使教材中抽象难懂的内容变成学生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易于理解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财政、预算、决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含义,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种类。
2、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如何正确使用财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 3、运用财政图表、数字分析领会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关心支持财政工作,以国家利益、经济建设为重。
【教学重点】1、财政的作用及其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 2、筹集财政收入的具体渠道;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调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1.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2.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什么? 按照沈阳市政府统筹安排,地铁指挥部积极编制《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6-2022)》,包括9条线路,分别是三号线一期、六号线一期、七号线一期、八号线一期、十一号线一期、一号线东延、二号线南延、四号线北延、四号线支线,总长约208公里,总投资1366.65亿元。 修建沈阳地铁的巨大费用由谁来投资?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以学生上节课所学为开端,为本节学习奠定基础,承上启下。 复习提问 学生思考回答 导入新课 学生思考回答 以学生了解的身边事为切入点,引发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目标 目标解读 学生听解 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理顺本节主体知识,为下一步运用知识打下基础。 自主学习 反馈 多媒体展示: 1、什么是财政?国家为什么需要财政?它的本质是什么? 2、什么是国家的预算和决算? 3、国家财政在社会经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回济生活中发挥着哪些答,教师补充 作用?(重点) 4、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含义与范围?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哪些?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关系?
合作探究(一) 中国政府在三峡资金筹措方面出台了三项扶持政策:一是将葛洲坝发电厂划归三峡工程业主,电厂的利润和所得税全部作为三峡基金;二在全国范围内,按不同地区不同标准,每度电适当加价的办法(每千瓦小时征收0.3分到0.7分),近10年,小组合作讨论,集体仅此征收388亿元附协作,运用本节主体加费;三是发行三峡知识,进行解答。 债券分别为:97年10亿,98年20亿,99年30亿,01年50亿,02年50亿。 思考:国家是通过什么形式来为三峡筹集资金的呢? 图表展示:2016年我国财政收入情况 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是多少?说明了什么?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5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发挥财政政策保增长中的巨大作用。坚持把支持“三农”作为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重点,大力支持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建设,加大对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增加对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投入。 (1)上述材料体现财学生结合教材6页和6页,财政收入和财政的作用,分析回答 明确自主合作学习任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小组合作意识,通过回答问题,培养学科思维,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探究(二) 检验学生对高频考点的掌握情况,加深理解,提升学生阅读并获取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