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建立并完善诚信评价机制是开展诚信评价的有力保障,确保诚信评价的()、客观、公平、公正,最终起到诚信教育的效果。 A.全面 B.全速 C.有效 D.专业 答案:A
2.诚信观是人们对于诚信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综合因素的认知总和,属于()范畴。 A.思想意识 B.情感态度 C.价值观 D.人生观 答案:A
3.打击学术造假,需()保证。 A.机制 B.法律 C.道德 D.诚信 答案:A
4.()败坏,将引发社会的混乱,从而导致社会危机的发生。 A.作风 B.道德 C.社会风气 D.诚信 答案:C
5.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 A.腐败 B.失衡 C.不公正 D.社会不满 答案:A
6.在我国诚信建设过程中最能体现的是()。 A.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先 B.坚持制度保障、规范约束
.下载可编辑.
..
C.社会平等原则 D.政府信息公开原则 答案:D
7.()是国家治理的基础。 A.诚信 B.爱国 C.守法 D.知识 答案:A
8.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上的报告中指出:要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 A.法制 B.诚信 C.道德 D.文明 答案:A
9.近年来,为了顺利的与国际接轨,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党和政府进一步加强我国的(),在企业诚信建设、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经济诚信法律体系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就。 A.市场诚信建设 B.社会诚信建设 C.经济诚信建设 D.企业诚信建设 答案:C
10.坚持廉洁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必须加强和完善反腐倡廉的()建设。 A.政策 B.法律 C.制度 D.条例 答案:C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诚信国家,必须充分发挥()的导向、激励和评价功能,逐步建立起“守信得益、失信受制”的诚信激励约束机制。 A.社会诚信 B.商务诚信 C.政务诚信
.下载可编辑.
..
D.司法公信 答案:A
12.()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主义是有重大作用的制度。 A.爱国守法 B.公平主义 C.明礼诚信 D.勤俭自强 答案:B
13.当今哪个案例让人对中国当前的社会诚信增添多少疑惑、多少遗憾、多少愤慨!() A.克林顿性丑闻 B.安然公司 C.水门事件 D.彭宇案 答案:D
14.创建诚信评价机制,有利于提高主体实施诚信行为的()和主动性。 A.自觉性 B.科学性 C.自主性 D.引导性 答案:A
15.所谓(),就是使自己受尊敬的心理和行为。 A.自强 B.自尊 C.自信 D.自立 答案:B
16.构建网络信用机制,建立信用信息公开制度,依法整合和公开网络信息,是加强网络诚信建设的制度保障,开展()教育是加强网络诚信建设的基本途径。 A.信用 B.价值观 C.经营观 D.人生观 答案:A
.下载可编辑.
..
17.周全、有效的法律制度是()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性制度保障。 A.社会诚信 B.商务诚信 C.政务诚信 D.司法公信 答案:C
18.客观上讲,目前我国企业的诚信问题受到巨大挑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 A.难点 B.关键 C.重要障碍 D.重点 答案:C
19.()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道德基础,是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精神内核。 A.诚信 B.公正 C.平等 D.自由 答案:A
20.我国传统社会中的诚信主要是(??),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主要以理性做基础。 A.理性诚信 B.组织诚信 C.情感诚信 D.个人诚信 答案:C
21.诚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诚信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A.司法诚信 B.商业诚信 C.公民诚信 D.政府诚信 答案:A
22.编造数据;篡改数据;改动原始文字记录和图片;在项目申请、成果申报,以及职位申
.下载可编辑.
..
请中做虚假的陈述。() A.虚假陈述
B.损害他人著作权
C.违反职业道德,利用他人重要的学术认识、假设、学说或者研究计划 D.研究成果发表或出版中的科学不端行为 答案:B 23.“假洋品牌”虽然滋生于多个不同的领域,但其运作的套路却都是大同小异的“()”模式。 A.海归 B.包装 C.洋鬼子 D.品牌 答案:A
24.我国正在摸索一条以()为指导,构建诚信社会的新道路。 A.科学发展观 B.邓小平理论 C.毛泽东思想 D.马克思主义 答案:A
25.社会()观的形成对引导人们为人处世,进德修业,对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塑造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至关重要。 A.职业道德 B.诚信道德 C.忠孝道德 D.社会公德 答案:B
26.“学者不可以不诚。”出自()。 A.《墨子》 B.《朱子语类
C.《河南程氏遗书》 D.《周易》 答案:C
27.()汲取了“实事求是”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精华,并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加以概括,从而赋予了它新的内涵。 A.毛泽东
.下载可编辑.
2017年《专业技术人员诚信建设》试题(卷)与答案_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