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教育科研工作交流材料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教育科研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源于实际,立足课堂,开拓大数据

下的科研创新之路

非常感谢闫所等教科所领导这么看重我和我的团队,组织了这个经验交流活动。其实,我们也没什么过人之处。只是我多干了几年科研工作、多费了些心思放在教育科研这摊子活上,最主要的是我们东宁三中群英荟萃,得其帮助、受其影响,我才干出点成绩来。既然大家聚集于此,我就勉为其难地将我的所知所感端出来抛砖引玉吧!

一、科学选题,规范立项

自“十一五”以来,我们就开始自我研发科研课题。下面,我把我们的选题立项方面的探索和体验和大家交流一下。

1、选题的依据

在科研课题的选择时,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①个原则:应结合自身实际 大家都知道,“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创于杨思,成于永威,享誉全国。被我校引入后,又与我校的自身实际相结合,目前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成为我校的一大特色产品了。

我校自2010年引入、应用至今,先后经历了“实地考察”——“取经偷艺”——“机械地模仿”——“稍加变通”——“创新应用”——“创新模式+小组合作”——“再创应用”——“再创模式+信息技术”这样八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实地考察。 一个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从“道听途说”到“接触认识”再到“认可接纳”直至“借鉴应用”的思想态度和心理感受转变,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我们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加之一些人为因素,多年来生员一直处于劣势。为了在现有的条件下提高教育素质,我们在不断地寻找出路。对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先是2010年1月校长和两位主任到河南永威学校“先行调研”了解了一番概况,回来在教师会上宣讲,使大家在“道听途说”的基础上,加深了印象。而后2010年3月,教学副校长带领18名学科精英(教研组长、学科骨干)再次入驻永威,展开了详细的“实地考察”:听经验汇报、看卷宗材料、察常规课堂、访师生家长,从第二批考察团成员自身的所见所闻和回来向全体教师的“交流体会”和“汇报课”中,我们大家 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有了全新的认识。

第二阶段,取经偷艺。

在两批考察团成员与永威学校的接触中,我们获取大量的“先学

2

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精华:既有蔡林森的讲稿、操作说明,又有学校积累的阶段总结、师生心得,更有每一学期、每一学科的电子稿备课材料。这些不可多得的“经文、要诀”,既有从该校正大光明馈受的,也有与教师交流、协助电脑操作中私下备份出来的。这些素材,是我们把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精髓实质的密钥。

第三阶段,机械地模仿。

考察、学习之后,随即展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全面课堂推行。先由“考察团成员”出示范课,再由他(她)们引领、带动其他教师在课堂上毫不走板地“机械模仿”:课前备课时,由“考察团成员”组织大家按照永威教案把每一步的教学内容设计出来;课堂教学时,严格按照永威模式逐一环节、每一个步骤地操作;课后巩固时,班任、科任甚至家长配合起来进行“四清”。为了保证“原汁原味”,2011年4月,我们还专门邀请了永威学校初中部校长卫立粉到我校讲座、课后点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有“考核制度”制约全体任课教师使用该模式上课,教导处通过“常规检查”督促每一环节、每一步骤地落实,“考察团成员”随时进行技术指导、纠偏改错。一所“永威学校”在东宁三中被复制出来了。

第四阶段,稍加变通。 在全盘照搬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到有些是我们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老师大量的工作付出了,学校的巨额报酬兑现不了(因为永威是私立学校,而我们是公办学校);严格地“四清”我们要求到了,但很难完全落实下来(因为永威是封闭寄宿式学校,而我们是开放走读式学校)。所以,我们不得不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在不违背大原则的前提下,进行局部性地灵活变通:超过工作日、工作时的额外付出,学校象征性地补偿点;“四清”校内完成不了的,与家长沟通好回家尽量完成。

第五阶段,创新应用。

这样实行了一段时间,也能初见成效:课堂上的学生积极主动性提高了,参与意识增强了,阶段测试成绩、初生高上线率上升了。 但在继续应用过程中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困惑和弊端。 “十二五”开局之时,我校决定不能再重复以往,而是依据我们的校情、师情、生情和不同学科的特点,以课题研究的方式进行“创新应用”研究。因此,我们开发、申报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在各学科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课题才在赵洪福、崔永平等国家级、省级科研专家严格盲审下过关斩将得以通过,成为全牡丹江地区申报的100多项课题中顺利通过的18项之一、东宁唯一的省教育厅规划课题。也正是凭借这个硬性条件,我们才成为全县唯一有资格参评“省教育科研基地”、“省科研专家”和“市规范化科研室”,只是后来都不知花落

2

谁家了。省主课题确立之后,为细化研究,我们又开发了《“语文学科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外语、数学、政史地学科教育教学中”和“理化生实验教学中”“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创新应用研究》五个市教育局规划课题,从而形成了一省五市的扇面课题群。

第六阶段,创新模式+小组合作。

2012年12月,在大面积的教师“四清”和“学生自学”遇到难题的关口,我校又组织文、理科教师共79人分两批赴绥芬河二中参观学习,将其“小组合作”引入我校,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融合起来,既发挥了“兵教兵”的威力,又减轻了“师清生”的负担,还增强了学生们的荣誉感和合作意识,更丰富了我们的“创新”体验。

第七阶段,再创应用。

十二五”课题研究圆满礼成,五年来,虽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但毕竟离我们的需求相距甚远,还需不断深入研究,逐渐形成自己的新模式。“十三五”面临新的“选题立项”之际,在已有的“创新应用研究”的基础上,准备进行“再创应用研究”,既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内涵方面的深化和外延方面的拓展;同时也是理论感悟和实践探索的进一步深化。

第八阶段,再创模式+信息技术。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再创应用研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又有了新的载体和辅助条件。2024年4月初,本次刚刚补报了市教育局规划课题,我们申报的课题就是目前我们文化课各学科一个新主攻方向:《信息技术融合“先学后教”再创应用的研究》。

第②个原则:应做到与时俱进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涌入学校,跻身课堂。电子白板全面普及。因此,“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成为当今课题立项的一个主流。我们学校在这方面走得稍快一些:早在“十五”期间,我校曾研究过省级重大课题《教育现代化与学科

教育整合实效性的研究》并圆满结题;2015年省首届微课大赛中,我校

37份作品参评并获选;我们广大课题实验教师借助“校校通”工程的普

及实施和“牡丹江教育云空间”的全面开通,立足于课堂,结合“电子白板”和“优教通”的应用,积极开展“网络资源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行动研究,通过“课堂教学”来锻炼、提高自己;通过“课题研讨课”的出课和评课进行展示和交流。而且,基于我校在“优教通”资源的应用率高和上传课改成果方面数量多、质量优而被评为牡丹江地区2015年度“信息

技术优秀实验学校”、2016年度“信息技术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

2

这样,既加快了自己的成长步伐,更带动了县域各校的“微课程开发与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我校先后承办了东宁教体局主持的“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现场会”、“2017初高中教育衔接暨研讨活动”,先后开展了“校际交流与深化信息化教学研讨课”、“校际联盟与深化深化信息化教学研讨课”、“电子白板应用技能赛”和“塑名师、创精品课暨家长开放月”等展示活动,向东宁市中小学及家长、社会推出了近百节公开课,充分展现了我们《基于微课互动的教学应用研究》实验校和“黑龙江省微课程研究基地”的风采。为了推广应用电子白板,我校

还承办了东宁市“白板技能应用公开赛”, 2016年9月被确立为省重大招标子课题《基于微课互动的教学应用研究》实验校和“省微课程研究基地”,并于2017年12月22日该课题研究中期推进会上,我校的交流材料“承前启后、开拓创新,成就自己、带动群体”赢得好评,25份成果获省级奖,12人被评为先优个人。2017年年末,我们又申报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教育学课题《信息技术支持背景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子课题《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研究》。

第③个原则:应立足于课堂教学

我们利用课题开发“绿色通道”:将日常教育教学中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加以解决。

将学科教学中短时期难以解决的问题,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加以解决。这样的课题才有针对性,才能既体现“教研科研的一体化”,又符合教师的自身发展需要(无论“职称评定”还是“新秀、能手”的评选,都要求有体现学科的课题)。我校的科研课题覆盖各个学科:文化课学科继续应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因此,在“十二五”“创新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再创应用”、力争形成自己的新模式;非文化课学科基于“学生特长发展”的内在需求以及我校已成立的“篮球”、“速滑”、“沙画”等特长班,开发了“音体美微学科教学中特长生培养的研究”课题。

(2)课题的确立

在确立科研课题名称时,我觉得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应围绕主题。例如我校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和“特长生培养”。

第二,应具体明确。教学类的课题,应体现出或落实到具体学科。教育管理类的课题,应明确针对教师或学生的哪一方面发展的研究。

第三,应避免“疑问类”的课题标题。比方说“如何开展某方面

2

的研究”等。

第四,应避免“论文”性质的课题标题。例如“浅谈……方面的体会”、“试论对……的探究”。

二、强化过程管理,注重材料归整 1、过程研究与管理

已经通过审批的课题,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建议大家把握以下几点:

(1)要全员参与、齐心协力

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决不单纯为了“晋级”、“评优”,更是为了干好本职工作。我们学校,无论是否实验教师,文化课学科的老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电子白板”都在用;非文化课学科的老师,“特长生培养”都在做。而且,大家互帮互助,共同研究、共同提高。事实证明,只有这样,整体效果才会更好。

(2)要注重理论学习和经验交流 为了避免“挂羊头卖狗肉”,只有通过理论学习,才能把握课题研究的精髓实质;只有相互探讨交流,才不致于误入歧途。在这方面,大型的学习和交流每年或每学期学校至少要组织一次。平时,我校利用每周二以教研组为单位【我校的课题落实到学科,教研组(长)即课题组(长)】的“集体备课”时间,不只是集体进行“教学设计”,还是科研课题方面的“理论学习与感悟”、“实践探讨与分享”的交流会。

(3)要开展“行动研究”,将科研真正落到实处 对于学校、我们广大科研实验教师来说,“现场会”、“公开课”只是昙花一现;“常规的课堂教学”、“日常的班级管理”才是我们的主战场。因此,我们把科研工作的落脚点放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天、每一节、每一个教学环节,甚至每一个教育行为上面。

2、课题材料的整理和保存

为了便于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继续开展和阶段总结任务的完成,迎接上级部门的例行工作检查,我们需要及时记录所开展的科研活动,并将科研材料进行细致整理和归类保存。

(1)材料的整理

第一步,先以“年度”或者“学期”为单位建档。如“2024年科研材料”、“2017-2024学年度(下)科研材料”。

第二步,再以“活动名称”为单位归类。如《“十三五”课题材料》、《第二届“复合型骨干教师培养”材料》、《黑龙江省基础教育“2017年度优秀教育教学论文推荐评选”材料》等。

第三步,全面、细化“活动材料”。在每一项活动中的“通知要求”、“汇总统计”、“活动内容”、“活动方案”以及“活动总结”等材

2

教育科研工作交流材料

教育科研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源于实际,立足课堂,开拓大数据下的科研创新之路非常感谢闫所等教科所领导这么看重我和我的团队,组织了这个经验交流活动。其实,我们也没什么过人之处。只是我多干了几年科研工作、多费了些心思放在教育科研这摊子活上,最主要的是我们东宁三中群英荟萃,得其帮助、受其影响,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vw8f77cbx4i6jo0x1m776vac3ljxx012ft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