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二中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请将答案正确地填涂在答题卡上
2.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一、单选题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断崖的最大高差不超过( )
A.200米 B.239米 C.250米 D.300米 下表为我国四地区典型农作物的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粮食作物 主要经济作物 甲 冬小麦 乙 春小麦 丙 水稻 丁 水稻 甘蔗、茶叶 棉花、花生 亚麻、甜菜 棉花、油菜 2. 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 甲——东北地区 B. 乙——西双版纳 C. 丙——珠江三角洲 D. 丁——台湾岛 3. 有关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为暖温带,两年三熟 B. 乙地可大力开垦湿地建设商品粮基地 C. 丙地农业限制因素是低温 D. 丁地光热充足、黑土深厚,但水资源短缺 4.下列地理区域不属于同一级别的是 (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江汉平原 5.与长江三角洲相比,松嫩平原突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 )
A.地理位置 B.水热条件 C.生产力较高的土壤 D.石油资源 6.“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扛,半世光阴路上忙”反映的哪一地形区交通的困难 ( ) A.内蒙古高原 B.山东丘陵 C.华北平原 D.云贵高原
“智能出行”指依托互联网手段,在线呼叫、预约出租车、专车、快车、巴士、代驾等出
行方式。下图为我国智能出行分布图(数据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与图中智能出行500万人次/年分界线最接近的是我国 A. 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B. 人口地理分界线 C. 800mm等降水量线 D. 南方与北方分界线
8.R省区人口数量与重庆市相近,但智能出行次数远低于重庆市,主要是因为 A. 气候湿热 B. 信息闭塞 C. 地表崎岖 D. 经济落后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判断下列两组图形,完成下面小题。 9.下图中的①—④所代表的山脉分别是( )
A.阴山 昆仑山 秦岭 南岭 B.天山 昆仑山 秦岭 南岭 C.昆仑山 天山 阴山 秦岭 D.天山 阴山 昆仑山 南岭
10.关于下图中的⑤—⑧所代表的山脉附近地区的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⑤山脉附近地区的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分布
B.⑥山脉东侧的降水多于西侧
C.⑦山脉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D.⑧山脉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读我国沿 32°N 纬线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1.下列关于图中代码表示的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为柴达木盆地,属于第一级阶梯 B.①为云贵高原,属于第二级阶梯 C.③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第三级阶梯 D.④为太行山,是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12.有关我国地形、地势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利于夏季风的深入 B. 使大河东流,有利于沟通东西交通 C. 有利于形成充足的耕地 D. 在阶梯交界处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读我国某主要地形区的相关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面积 最冷月均温 最热月均温 年均温 降水量 无霜期 年日照时数 13.该地形区可能是我国的
A.云贵高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14.该地区主要气候特点是
A.春旱严重 B.降水季节变化小 C.全年少雨 D.冬季温和少雨 15.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
①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 ②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分布的界线 ③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节目介绍了一种神奇果柑——黄果柑(下图),每年都会出现“花
30万平方千米 —5°C~0°C 26°C~28°C 11°C~15°C 500mm~1000mm 190天~220天 2300小时~2800小时
果同树”的自然景观。黄果柑产地冬季气温日较差不大,平均气温在10℃左右,没有严寒,无霜期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花果同树”奇观出现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黄土高原 B.四川盆地 C.松嫩平原 D.江淮地区 17.能观赏到“花果同树”奇观的季节是
A.春 B.夏 C.秋 D.冬 18.“花果同树”奇观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气候 C.技术 D.地形
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题。
19.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
A.地表风沙少 B.山麓青青草 C.树上柑橘红 D.草场牦牛跑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脊线以北5一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读下图完成。
20.下列说法和X年相符的是
A.3-4月雨带位于长江流域 B.浙江省梅雨到来推迟 C.6月夏季风偏弱 D.8月淮河防洪形势严峻
干燥度是指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表示气候的干燥程度。可能蒸发量指在下垫面足够湿润条件下,水分保持充分供应的蒸发量。读中国部分区域干燥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21.据图分析甲处干燥度等值线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气温 C.地形 D.水源 22.图中乙区域土地利用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是( )
①土地荒漠化 ②土壤次生盐碱化 ③水土流失 ④土壤板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3.关于该区域干燥度分布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北纬40°纬线由西向东气候干燥程度逐渐升高 B.乙处比丙处干燥度变化慢 C.影响该区域干燥度分布最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D.本区域干燥度自南向北递增 发展能源甘蔗品种、开发利用燃料乙醇是解决未来能源安全问题的重要战略途径之一,
重庆市万州二中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