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栾川县大竹园沟钨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李万忠1,柴重阳1,李珂莹2,马浩1,吕国营1,何镇1
【摘 要】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商业合作性的进一步深部探矿工作。通过物化探手段及钻孔布设验证了深部地质、矿化情况。矿区深部新发现多组隐伏的钨钼矿体,矿体呈似层状、脉状产出,岩性控矿特征较为明显。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应为斑岩型。 【期刊名称】地质调查与研究 【年(卷),期】2018(041)002 【总页数】6
【关键词】找矿标志;钨钼矿;斑岩型;大竹园沟
资助项目:国家地质调查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项目“河南潭头-陶湾地区矿产远景调查(1212011120772)”
河南省栾川县大竹园沟钨钼矿位于栾川县叫河乡大竹园沟-石窑沟一带。以往基金项目在该区域投入了大量地质、物探、化探等工作,圈出了一批综合性异常。该区成矿地质条件较好,矿点和矿化点较多,主要有铅锌矿、钼矿、金矿等,与断裂和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矿区在区域上位于W、Mo、Sn多金属乙级异常带内,其北部麻沟一带探明一处中大型铅锌矿床,东部黑烟仗一带探明一小型钼矿床。在河南潭头-陶湾地区矿产远景调查①谢朝永,宋要武,谭和勇,等.河南潭头-陶湾地区矿产远景调查报告.河南省地质调查院,2013.的基础上,综合研究已有成果后圈出大竹园沟一带钨钼矿找矿远景区,并与栾川县的矿业公司进行商业性合作勘查,开展了深部探矿。通过大比例尺的土壤化探测量、可控源电磁测深、钻孔等系统探矿工程发现区内中、深部有多组钨钼矿体,均显
示出较好的找矿远景。
1 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地处东秦岭造山带北麓,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陆块南缘与秦岭褶皱系的衔接部位,华熊台坳陷卢氏-栾川褶皱带,处于宽坪Au-Mo-金红石矿化集中区(Ⅳ级)(图1),发育地层主要有中元古界宽坪岩群、早泥盆世汤河岩体、早白垩世老君山岩体。区内出露宽坪岩群四岔口组地层,其原岩为一套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基性火山岩沉积建造。近东西向构造发育,区内断层基本控制了老君山岩体的北界,反映了老君山岩体的侵位可能受该断裂带控制。四岔口组经历多期次的褶皱及断裂叠加,认为褶皱分为三期,早期主要为无根褶皱,中期主要为紧闭褶皱和同斜褶皱较发育,晚期形成较开阔褶皱大型宽缓褶皱。晚阳沟-关沟口背形为晚期变形时期形成,该背形呈北西西向延伸,核部岩性主要为黑云石英片岩,两侧主要为黑云石英片岩夹石英岩及大理岩,基本对称。区域构造的发育为良好的矿液运移交换和储存提供场所[1-2]。该区大地构造环境所属性质为边缘活动带,具有多期多旋回构造岩浆活动特点。大规模岩浆侵入活动集中在中生代和古生代,与成矿关系密切的燕山期中酸性小岩体发育[3],为本区提供了有利的成矿条件。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中-新元古界宽坪群四岔口组[4](Pt2-3s),主要以灰、浅灰色含钙铝榴石的黑云石英片岩、二云石英片岩为主,局部夹有硅质大理岩及石英岩。原岩为一套碎屑岩和基性火山岩建造。矿区地层褶皱变形较强,总体倾向170°~90°,局部倾向355°~15°,倾角35°~82°。矿区内四岔口组可大致划分三个岩性段(片岩段、石英岩段、硅质大理岩段)见图2。
矿区内主要构造线方向以北西西向断层为主,次为北北东向断层,大竹园沟矿
区层间褶曲发育,局部亦见有与断层伴生的不对称的斜歪褶皱。
矿区内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主要为汤河岩体及老君山岩体(ηγK 1L 2),出露的侵入岩主要岩石类型为中粒二长花岗岩、粗粒斑状二长花岗岩。
矿区在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中,遭受过区域变质作用和接触变质作用:1)区域变质作用形成了片岩、石英岩和硅质大理岩;2)接触变质作用在矿区内主要形成了角岩化二云石英片岩,二云石英片岩中片理亦不再明显,岩性总体向角岩过渡。
2 钨钼矿地质特征
2.1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区域上矿区东部处于1/5万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31-乙3[5],该综合异常以W、Mo、Bi、Cu为主(图3)。其中16号W、Mo异常,套和一致,面积2.39 km2,似圆状,W最高含量96.5×10-6,平均值31.5×10-6,Mo最高含量194×10-6,平均值101×10-6。
实地踏勘,异常分布处于燕山期老君山花岗岩体与中元古界宽坪岩群四岔口组接触部位。发现数个民采坑道,坑道内钼多金属矿化带宽5~50 m,产状190°~200°∠70°~85°,钼矿化多沿裂隙分布,颗粒加大,快速分析仪显示,细脉中的Mo含量0.05%~0.28%,围岩岩性为宽坪群四岔口组的黑云母片岩。认为该异常应为矿致异常,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本次开展的1/1万土壤化探测量垂直于工作区地层及构造行迹走向进行布设,工作以3~5 m为一个样点,5~8个样点组成一个样品。避开污染地段,取样层位为原地风化形成的残积物。样品以日晒为主,干燥后用60目不锈钢筛过筛,将-60目粒级的样品用缩分法收集于纸质中。野外样品加工完成后,送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