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的今天自己在宿舍为了是否要考研而辗转反侧,直到现在当初试结果跟复试结果都出来之后,自己才意识到自己真的考上了。
其实在初试考完就想写一篇关于考研的经验,毕竟这也是对自己一年来努力做一个好的总结,也希望我的经验,可以帮助奋斗在考研路上的你们。
首先当你决定考研的时候,请先想想自己是为了什么才决定要考研,并且要先想一下为什么非要选这个专业,作为你今后职业的发展方向,学习的动机决定了之后备考路上努力的成功还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决心。考研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所以大家一定要慎重,千万不要随波逐流盲目跟风。
我选择这所学校的原因,一是因为这里是我的本校,二是因为这里离家也比较近。所一大家一定更要个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出选择。
好啦,接下来跟大家好好介绍一下我的复习经验吧,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另外还要说一句,这篇经验贴分为三个部分,先说英语政治,再说专业课,并且文章结尾分享了资料和真题,大家可以放心阅读。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21)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 参考书目为:
1.《数据结构与算法》,熊岳山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第二版 2.
《
ComputerOrganizationandDesign(4thEdition)
》
,
DavidA.Patterson,MKPress2011,4thEdition
3.《计算机原理和设计》,王保恒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一版 先说说英语复习心得 一.词汇
词汇的复习流程其实都比较熟悉了,就是反复记忆。考研要求掌握5500的词汇量,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工,我建议考研词汇复习的参考书至少要有两本,一本是比较流行的按乱序编排的书,另一本是按考试出现频率编排的书,也就是所谓的分级词汇或分频词汇,我使用的是木糖的单词和真题,很精练,适合后期重点巩固使用,工作量也不是很大。为什么要使用分级词汇书呢,因为我们掌握词汇是服务于阅读的,题做多了就会发现,考研阅读考来考去大部分也就是那2000多个词,到后期一定要发现规律,把握重点。还有一点就是在做阅读的过程中要学会归纳形近词,有些词出现频率高而且很容易混淆,必须分清楚。
二.阅读理解
都说考研最难的是英语,英语最难的是阅读。那这阅读究竟难在哪里呢?以四六级作为比较,攻克四六级阅读的关键是词汇,只要一篇文章传达的意思你基本清楚,考题对应的细节你能找到,看得懂,基本上就没太大问题了。但考研英语还不止于此,它还要求就是我在最开始提到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知道,研究生是要查阅很多文献的,很多甚至是国外文献,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能看懂一篇文章而且要能看透一篇文章,这才能服务于我们的研究工作。这也是为什么考研英语取消了听力考试,加大阅读所占比重的原因。
至于如何提高这种能力,我只能在宏观上提供方法:学会总结。必须要在做题的基础上不断总结题型和方法,归纳出自己的心得。我个人的经验是考研阅读训练不在量大,而在精。
从复习流程上来说,当词汇量掌握到差不多有3000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接触阅读了,前期可以随便找本阅读训练的辅导书,刚开始4篇文章可能只能做对7-10个,当我们的水平提高到11-14个时候就会觉得再要提升很难了,而且很
多题目都让人犯迷糊,即使看了解答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选。恭喜,这就是传说中的瓶颈期。如果复习顺利的话,这段时间你的词汇应该至少复习了两遍,那么现在就是攻克长难句的最佳时期
三.大小作文
作文这一块一共是30分(英语一和二不一样),比重不小,要突击拿分很容易,要拿高分很难。而考研复习是要讲究策略的,4门考试,动辄10几20几本复习参考书,哪些内容是重点要心里有数,所以作文这块放在最后2个月突击拿分是最合理的。
刚开始接触作文的时候仍然会遇到词汇的问题,因为虽然很多单词已经认识了,但却不会写。可以从图书馆借一本针对写作的词汇书,或者平时注重积累。
作文真题仍然是最关键的资料,大作文在这段时期应当至少背诵15-20篇范文,尽量做到可以默写出10篇真题的范文,最后归纳出自己的作文模板,再锻炼5篇左右。小作文我只在最后10天每天背诵了一篇范文,自己写了3篇,最后上考场也是得心应手
四.新题型阅读
新题型阅读有2篇,第一篇是排序或者选标题,第二篇是翻译。第一篇的复习在论坛里有很多这方面的精华帖,方法都很精练,我的心得就是找关键词,既可以抓住解题重点又可以节省时间,可以后再着手复习。翻译是比较难的,但如果你的长难句复习比较认真,知道怎么把握句子主干,找主谓宾表状,再看下比较流行的三步翻译法或者四步翻译法,多分析真题,也是可以拿到8分以上的。
五.完形填空
先做个比较:阅读理解,20个题40分;完形填空,20个题10分。从分
数比重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孰轻孰重,而且完形填空是最考察综合能力的题型,如果我们的词汇、阅读和作文能力都有了显著提升,完形填空的能力自然也水涨船高了。
英语的备考就说这么多吧,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821)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专业课复习
专业课对于书本把握不熟,其他的一切都是白搭。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一大特征便是其考察的基础性,其考点绝大多数都是书本上的知识,反复阅读课本,建立对书本的框架性认识,是对各位奋战在考研第一线的各位考生最基本要求。比如下面这道真题:
考查总线传输性能的计算,总线频率为100MHz,则时钟周期为10ns。总线宽度与存储字长都是32位,故每次传送一个32位存储字。猝发式发送可以连续传送地址连续的数据。故总的传送时间为:传送地址10ns,传送128位数据40ns,共需50ns。这种知识点在计算机组成原理部分里面算是非常基础的了。
然而,题目的基础性并不意味着题目的容易性,准确的把握每一个基础概念,也需要各位学弟学妹们大量时间以及尽力的投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复习,才能取得希望的结果。天道酬勤,相信大家努力过后,必然会有收获的。
通过大量做题,我们主要能获得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二是答题技巧。答题技巧很重要,不但对专业课重要,对公共课也很重要。而上面可能没有提到
过公共课的答题技巧,这里简单说一下。因为政治我用的是李凡《政治新时器》,我以这本书为例,说一下我的收获,我在做了一部分习题后,结合着答案分析,轻而易举的得到了几个答题技巧,比如说在不看题目的情况下排除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等等,这套资料让我受益匪浅。而关于英语的技巧主要还是通过看《木糖英语真题手译》上面的解析得到的。有了答题技巧后,在后面做题的过程中思路就清晰多了。
看书的时候就要提炼出各个大考点中的重点,比如网络层次的划分:为了使不同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划分为七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Physics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其中第四层完成数据传送服务,上面三层面向用户。除了标准的OSI七层模型以外,常见的网络层次划分还有TCP/IP四层协议以及TCP/IP五层协议,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我们在看书时,一定要注意概念里的每一个字,自己想想如果换成其他意思是不是可以行的通。其次怎么既快速又扎实地记忆知识点呢。(此处列举知识点,联系实际)那就是做成框架,将零散知识结合,随时思考,我复习最魔怔的时候,去饭堂打饭,还要思考一下刚刚做过的题。
考研的过程中,我不仅历练了身心,而且收获了友谊。考研的路途是漫长而艰辛的,一个很好的同伴,对于每一个孤独的考生而言显得尤为珍贵。我和同伴准备之初,就没有将彼此视为竞争的对手,而是奋战的伙伴。资源共享,协同作战,是合作开始我们便达成的共识,而这一切对于我们之后顺利通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每个理性人都是自私的,因而打破彼此之间的芥蒂和隔阂,真诚的合作考研,其实还是挺难的,尤其当身边的同学可能与你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竞争关系时,合作就更显珍贵。
个人感觉,考研过程中,身边潜在的研友可以争取的还是应当积极争取的,毕竟与我们竞争的并非只有身边的同学,而更多的是我们并不相识,分布与五湖四海的强大个体。考研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无数的迷茫和懈怠,同伴的鼓励和
督促在这时便显得尤为重要。这一路上,真心感谢和我一起奋战的同伴,感谢他伴我一同走过最艰难的时刻。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是初中老师最长提及的一句至理名言,这里刚好借用一下。我还是深知良好笔记的重要作用的,课本看的再仔细,也毕竟是别人的,如何将书本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才是问题的关键。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整理笔记是我们将课本知识内化的重要途径。
整理笔记的优点有三:首先,书本的内容经过我们思维的处理,转化为自己的文字,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其次,压缩书本内容,方便我们日后背诵;最后,节约考试时临场思考的时间,合理考试时间分配。
计算及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知识点太多了,而且非常细小繁杂,比如一个总线的分类就分为:
不同角度有分类不同 1.连接部件不同:
片内总线:芯片内部的总线。如在CPU内部,寄存器与寄存器之间,寄存器与算逻单元ALU之间都采用片内总线。
系统总线:指CPU、主存、I/O设备各大部件之间的信息传输线。 然后系统总线的分类: 按传输信息内容的不同:
1、数据总线:传输数据信息,双向
2、地址总线:传输地址信息,由CPU输出,单向
3、控制总线:传输各种控制信号,对于单根线来说是单向传输,总体来看
是双向传输。
想必很多同学看到后面,就已经焦头烂额、身心俱疲了。良好的笔记可以很好的减轻我们后期身体和心理上的负担,帮助我们更好的迎接挑战。
笔记里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按照我们总结的模板来编写。具体而言,每个名词解释包括如下几个部分:概念、特征等,同时,在知识点旁边,按照重要程度都标注A++A+,A,B+,B,C符号,并附有曾经考察的年份。
良好的笔记,加上反复的运用做题,基本考点很难不被掌握。我在整理笔记之初,也是困惑良多,对于重点的把握不好,对于整理技巧的领会不深,都是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整理笔记,最重要的参考当然是教材本身了,但是教材毕竟比较多,全部做成笔记,并不现实。于是通过各种已有的材料和信息,对教材进行筛选简化,便显得尤为重要,这里我用了研教新版《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研教新版对真题进行了多角度的详解,不仅是解析透彻,而且还列举出了其中所用的知识点和知识点解析,模拟题库更是真题同源,全面到位的做到了真实的感觉,之前在考试中遇到的题目就在这里找到了原题,这并不是黑科技,而是命题人真正的掌握了命题规律,最关键的是,作者毫无保留的将命题规律告诉了考生,遵循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
还想要说的是,考研不易,我手中还有一些考研资料,包括历年真题、一些笔记、专业课视频等,都可以分享给大家,大家可以去high研网和high研app下载,在上面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