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基因的分离定律
[全国卷5年考情导向]
考纲要求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 2016 ?卷 I T32, 2013 ?卷 I 仏,2013 ?卷 11% 全国卷五年考情 科学方法(II) 2.基因的分离定律 (II) 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2017 ?卷IIIT6 (II) 2017 ?卷IIITe, 2016 ?卷IIT&, 2016 ?卷 I T32, 2016 ?卷IIlTe, 2015 ?卷 I %, 2015 ?卷IIT32, 2014 ?卷 1心,2013 ?卷 考点一 I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及相关概念
(对应学生用书第89页) [识记一基础梳理]
1.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 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① 豌豆是严格的自花受粉的植物。
② 具有一些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2) 人工杂交实验操作
去雄一套袋一人工授粉一再套袋
(3) 杂交实验过程图解
实验过程 说明
P(亲本)
紫花x白花
① P具有相对性状 ② F
1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 2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分离比
片(子一代) 紫建
③ F
i?
FJ子二代)性状:紫花:M
比例:3: 1
为显性:隐性~3 : 1
2. 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一一提出假说
遗传图解
P (亲代)
x 口花
解释
紫花
配子 比(子一
aa—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
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
(受和 紫花
(Aa)
F?(子 雄配子 雌配子、 二代) 1/2A l/2a 受精时,雌 雄配子随机 1/2A l/2a 1/4 AA 紫 1/4 Aa 紫 结合 1/4 Aa 紫 1/4 aa 白
由此可见,D性状表现及比例为3紫花:1白花,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 = 1:2:
1。
3.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1)验证的方法:测交实验,选用F】和隐性纯合子个体作为亲本,目的是为了验证E.
的基因型。
(2)演绎推理
白花
紫花 1 : 1花
白
(3)实验验证:让F: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测交, 发现后代紫花与白花的比例约为1 : 1,
说明F】产生的配子A和a的比为Hl,因此E为杂合子Aa,从而证明孟德尔的解释是正确 的。
4. 基因的分离定律
空竺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竺等位
分 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离 定 [教材边角知识]据教材必修2 P:m图3-3和其旁边的文字叙述回答,孟徳尔对分离现象 律 的解释在逻辑上环环相扣,十分严谨。他为什么还要设计测交实验进行验证呢?
【提示】 作为一种正确的假说,不仅能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还应该能预测另一些结 果,故有必要设计测交实验了以验证。
[辨析与识图]
1. 判断正误
(1) 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方法,发现了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V)
(2) 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徳尔分离定律,其中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对得出 正
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J)
(3) 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X)
【提示】Aa与AA的性状表现相同。
(4) F2的3 : 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J) (5) 孟徳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R?的基因型。(X)
【提示】 测交的方法可以检测任一未知基因型的个体。
2. 据图思考
(1) 完善下列步骤
图中①为对 ________ (填“父本”或“母本”)进行的 ________ 操作
套袋隔离:套上纸袋,防止 ________ 干扰
I
图中②为 ________ :雌蕊成熟时将另一植株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柱头上
________ :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工传粉后所结出的
(2) 什么吋期剪去豌豆的雄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幵产生雌雄配子比是不是]: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提示】(1)母本 人工去雄 外来花粉 人工授粉 再套袋隔离
(2) 花蕾期
(3) R产生的配子有两种是指雌雄配子分别为两种(D和d), D和d的比例为1 是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例为1 : 1
1,而不
:[理解一深化探究]
1.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与适用范圉
(1) 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其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 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 适用范围:①二对相对性状的遗传;②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③进行直性生殖 的
真核生物。
(3) 细胞学基础:同源染色体分离。
(4) 作用时间:冇性生殖形成配子时(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2. 核心概念之I'可的联系
纯合子 杂合子
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 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表现型 体现
性状 ------------
基因型+环境
组 成 基因
控制
显性基因十性性状}昨状
等位基因 隐性基因 揑制-隐性性状J
I
等位基因分离
导致
[运用一考向対练]
性状分离
◎考向1孟徳尔遗传逹律的科学研究方法
1. (2018 ?河南郑州一模)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导学号:41780062]
A. 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木的朵交 B. 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C. 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來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 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D [八项中,去雄应在开花前;B项中,需要考虑雌蕊和雄蕊的发育程度;C项中,根 据亲
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无法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2. 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 理、
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 关于孟徳尔的研究过程及其定律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N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B. 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C. 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D. 孟德尔遗传定律只能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核遗传
C [孟德尔提出“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孟德尔当时没有提出基因这个名词,也 并
不清楚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c不正确。]
[规律总结]“假说一演绎法”中“假说”与“演绎”的内容
1?“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
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2. “FM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 : d=l : 1)”屈于演绎推理内容。
◎考向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验证
3. 下图为基因型为Aa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于() Aa—1A : la—配子间的4种结合方法总子代屮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 A. ? C.③
B.② D.①②
A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生物体产生配子的规律,所以应发生在①过程中。]
4. (2018 ?莆田模拟)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伽)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
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 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A. 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J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 R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J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 E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 E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C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杂合子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两个 配
子中去,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由此可知,分离定律的直接体现是等位基因分别进入 两个配子中去。]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遗传和染色体第1讲基因的分离定律.docx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