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的讨论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继承和拥有的宝贵财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文化的开发程度也快速增加了,但是对遗产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使用,却使我国的世界遗产处于高压危险的环境中。
世界遗产一般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自然文化双遗产。接下来就我们就来讨论关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及其相关的问题。
文化遗产,作为人类自然和社会活动的历史遗存,无论它们最初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先进的还是反动的,都从不同的侧面和领域揭示这一定的历史现象,体现古代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水平,它们价值和作用是永恒的,文化遗产是全民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一种积淀,保护文化遗产就是对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一种认同,对于传承文明、建设先进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保护文化遗产能够帮助各族人民广泛汲取民族精神养分;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了各族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历史根基;文化遗产在夸大对外交流,保护旅游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 、要讨论如何保护使世界文化遗产就要首先了解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现状。
中国自1987年故宫、长城等第一批世界遗产入选以来,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 ,现已拥有41处世界遗产。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仅次于意大利、西班牙两国,名列世界第三位。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拥有的世界文化遗产数越来越多,但近年来与世界文化遗产有关的负面新闻也在与日俱增。长城被破坏、敦煌莫高窟壁画脱落、平遥古城部分坍塌、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残破、孔府孔庙孔林被淹、黄山泰山建索道以及张家界武陵源、九寨沟游客过多等新闻频频传出。一些地方政府不做真正研究便盲目地耗巨资为申报创造所谓的条件。有些地方为了申报世界遗产进行环境治理,甚至将一些重要的反映遗产延续性的建筑,以妨碍景观建筑为名予以拆除。还有些地方规划部门,设计套用一般旅游景点方案,严重破坏了遗产原有历史环境和风貌,致使申报热变成了破坏热。
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组织认为,世界文化遗产所面临的主要威胁除了自然灾害,还有人为因素中最普遍的影响--发展带来的压力,文化遗产的长期全球利益
经常会受到国内短期经济发展机会的损害;不可持续的旅游业旅游的快速增长已经给脆弱的文化遗产以及周边地区和社区带来了不可持续的压力;抢掠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战争和冲突不断或执法能力很弱或缺失导致出现执法真空,使这一问题更加严重。不良的管理很多规计划都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文字,没有实际实施效果,而且在发展中国家还有不计其数不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册上的遗产地文化古迹根本就没有任何管理规计划。而其结果就是导致世界文化遗产自然度、美感度和灵感度严重下降,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空前破坏。甚至有的风景区,正蜕变为大型游乐场。
由此可见现如今我国已经拥有很多珍贵的世界的文化遗产,但是在开发与保护方面却有很多不足之处。
二、出现这些不和谐现象的原因
认识错位:重申报,轻维护;重开发,轻保护;重旅游设施建设,轻科学文化研究;重景区发展,轻社区参与。遗产保护法律缺失 ,多头管理引发混乱。规划失位;管理乱位;制度缺位。
由于世界文化遗产资源是一个大的综合体,保护工作要多方面进行,除了要保护自然的原生性,更要注意挖掘其文化内涵,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同时,遗产地与社区是同步发展 ,世界文化遗产地不仅包含历史发展阶段的时间因素 ,而且包含了立体的空间综合因素 ,充分体现了“人地关系和谐 ”。在我国 ,目前解决遗产资源管理体制的学界争议的焦点在于:世界文化遗产的经营权是转让给企业或旅游经营者 ,还是效仿国外由国家管理经营 ? 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公共性资源 ,对遗产的保护理应由国家来承担 ,即由政府来承担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成本 ,因此政府也是管理主体。所以 ,经营权要严格控制。但在目前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景区管理体制不完善 ,有政府主管的 ,有企业主管的 ,有股份制的 ,不一而足 ,遗产的开发利用形式也存在多种多样。事实上 ,只有合理的管理体制 ,才能正确处理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也才能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
三、解决中国文化世界遗产开发保护问题的措施与对策
改变旧城区改造的定位在中国,旧城区改造首先定位于改造,而不是保护。这就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会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周边环境造成比较大的伤害,进而影响世界文化遗产。所以,政府在旧城区的改造的定位上,以保护为主而不是以改造为主。
严打擅自改变文物保护体制的状况。有的单位将文化保护单位资产转移,这是违法的,因为文化遗产不是一般的物质财富,是文化资源,公共性和公益性特征决定了反对急功近利、竭泽而渔,但是我们在这个方面出现了问题。我认为为了根绝这种情况,要严打严查,一经发现,严惩不贷。只有政策够狠,才可以止住这股风潮。
停止错位开发。现在很多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有旅游文化价值的遗产,出现了人满为患、楼满为患两个情况。人满为患使文化遗产不堪重负,给文物本体带来伤害。楼满为患,就是这些遗产地过度的商业化、城镇化,伤害了原有的城镇环境。因此,停止错位开发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缺乏应对自然灾害缺乏科技手段不得不承认,目前我们面对自然灾害、自然破坏,在很多方面我们还是无能为力的。这也不光是我们,在世界都是难题,世界性文物保护方面的难题都没有得到解决。科技保护对于文物保护目前的贡献还不高。在大量的遗址里,树木长起来了,但是前面的遗址在不断地坍塌、破坏。对于此,我们只能尽快加快科学进步的脚步了。
加大投入资金。目前的资金增长的确是在大幅度的增长,但是跟我们的需求相比基数相比,太小了。对于大量急需保护修缮的工作来说,目前的经费是杯水车薪。同时资金来源的渠道狭窄,严重的依赖政府财政,而没有大量的民间资金能够形成规模的投入到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来。那么资金的短缺造成了文物保护工作不能及时的到位,最后,小病拖成了大病。对于此,政府因加大投入资金,同时在民间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认识到保护世界遗产的重要性,从而,汇聚起一些民间资金并投入其中。
加强国家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管理力度。 国家应该成立由相关管理部门联合组成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委员会并设专门机构,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等重大问题进行科学决策,对实施行为进行有效管理,形成切实可行的规划与决策体系。理顺地方政府与国家世界文化遗产管理机构的工作职责,制定可操作性强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开发规则。 广泛深入地开展遗产资源的基础研究工作,并有针对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制止过度开发利用行为。
我们保护世界问阿虎遗产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能承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讲的是保护;二是为今天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讲的是利用。保护的目的是使子孙后代可持续的利用。保护是开发利用的前提,是基础,开发利用一定要有利
于更好的进行保护。但我们讨论和研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保护和开发问题时,在遵守国际世界问阿虎遗产保护的基本准则基础上,也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来认识问题。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地居民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力应该给予足够重视的。要充分理解地方政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所作出的努力。我们考虑问题时必须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理想化模式和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把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起来。旅游发展不总是和破坏资源、破坏环境联系在一起。不应当把生态环境破坏的很多罪名强加于旅游开发。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只要注意协调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发展旅游不但不会带来破坏,还可以增进保护,增强保护的能力。发展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互协调、相得益彰的关系。
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事实证明,遗产资源的市场化开发是经济发展环境代价最小的一种现实选择。只讲保护,不讲发展,地方经济长期陷入贫困的窘境中,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难于保证,资源保护的经费无从来源,因此,贫困和落后是保护不了资源的,只能造成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从长远的眼光来看,从整体利益出发,遗产保护与利用之间不止存在矛盾,双方实际上存在一致性。遗产保护工作进行的好,遗产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才会持久,旅游事业才能得以持续发展;旅游业的繁荣也能促进遗产的保护和新生。
所以现在我们应该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护资源与发展旅游业,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健康向上的发展环境有经济的关系,并且最终实现旅游业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