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国际经济学》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国际经济学 课程编号:020011 开设单位:金融系 开课教研室:国际金融教研室 先修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高等数学 内容概要:

“国际经济学”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研究对象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以及由此发生的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由于国际经济具有显著的不同于国内经济的特征,因此国际经济学通常被视为一门孕育于经济学但又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作为经济科学的一个分支,国际经济学同样注重于分析资源配置,但其基本的分析单位是主权国家或者独立的行政区域,所以国际经济学有其特定的视野,分析特定的经济关系。总之,国际经济学必须涉及这样两个基本的问题:一是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配置问题;二是国际间商品和资源的流动问题。在具体内容上,国际经济学最为关注的领域是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前者主要探讨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分析国际贸易形态的决定以及贸易利益的产生和这种利益在贸易参与国之间的分配;后者从货币运动的观点出发,研究国际经济交易的价值转移和平衡问题,探讨国际经济的调整及其相应的调整机制,并讨论如何构建一种合意的国际货币和金融制度。

从分析方法上看,作为经济学在开放条件下的扩展,国际经济分析实际上是运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方法来研究国际经济问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微观经济分析和宏观经济分析的综合,因此,经济分析的一般原则和技术同样是学好国际经济学的工具。

推荐使用教材:

《国际经济学教程》 黄卫平 彭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年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前 言

(一)本门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国际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的主干课程,该课程是我校经济类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本教学大纲适用于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等专业。

本门课程教学内容分为18章,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述国际贸易理论,包括第一至五章,系统介绍从古典到现代的主要的贸易理论;第二部分讨论国际贸易政策,包括第六、七、八章,重点分析关税和非关税贸易政策的含义及经济效应;第三部分包括第九、十章,所涉及的内容是资本的国际流动;第四部分讲述国际货币金融理论和制度,主要由第十一至十五章构成,着重介绍有影响的汇率理论和国际收支理论;第五部分内容包含第十六和十七章,讨论开放经济下的内外部均衡和宏观经济政策。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训练其较熟练地运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方法来研究国际经济问题。

(二)本门课程的教学要求

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

由于本门课程侧重于理论分析,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视思维的严谨性,通过一些理论推导方面的练习,使学生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包括数学工具)有进一步的领会并能加以运用。教学内容上要讲究系统性,使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对国际经济的各个领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掌握有关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及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初步具备对国际经济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比较优势理论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国际贸易的基本思想;掌握绝对优势原理和相对优势原理的含义和内容;理解机会成本的概念并运用生产可能性曲线进行简单的图形分析。

第一节 绝对优势原理

一、古典经济学家对重商主义的批判

重商主义者视金银货币为财富的唯一形式,因而一切国际经济活动的目的就在于获取金银, 对外贸易作为获取金银的重要手段,必须以追求顺差为出发点。所以,重商主义主张利用国家政权干预对外贸易。

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对重商主义理论进行了批判:(1)大卫·休谟指出,在金本位制度下,金银的流入会扩大国内货币供应量,导致国内物价上涨,从而削弱出口商品的竞争力,鼓励商品进口,因此重商主义所追求的贸易顺差在长期内是难以实现的。(2)亚当·斯密认为,重商主义的财富观歪曲了社会财富的真正含义,实际上,衡量一国财富的标准不是金银货币的存量,而是可供国民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种类和数量。

二、绝对优势原理

利用简明的术语,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原理可以概括为: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 其中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则两国在不同商品上分别拥有绝对优势,此时,如果两国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并相互进行交换,双方均能从中获益。

第二节 比较优势原理

一、比较优势原理的基本思想

所谓比较优势,指的是一个国家较之其他国家在特定商品的生产上比其他商品的生产相对 地更有效率。

比较优势原理的基本观点是: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 均占据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那种商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那种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利。简言之,“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二、比较优势原理的数例说明

通过假定英、美两国生产和交换小麦、棉布两种商品,用简单的实例论证比较优势原理。 三、比较优势原理的假定条件

李嘉图模型的假定条件:(1)劳动价值论;(2)2×2模型,即两国生产两种商品;(3) 生产要素充分就业;(4)商品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5)边际成本不变;(6)不存在贸易障碍和交易费用;(7)贸易平衡;(8)静态经济。

第三节 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

一、基于机会成本的比较优势

所谓机会成本,是指在资源既定条件下,额外生产1单位一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生产另一种 商品的数量。引入机会成本后,比较优势原理可以表述为:当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中相对另一国具有较低的机会成本时,该国在这种商品上便拥有比较优势,根据由机会成本决定的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可以给有关国家带来贸易利益。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比较优势原理的几何分析

所谓生产可能性曲线,指的是一国在要素充分就业及发挥最佳生产效率条件下可能生产的 最大商品产出组合。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在李嘉图模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学》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国际经济学课程编号:020011开设单位:金融系开课教研室:国际金融教研室先修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高等数学内容概要:“国际经济学”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研究对象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veg68h3sb6tzp834d3b207lq1bbd101ei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