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物业网格化保卫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高校物业网格化保卫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提要:网格化保卫模式强调因地制宜。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确定一个时期的防范重点,因地制宜地在不同高校采取差异化的防范措施
高校物业网格化保卫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明德物业率先在高校实践的网格化保卫模式,经过五年的实践和规范,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受到高校广大师生的广泛认可和相关院校的借鉴。其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对于提高保卫工作的效率,提升保卫人员的形象,促进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是高校保卫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保卫模式研究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一、网格化保卫模式的概念
所谓网格化保卫模式就是根据警力的多少和保卫对象等具体情况,按照“化整为零”的思路,把辖区划分为若干警务区,统一编号,分块负责,责任到人,配备技术防范系统,建立一套快速反应机制,24小时对辖区实施动态管理和控制,促进校内保卫力量的联动和警民和谐,把责任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有效结合的一种管理模式。
网格化保卫模式不是简单地分警务区。网格化保卫模式强调责任的落实,强调防范和服务并重,强调警民关系的和谐,强调基层基础工作的规范。主动防范、严密部署、快速反应、机动灵活、警区协作、警民和谐是网格化保卫模式的显著特色,是以突出防范和服务功能为目的的现代警务机制。要求做到治安管理规范化,队伍管理细致化,安全教育经常化,综合治理全员化,部门关系友情化,人性化服务一贯化。符合上级建设和谐社会和平安校园的精神内涵。
二、网格化保卫模式产生的背景
一是高校保卫模式的发展需要。我们认为,高校保卫工作到目前为止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或产生过两种模式:门卫模式和校园“110”模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经济发展较缓,流动人口较少,高校的面积不大,与社会联系不多,人们思想单纯,主要采取的是门卫模式。那时保卫机构有的单独设立,有的是隶属于办公室或人事部门,保卫人员中老弱病残或者其他单位的精简人员不占少数,工作任务主要是门卫。八十年年代末,应急事件的处置引起足够的重视。各高校逐渐加强保卫力量,对执勤方式进行创新,推广了校园“110”模式,除了门卫职责以外,还建立了一支快速反应队伍,平时在办公室待警,或到校区巡逻,一旦发生案件事故,及时到现场控制。这种保卫模式在提高保卫人员的快速反应能力、处置突发事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高校扩招和新校区的建设,校园面积扩大,固定资产和贵重设备器材的增加,重点、要害部位多,防范重点分散,周边治安形势日益复杂;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学生的安全牵动整个社会的神经,社会各界和师生对保卫工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有的校区宽度两三公里,“110”值班人员接到报警电话以后赶到现场,多则十几分钟,少则三五分钟,该发生的已经发生,反应速度、追击效果都受到制约;单一的巡逻队一旦被人发现了巡逻规律,巡逻效果也大打折扣;保安机关化使警民缺少沟通,不能更好的为师生服务;待警式的执勤方式,同时造成警力的浪费,保卫工作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诺大的校区,再按照整个校园一支巡逻队的“110”模式,显然不再合适。
二是受到了故事启发:很久之前看到一个故事,大意是:有一根针掉在空荡荡的屋子里,三个人去找,他们分别是意大利人、法国人和德国人。意大利人往地面上看了看没发现就走了;法国人往地面上看了看没发现,然后又在地面上摸了摸还没发现又走了;德国人往地面上看了看,又摸了摸仍没发现,就去拿了一把长尺子,把地面分成一个个方格,编上号码,按照号码依次查找,终于找到了那根针。这个故事本意是赞颂德国人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但也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在这么大的房间里,一根针都能找到,联想到我们的高校保
卫工作,尽管校园很大,只要讲究一定的技巧和恰当的方法,作案分子也是无处藏身。 在上述背景下,我们与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校区公安处等单位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名叫“网格化保卫模式”。
三、网格化保卫模式警务区的划分
警务区的规划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原则上一是面积不宜过大,面积过大容易造成警力分散,留有漏洞,面积过小造成警力的浪费;二是尽量把设有重点、要害部位的建筑均匀搭配,这不仅有利于突出防范重点,也有利于警务区间的考核评比;三是照顾就近网格之间的合并;四是考虑周界防范。
就山师大长清校区而言,我们根据保安人员的多少以及警力的强弱把整个校区因地制宜地划分为四个警务区。每个警务区由一名保卫干部负责。警务区实行一区双岗或一区三岗,有固定有流动,分别配备了3-4部对讲机,11个岗位的保安不间断地出现在街面上,24小时值勤。各警务区之间一呼百应。另外,在监控室设置了一部24小时报警电话,统一调度。带班干部、保安队长经常深入到警务区,驾驶带有校园治安标志的警用车辆不间断巡逻,建立起动静结合的安全防范网络。 四、网格化保卫模式的优势
“网格化”保卫模式让原来的保卫力量从办公室推上了前台,变机关化为实战化,变被动接警为主动防控,变静态管理为动态服务,保卫部门的防范职能和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具体地说,“网格化”保卫机制与“110”保卫模式相比,一是预防效果更好。将整个大校区“化整为零”成若干小警务区,干警和保安街面值勤、24小时出现在辖区,分区负责,岗哨多,巡逻密,对犯罪分子起到足够的威慑作用,防范效果可想而知;二是处警时间大大缩短。不仅能迅速发现违法行为、当即制止案件纠纷的发展,一旦发现违法分子,还能实现各警务区的协作堵截,处警时间有时候不到一分钟,就像编织了一挂天网,疏而不漏;三是提高了见警率,群众的安全感将有很大的提高;四是警务区责任到人,并建立起奖惩机制,更有利于提高干警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五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基层、基础工作更扎实。保卫人员在街面值勤过程中与教工学生和辖区居民的交流,能够更快地了解校园的治安状况和师生的治安需求,真心实意地解决群众和单位遇到的实际问题,更好地为师生服务。近距离与师生打成一片,还能够方便地把国家法规和学校的有关安保精神传达到群众中去。 五、网格化保卫模式的规范
落实人性化服务,发动全民参与是网格化保卫模式的精髓
教工和学生是高校的主体,师生的广泛参与才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我们的保卫对象主要是广大师生,我们从一开始就摆正位置,转变工作理念,坚持“防范与服务并重”,靠防范减少案件的发生,靠服务赢得大家的支持,变生硬的管理为热情细致的服务。
首先,物业公司就是服务型的部门,我们通过服务调动大家参与治安的积极性。作为人性化服务的举措,我们主动承担了校区急危重病学生的送诊服务,三年如一日,送诊近千人次。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保卫人员的身影。我们靠服务赢得支持,赢得尊敬。让保卫人员与师生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调动大家参与社会治安的积极性,主动自愿地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其次,开拓宣传渠道,潜移默化地培养师生的安全意识。深入各个学院宣传安全防范常识,深入院系解决他们遇到的治安难题,定期发布《警情周报》、短信提醒、把发生在学校与社会上的案件通报给大家,让大家引以为戒。与学生部门配合,开展知识讲座、竞赛、录像、演习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师生的防范技能和意识。再次,广泛动员师生参与治安管理和服务。聘请学生信息员和警务助理,做了专门的警务助理服装和校园安全文化衫,让他们参与门卫执勤,巡逻,大型活动警卫,包括公安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既融洽了我们与学生的关系,也方便把学校的安全精神传达到学生中间,让他们理解保卫工作,同时避免与学生发生冲突。
用心管理,建设一支精干队伍是网格化的关键
打铁尚须自身硬,保卫队伍是安全保卫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的警备意识、政治敏感性、凝聚力和战斗力是有效开展保卫工作,确保网格化保卫模式规范有效的关键因素。保卫处与物业公司合作,按照“积极介入、主动管理”的原则,通过保卫干部的传帮带、不断的培训以及人性化管理措施,把保安培养
高校物业网格化保卫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提要:网格化保卫模式强调因地制宜。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确定一个时期的防范重点,因地制宜地在不同高校采取差异化的防范措施
成为一支管起来省心,用起来放心的特别能战斗的保卫骨干。我们的主要做法就是:教育经常化--提高队伍的战斗力。沟通亲情化--增强团队凝聚力。管理细致化——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和活力。监督立体化——保证值班效果。考核标准化——规范执勤行为。 保安联动,警民共建是网格化保卫模式的重要条件
人防永远是治安防范的最可靠力量。物业公司的保安组成了外保和内保组织,如何整合保安资源,是我们关注的课题。我们做到横向联合,内保外保统一调度,一是靠领导定期交流带动保安协作;二是监控室联合值班,统一调动、互相补充;三是保卫带班干部统一查岗,互相监督;四是经常开展联谊活动,增进友谊;五是保卫处主动对物业保安进行培训,把工作理念、工作进程传达到每一名保安。做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每战必胜。
公安保卫的密切关系促进工作的合作。公安保卫是一家,与公安的协作能够帮助学校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搬迁、新生报到、教学评估,有公安做后盾,应对外来骚扰,妥善处理与周边的矛盾事半功倍;他们热情服务到高校,我们延伸防范到周边,联合搞活动,联合搞防范,对讲系统与视频系统联网,一起开展安全讲座、图片展、漫画展、消防演习、禁毒宣传等互动活动,警民共建,协调一致,共同进步,共同提高,达到双赢。 (四)高效实用的技术防范系统是网格化保卫模式的物质保证
人防是前提,技术防范与物防是人防的有效补充。过分依赖技术防范是误区,过分依靠物防是浪费。技术防范与人防、物防的有效结合,技防与公安联动、保持设备的一贯完好和高效使用是做好防范工作的基础。
例如,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校区投资280万建设的视频监控系统在校区启用初期就投入使用,共有十五个分控中心,室外云台28个,室内云台及固定探头个374个,室外辅助光源20个;随后又陆续建成了无线对讲系统,购置中转台一部,对讲机42台,各执勤岗一呼百应;在实验楼、信息技术楼、办公楼、后勤楼等重点楼宇安装了红外线报警系统,共安装无线主机10个,红外探头247个,覆盖95个电子教室和实验室;另外,在重点部位建设了门锁门禁系统,一些楼宇安装了保安电子寻更系统,重点区域部位实施亮灯工程,保证技术防范的有效利用,增进网格化保卫模式的效果。
(五)建立一套可靠的保卫工作体系和快速反应机制是网格化保卫模式的命脉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保卫工作体系要比凭领导者的个人随意指挥要强很多。这种“网格化”体系和制度的建立,就等于设立了工作程序,(比如查岗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在实践中就发挥了明显的作用。
网格化的特点之一就是反应迅速。快速反应最高的境界应该是:超前的信息,超前的汇报,超前的准备,超前的处置;将事件处置在萌芽,控制在初期,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因此,简洁可行的预案(把复杂的预案剪辑成简单的程序)是必要的,更为重要的是建立一支动态可靠的信息队伍和直接的通信联系。获得信息应该是多渠道,深层次、动态化。尽可能取得学校社团组织的支持,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机会与师生打交道,了解的深层次信息也更多。直接通讯联系依靠的是对讲系统的支持,和与校内外有关部门电话的畅通,这在
突发事件中表现尤为明显。
六、网格化保卫模式的发展
实施网格化保卫模式五年来,我们确保了40多所大学师生的平安。据统计,共抓获现行作案嫌疑分子40余名,协助公安机关查破各类案件46起。我们管理的高校做到了“五个不”,学校无乱贴乱画—不碍眼,车辆无乱停乱放—不堵路,重大刑事案件和群体性事件不发生—不招风,治安案件得到控制—不添乱,保卫人员无违法违纪—不扰民。
网格化保卫模式强调因地制宜。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确定一个时期的防范重点,因地制宜地在不同高校采取差异化的防范措施。目前,世界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学生的实习与就业,在学生联系工作阶段,要防范的是不法分子错误消息的误导、对学生的挑唆煽动、因为毕业生就业问题和突发事件引起群体性事件,也要注意预防恶性案件的发生以及危险物品的流失。
网格化保卫模式要求执勤更加科学和谐。在调动值班力量积极性方面更加人性化,值班巡逻方式更加科学化,责任落实更加具体化,严格校门和重点要害部位管理的同时,要做到文明执勤,低调执勤,多与学生部门沟通,避免与学生发生冲突以及产生负面影响,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
网格化保卫模式要与时俱进。根据校区功能的调整和防范重点的变化,应该及时调整责任区的规模和人员配置,如果警力充裕,完全可以将校园“110”模式与网格化保卫模式结合,进一步丰富网格化保卫模式的内涵,充分发挥和展示网格化保卫模式的威力和有效性。 网格化保卫模式对物业管理行业来说仍然是新生事物,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大胆尝试,深入探索,认真吸取经验,总结不足,规范完善,为“平安校园”建设和学校的发展,为社会的安全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