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目 起草人 批准日期 工作前安全分析(JSA)安全管理制度 审核人 生效日期 文件编号 批准人 版 本 -B-AH-63 A 1. 目的
为保障作业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在作业前识别出作业过程中的所有危害并评价其风险,制定落实相应措施,以消除、预防、削减或控制可能的风险。特制订本规定。 2. 适用范围
1.本规定适用于 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所属各单位以及为其服务的承包商涉及八大危险作业和需要编制检维修方案的作业。
2.本规定规范了公司所属各单位以及为其服务的承包商作业前工作安全分析的范围、方法及安全管理要求。 3. 名词解释
1.工作前安全分析(简称JSA):是指事先或定期对某项工作任务进行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达到最大限度消除或控制风险的方法。 2.工具箱会议:是指作业人员在作业前,集中在一起,由作业负责人或技术人员对工作进行交底,同作业人员沟通工作中风险及安全措施的短暂、非正式的会议。因一般情况下都是在作业人员拿好工具箱准备作业,或坐在工具箱上开的会,所以形象的叫做工具箱会议。 4. 职责
1.安全环保部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规定。
2.安全环保部负责本规定的执行、培训、监督与考核。 3.公司所属各单位对本规定提出改进建议。
4.属地单位主导,与承包商共同对本单位作业活动的工作前安全分析和预防措施的落实。 5. 管理内容与要求
5.1 工作前安全分析的范围。
5.1.1 除化工装置、公用工程装置、电力装置等运行操作有操作规程外,其余所有施工、安装、检修、装卸、搬运、装饰、清理等作业活动都应进行工作前安全分析。
5.1.2 新开展的作业活动、非常规(临时)的作业活动必须事先针对该项作业活动进行工作前安全分析。
5.1.3 当某项作业活动未在操作规程涵盖内时或现有的操作规程不能有效控制风险时,应针对该项作业进行工作前安全分析。
5.1.4 当改变现有的作业时,应确认变更或不同的部分,补充进行工作前安全分析。 5.1.5 需要评估现有作业的危害及潜在的风险时,应进行工作前安全分析。
5.1.6 现场作业人员均可根据当前的工作任务提出工作前安全分析的需求。
5.1.7 当作业内容、步骤或程序、所使用工具和材料、作业者资质或素质、作业环境条件(包括季节、气象、温湿度等自然环境条件)相同或等同,仅作业地点和具体时间不同的重复作业,必须按照此前的工作前安全分析结果进行确认,变更或不相同的部分必须补充进行工作前安全分析。
5.2 工作前安全分析程序及要求。
5.2.1 所有的作业活动或具体作业项目应由属地单位负责人指定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对工作任务进行初步审查,确定工作任务内容,判断是否需要做工作前安全分析,制定工作前安全分析计划。
5.2.2 属地单位项目负责人在作业前选择熟悉工作前安全分析方法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及从事该项作业的相关人员,组成分析小组,以讨论会方式进行工作前安全分析。 5.2.3 小组成员应了解工作内容及所在区域环境、设备和相关规程。
5.2.4 分析小组审查工作计划,将作业按先后顺序划分为若干工序或步骤,搜集相关信息,实地考察工作现场。重点核查以下内容:
(1)以前此项工作任务中出现的健康、安全、环境问题和事故。 (2)工作中是否使用新设备。
(3)工作环境、空间、照明、通风、出口和入口等。 (4)工作任务的关键环节。
(5)作业人员是否有足够的知识、技能。 (6)是否需要作业许可及作业许可的类型。 (7)是否有严重影响本工作安全的交叉作业。 (8)其他。
5.2.5 分析小组针对每步工序,识别每项任务或步骤所伴随的危害因素。识别危害因素时应充分考虑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环境五个方面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5.2.6 按照发生机率和严重性对存在潜在危害的关键活动或重要步骤进行风险评价。根据判别标准确定初始风险等级和风险是否可接受。风险评价应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
5.2.7 分析小组应针对识别出的危害因素,考虑现有的预防/控制措施是否足以控制风险。若不足以控制风险,则提出改进措施并由专人落实。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控制措施的优先顺序。
5.2.8 制定出所有风险的控制措施后,还应确定以下问题: (1)是否全面有效的制定了所有的控制措施。 (2)对实施该项工作的人员还需要提出什么要求。 (3)风险能否得到有效控制。
5.2.9 风险识别及所有控制措施制定后,应填写《工作前安全分析表》(见附录A),描述每一项任务或步骤,列出方法、设备、工具、材料和技术要求,分析小组人员取得一致意见,确认签字。
5.2.10 每项作业的《工作前安全分析表》填写完应附在作业票证后面。 5.3 作业风险的沟通。
5.3.1 工作前安全分析结果没有得到有效沟通、措施未有效落实、未向参加该项作业的全体人员进行交底不得开始作业。需要办理作业许可证的作业活动,作业前应获得相应的作业许可。紧急状态下的工作任务,如抢修、抢险等,执行应急预案。 5.3.2 作业前应召开工具箱会议,进行有效的沟通,确保:
(1)让参与此项工作的每个人理解完成该工作任务所涉及的活动细节及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每个人的职责。
(2)参与此项工作的人员进一步识别可能遗漏的危害因素。 (3)作业人员意见不一致,异议解决后,达成一致,方可作业。
(4)在实际工作中条件或者人员发生变化,或原先假设的条件不成立,则应对作业风险进行重新分析评价。
5.3.3属地单位和作业单位项目负责人应确保开工前所有风险控制措施已落实到位,召开工具箱会议的同时填写《工作前安全分析作业人员评价表》(见附录B),判断作业人员对作业任务的胜任程度。评价结果有一项不足3分,应对相应作业人员重新培训工作前安全分析相关内容。
5.4 现场监控及信息反馈。
5.4.1 在作业过程中应严格落实风险控制措施,根据作业许可的要求,指派相应的负责人监督整个工作过程,特别要注意工作人员的变化和工作场所出现的新情况以及未识别出的危害因素。
5.4.2 任何人都有权利和责任停止他们认为不安全的或者风险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工作。 5.4.3 若发现工作前安全分析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时向工作前安全分析小组反馈。如果作业过程中出现新的隐患或发生未遂事件和事故,应立即停止作业,分析小组重新进行工作前安全分析。
5.4.4 作业任务完成后,所有作业人员,特别是作业项目负责人有义务将作业过程中新发现的危害、新采取的有效风险削减措施向分析小组报告,分析小组应进行作业项目的回顾与总结,完善该项工作的工作前安全分析,填写到《工作前安全分析表》中。
5.4.5 工作前安全分析小组应根据作业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情况提出完善该作业程序的建议,不断修订和完善,作为下次同类作业的重要指导依据。 6. 附则
6.1 本规定由安全环保部负责解释。 6.2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附录A:
工作前安全分析表
项目/单位 作业名称 作业地点/位置 工作任务简述: 作业负责人 (JSA组长) 使用的工具 /设备/材料 提交日期 分析人员 新工作任务 编号 已作过工作任务 交叉作业 承包商作业 风险评价 相关操作规程 许可证 特种作业人员资质证明 剩余风险是否可接受 进一步改进措施/执行人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描述 预防/控制措施/执行人 暴露频率 可能性 严重度 风险值 总结与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