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同步测试 中古时期的欧洲基础练习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古时期的欧洲》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蒙昧时代,主要是因为( ) A.社会经济凋敝 B.政治四分五裂 C.王权极度衰弱

D.教会神权统治

2.欧洲中世纪庄园生产包括粮食、衣物、工具等各项生活所需,是一个农村共同体。庄园以农业为主,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均可以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有铁匠、银匠等。据此可知,这些庄园( )

A.经济基本自给自足 C.促进欧洲城市兴起

B.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D.领主占有全部土地

3.13世纪的庄园法庭规定: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佃户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20先令。可见,庄园法庭( )

A.维护领主的利益 B.限制领主的特权 C.依据习惯法判案 D.开庭地点不固定

4.一份11世纪的教会文献指出:任何人接受皇帝、国王、公爵或侯爵任命为主教或院长,教会将不予承认,并剥夺其进入教会的权利。同样地,皇帝、国王、公爵或侯爵若将主教职位或其他神职授予他人,将受到天主的谴责,失去永生的机会。材料说明罗马教会( )

A.注重与君主协商教会事务 B.严禁授予君主与贵族教职 C.避免世俗君主干涉教会人事权 D.防范教宗与世俗君主贵族合作

5.11世纪晚期,意大利北部的一些市镇不顾教皇的权威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宗主权,自行任命执政官。13世纪中期,许多城市拥有了保护选举的成文宪法和自治政府。意大利的城市自治运动反映了( )

A.市民阶层的壮大 B.民族国家的形成 C.中央集权的削弱 D.民主政治的萌发

6.《罗马民法大全》中规定: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这表明( )

A.罗马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B.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1 / 5

C.罗马法的规定存在着形式主义 D.罗马法对宗教皇权未构成制约

7.俄罗斯的标志性建筑——莫斯科红场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属典型的拜占庭风格;俄罗斯的造型艺术,尤其是圣像画别具特色,与拜占庭的圣像画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眼睛的画法是最为突出之处;俄罗斯的国徽,也渊源于拜占庭文明。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俄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宗教影响 B.俄罗斯的兴起晚于拜占庭 C.拜占庭融合与创新的文明

D.拜占庭与俄罗斯具有相同的历史传统

8.下列图片反映了12~14世纪西欧政治制度演变。其中正确的表述是( )

A.由封建等级制向君主专制转变 B.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转变 C.由中央集权制度向君主专制转变 D.由封建等级制向君主等级制转变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西欧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精神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统一的障碍。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各阶层的强烈不满。……而教会的欺诈和无耻掠夺,最终落到人民群众身上……他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与日俱增。城市市民也不满天主教会的统治,这不仅是因为教会是封建制度的强大支柱,而且因为天主教会的许多清规戒律对工商业的发展不利。世俗

2 / 5

君主和贵族则垂涎教会的财产,出于个人利益的打算,他们也站到反对天主教会的行列中来。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在中世纪的西欧,称雄一方的封建领主掌握着城市的司法权和行政权,他们想方设法地加强对城市的榨取和勒索,如莱茵河上领主设置的关卡12世纪为19座,13世纪末增加到35座,15世纪高达60座。西欧城市兴起后,很快便展开了反封建领主的斗争。在英王亨利二世同封建领主的斗争中,英国市民坚定地站在了国王一边。在那些国王无力实现统一的国家里,中世纪城市则采用城市同盟的形式与封建割据抗衡。米兰市民发动了武装起义,将领主米兰大主教及其所属军队逐出了城外,取得了自治地位;热那亚、威尼斯甚至在取得完全自治的基础上成立了城市共和国。尼德兰的圣奥梅尔以每年支付30镑的代价,从领主佛兰德尔伯爵处,为行会成员和市民换取了在两个港口的免税权。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 法国和英国的君主们所拥有的新力量,多半来源于他们与新兴的商人阶级所结成的非正式联盟。君主保护市民们不受频繁的战争和封建主任意征收的苛捐杂税的侵害,而市民们则向君主提供财政支援作为报答。随着民族君主的力量日渐增强、国家机构逐渐完备,君主在动员人力、物力以从事海外冒险事业方面,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天主教会在西欧的地位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城市兴起后反封建领主斗争的主要内容,并简析其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和英国封建君主能战胜教皇权威的主要条件以及造成的影响。

3 / 5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会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都受到天主教会的统治,故D项正确。

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均可以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可见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庄园经济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故A项正确。

3.【答案】A

【解析】据材料信息“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违者罚款20先令”可知,庄园法庭维护领主的利益,故选A项。

4.【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教权高于王权,罗马教会避免世俗君主干涉教会人事权,故C项正确。

5.【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13世纪晚期意大利许多城市拥有了保护选举的成文宪法和自治政府,结合所学可知,其原因是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促进城市自治运动的发展,故A项正确。

6.【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体现了《罗马民法大全》规定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效力,“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也就是强化奴隶主对奴隶的统治,即罗马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故选A项。

7.【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体现了拜占庭文明对俄罗斯建筑、造型艺术、国徽等方面的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拜占庭融合和创新文明,对斯拉夫文化的影响深远而广泛,为俄罗斯文明奠定了精神基础,故C项正确。

8.【答案】D

4 / 5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图片左边是等级制度,而右边实际上体现的也是等级制度,只是左边存在着公侯伯子男等封建爵位,而右边是教会、世俗贵族,所以体现了由封建等级制向君主等级制转变,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9.【答案】(1)地位:天主教会是封建统治的理论来源;天主教在各国享有特权;拥有庞大的经济势力。

影响:引起各阶层的反对(人民群众、城市市民、资产阶级、世俗君主与贵族);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内容:反对封建割据,支持集权统一;反对领主统治,争取城市自治;反对领主任意课税,要求减免赋税负担。

积极作用:冲击了封建势力,推动了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有利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市民政治地位上升,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有一定影响。

(3)条件: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支持封建君主与封建割据势力和教皇势力进行斗争。

影响: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提炼信息,归纳天主教在欧洲的地位;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内容是反对封建割据,支持集权统一;反对领主统治,争取城市自治;反对领主任意课税,要求减免赋税负担。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结合第一小问的内容和所学知识综合分析。

第(3)问第一小问,关键是得到了日益壮大的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第二小问,则从商品经济发展和民族国家形成等角度回答。

5 / 5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同步测试 中古时期的欧洲基础练习

《中古时期的欧洲》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蒙昧时代,主要是因为()A.社会经济凋敝B.政治四分五裂C.王权极度衰弱D.教会神权统治2.欧洲中世纪庄园生产包括粮食、衣物、工具等各项生活所需,是一个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v37z1cq9z92i2p9mey92mdyx4233001c8x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