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4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必修1) Ⅰ—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碳族元素)
1.(2017?天津-5)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
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C.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 D.用中文“第七周期0族 【答案】C
【解析】A.非金属性O>N>Si,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故A正确; B.H与F、Cl等形成共价化合物,与Na等形成离子化合物,则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
C.利用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比较非金属性,HCl不是最高价含氧酸,则不能比较Cl、C的非金属性,故C错误;
D.目前周期表中112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的IIB族,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中有7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故D正确; 【考点】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碳酸盐与硅酸盐的性质。 菁优网版权所【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性质、元素周期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选项C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2.(2017?北京-7)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
A.瓷器 A.A 【答案】A
B.丝绸 C.茶叶 B.B C.C D.D D.中草药 【解析】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有机物大多数能够燃烧,且多数难溶于水;无机物指的是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多数不能燃烧,据此分析。
1
A、瓷器是硅酸盐产品,不含碳元素,不是有机物,是无机物,故A正确; B、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是有机物,故B错误; C、茶叶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有机物,故C错误; D、中草药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有机物,故D错误。
【考点】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的概念、硅及其化合物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点评】本题依托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考查了化学知识与生活中物质的联系,难度不大,应注意有机物中一定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却不一定是有机物。
3.(2017?北京-10)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 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式 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 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 【答案】 B
【解析】A.从质量守恒的角度判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反应为CO2+H2=CO+H2O,则产物中含有水,故A正确;
B.反应②生成烃类物质,含有C﹣C键、C﹣H键,故B错误;
C.汽油所含烃类物质常温下为液态,易挥发,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故C正确; D.图中a烃含有5个C,且有一个甲基,应为2﹣甲基丁烷,故D正确。
【考点】 碳族元素简介;有机物的结构;汽油的成分;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 菁优网版权【专题】 碳族元素 ;观察能力、自学能力。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碳循环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化学反应的特点,把握物质的组成以及有机物的结构和命名,难度不大。
4.(2017?北京-11)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实验 含HCl、BaCl2的FeCl3溶液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 SO2有还原性 2
B C D A.A H2S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Na2SiO3溶液
产生黄色沉淀 紫色溶液褪色 产生胶状沉淀 SO2有氧化性 SO2有漂白性 酸性:H2SO3>H2SiO3 B.B C.C D.D 【答案】C
【解析】A.FeCl3将SO2氧化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与BaCl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该反应中二氧化硫被氧化,表现了还原性,故A正确;
B.SO2与H2S反应生成S单质,该反应中SO2中+4价S元素被还原生成0价的单质S,二氧化硫被还原,做氧化剂,故B正确;
C.酸性KMnO4溶液能够氧化SO2,使溶液褪色,SO2表现了还原性,故C错误; D.Na2SiO3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生成H2SiO3,说明亚硫酸的酸性较强,即酸性:H2SO3>H2SiO3,故D正确;
【考点】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专题】 氧族元素
【点评】本题考查二氧化硫的性质,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
5.(2017?江苏-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答案】A
【解析】A.Na2O2吸收CO2生成O2和Na2CO3,且人呼出的水蒸气也能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过氧化钠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故A正确; B.ClO2具有强氧化性而使蛋白质变性,所以该物质能杀菌消毒,故B错误;
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光导纤维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与二氧化硅的硬度大小无关,故C错误;
D.氨气易液化而吸收热量导致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所以氨气常常作制冷剂,与氨气易溶于水无关,故D错误;
【考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钠及其化合物;硅及其化合物;氯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
【专题】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属于基础题,明确物质结构和性质是解本题关键,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题目难度不大.
3
6.(2017?北京-13)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产生了反应 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答案】D
【解析】题中涉及实验都在加热条件下,浓硝酸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氮气体为红棕色,且加热条件下,浓硝酸可与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加热条件下,浓硝酸分解生成二氧化氮和氧气,则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故A正确; B.在加热条件下,浓硝酸可分解生成二氧化氮,不一定与碳反应生成,故B正确; C.硝酸中N元素化合价为+5价,生成二氧化氮的N元素化合价为+4价,化合价降低,在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故C正确;
D.碳加热至红热,可与空气中O2生成二氧化碳,不一定为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D错。 【考点】 氮及其化合物;碳及其化合物;硝酸的化学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氮族元素
【点评】本题考查浓硝酸的性质,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不大。
7.(2017?江苏-7)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FeB.SC.CaCO3D.NH3【答案】C
【分析】A、因为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则铁与氯气反应生成三氯化铁,而不是氯化亚铁,故A错误; B.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而不是三氧化硫,故B错误; C.CaCO3高温分解生成CaO,CaO为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二氯化硅高温反应生成盐硅酸钙,故C正确;
D.氨气催化氧化生成NO,NO和水不反应,不能生成硝酸,故D错误;
4
FeCl2SO3
CaONO
Fe(OH)2 H2SO4
CaSiO3 HNO3
【考点】 铁及其化合物; 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碳、硅及其化合物; 【专题】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物质转化的应用,主要是硫、铁、氮的化合物性质的理解判断,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8.(14分)(2017?新课标Ⅱ-26)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水泥熟料的主要成分为CaO、SiO2,并含有一定量的铁、铝和镁等金属的氧化物。实验室测定水泥样品中钙含量的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分解水泥样品过程中,以盐酸为溶剂,氯化铵为助溶剂,还需加入几滴硝酸。加入硝酸的目的是 ,还可使用 代替硝酸。 (2)沉淀A的主要成分是 ,其不溶于强酸但可与一种弱酸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加氨水过程中加热的目的是 。沉淀B的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
(4)草酸钙沉淀经稀H2SO4处理后,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通过测定草酸的量可间接获知钙的含量,滴定反应为:MnO4+H++H2C2O4→Mn2++CO2+H2O.实验中称取0.400g
﹣
水泥样品,滴定时消耗了0.0500mol?L量分数为 。
﹣1
的KMnO4溶液36.00mL,则该水泥样品中钙的质
【答案】⑴将样品中的Fe2+氧化为Fe3+ H2O2
⑵ SiO2 SiO2+4HF=SiF4↑+2H2O
⑶ 防止胶体生成,易生成沉淀。 Al(OH)3 、 Fe(OH) 3 ⑷ 45.0%
【解析】(1)铁离子在pH较小时易生成沉淀,加入硝酸可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比避免引入新杂质,还可用过氧化氢代替硝酸,故答案为:将样品中的Fe2+氧化为Fe3+;H2O2; (2)由以上分析可知沉淀A为SiO2,不溶于强酸但可与一种弱酸反应,应为与HF的反应,方程式为SiO2+4HF=SiF4↑+2H2O,故答案为:SiO2;SiO2+4HF=SiF4↑+2H2O; (3)滴加氨水,溶液呈碱性,此时不用考虑盐类水解的问题,加热的目的是防止生成胶体而难以分离,生成的沉淀主要是Al(OH)3、Fe(OH) 3,故答案为:防止胶体生成,易生成沉淀;Al(OH)3、Fe(OH) 3;
(4)反应的关系式为5Ca2+~5H2C2O4~2KMnO4,
5
2017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4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