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对于射线检测,检查射线底片;对于采用数字式可记录仪器的超声波检测,抽样审查超声波检测记录;至少抽查接头数量的30%(包括每种无损检测方法),应当包括焊缝交叉部位、T形接头、可疑部位以及返修部位,底片的质量、缺陷评定应当符合NB/T 4701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规定(C类);
(6)需要进行水压试验的,现场监督水压试验是否符合《锅规》的要求(A类)。
2.1.5.2 集箱[含分汽(水、油)缸]
(1)检查焊接试样数量、制作方法,审查试验报告,是否符合《锅规》的规定(A类);
(2)检查管孔开孔尺寸以及表面质量,必要时抽查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B类);
(3)对于射线检测,检查射线底片;对于采用数字式可记录仪器的超声波检测,审查超声波检测记录;A级锅炉至少抽查接头数量的20%(包括每种无损检测方法),B级及以下锅炉至少抽查接头数量的30% (包括每种无损检测方法),应当包括焊缝交叉部位、T形接头、可疑部位以及返修部位,底片的质量、缺陷评定应当符合NB/T 47013的规定(C类);
(4)现场抽样监督水压试验,抽样数量不少于30%,是否符合《锅规》的要求(A类);
(5)审查所有集箱水压试验记录,是否符合《锅规》的要求(C类)。
2.1.5.3 受热面管
(1)检查几何尺寸以及外观质量,是否符合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的要求(B类);
(2)检查射线底片(采用工业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时,抽样审查检测记录),至少抽查接头数量的20%,包括可疑部位以及返修部位,底片的质量、缺陷评定是否符合NB/T 47013的规定(C类);
(3)审查受热面管子通球记录,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必要时进行现场监督(C/B类);
(4)需要进行水压试验的,审查水压试验记录,是否符合《锅规》的要求,必要时现场监督(C/B类)。
2.1.5.4 减温器(注2-2)、汽-汽热交换器
(1)检查减温器和汽-汽热交换器内部装置的装配,是否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B类);
(2)面式减温器和汽-汽热交换器内部管子的监督检验参照本规则第2.1.5.3条进行;
(3)减温器和汽-汽热交换器筒体的监督检验参照本规则第2.1.5.1条进
行。
注2-2:本规则所指的减温器包括过热器之间的减温器、再热器之间的减温器和再热蒸汽冷段管道上的减温器。
2.1.5.5 锅炉范围内管道(注2-3)、主要连接管道(注2-4)
(1)检查几何尺寸以及表面质量,必要时检查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B类);
(2)检查射线底片,至少抽查接头数量的20%,包括可疑部位及返修部位,底片的质量和缺陷评定是否符合NB/T 47013的规定(C类)。
注2-3:电站锅炉范围内管道监督检验范围见附件E。
注2-4:主要连接管道包括锅炉各段受热面集箱、锅筒[汽水(启动)分离器]、汽-汽热交换器之间的连接管道;汽水(启动)分离器与分离器储水箱之间的连接管道;分离器储水箱与锅炉蒸发受热面进口之间的循环管道;喷水减温器喷水调节阀(不含)与减温器筒体之间的连接管道等。
注2-5: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规定需进行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监督检验的还应当满足相应要求。
2.1.5.6 铸铁锅炉特殊要求
对铸铁锅炉的监督检验,除上述相关要求以外,还有以下特殊要求:
(1)审查冷态爆破验证试验报告和整体验证性水压试验报告,是否符合《锅规》有关规定,并且有设计文件鉴定机构出具的现场见证文件(C类);
(2)审查铸造过程记录,是否符合铸造工艺规程,必要时现场检查(C/B类);
(3)审查受压铸件检查记录(C类),现场检查锅片,其壁厚是否符合《锅规》和设计文件相关规定,是否有明显铸造缺陷(B类);
(4)审查受压铸件力学性能检验报告,是否符合《锅规》相关规定(C类);
(5)审查锅片及其他受压铸件的水压试验记录(C类),并且现场检查,是否符合《锅规》相关规定(B类)。
2.1.6 整体水(耐)压试验
对整装出厂的锅炉,现场监督整体水(耐)压试验,是否符合《锅规》的要求(A类)。
2.1.7 安全附件及仪表
审查安全附件及仪表装箱清单,必要时现场检查其数量、规格、型号以及出厂质量证明文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C/B类)。
2.1.8 出厂资料
(1)审查锅炉出厂资料,是否符合《锅规》的要求(C类);
(2)审查燃油燃气燃烧器产品型式试验合格证书(注2-6),是否齐全、有效(C类);
(3)审查锅炉定型产品能效测试报告是否符合《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A类)。
注2-6:在安装现场进行型式试验的燃油燃气燃烧器,其型式试验合格证书可以在现场型式试验后提供。
2.1.9 铭牌
检查锅炉铭牌,内容是否符合《锅规》的要求(A类)。
2.2 监检证书和监督检验钢印
(1)经检验符合相关法规要求时,监检机构应当在检验结束后10个工作日(对于A级高压以及以上锅炉,一般为30个工作日)内按台(对于D级锅炉,可以按生产批号)出具《监检证书》,并且在锅炉铭牌上打监督检验钢印。
(2)锅炉部件、组件进行分包时,对分包部件、组件进行监督检验的监检机构应当对符合相关法规的产品在10个工作日内出具《监检证书》,对整台锅炉进行监督检验的监检机构应当结合锅炉制造单位汇总的各部件、组件的《监检证书》和本机构监督检验情况,在10个工作日(对于A级高压以及以上锅炉,一般为30个工作日)内对符合相关法规的锅炉出具《监检证书》,并且在锅炉铭牌上打监督检验钢印。
(3)对于进口锅炉产品,如果未对制造过程进行监督检验,在产品到岸后按照本规则附件A进行了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经检验符合相关法规要求时,
TSGG锅炉监督检验规则正式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