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教育资源
专项突破练4 地理统计图表(选择题)
一、选择题
(2017·山东潍坊上学期期中)下图示意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中国1950年~2050年(预测)老龄化人口(≥65岁)比重变化。读图回答1~3题。
1.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中国分别对应图中的曲线序号是( ) A.②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2.图中中国老龄化进程中,有一段时期的老龄化人口比重增长较快,其原因很可能是( ) A.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B.我国医疗水平的进步,死亡率降低 C.20世纪70年代末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D.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口的快速增长
3.为缓解日趋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国家实施了“全面二孩”政策。该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现阶段的影响有( ) A.青壮年负担加重 C.教育、卫生压力减轻 答案 1.C 2.D 3.A
解析 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出现时间早、水平高;我国老龄化出现时间较晚,但增速快;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对较低。据此判断其对应关系。第2题,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出生率高,到2010年前后陆续进入老龄化行列,从而使我国有一段时期的老龄化人口比重增长较快。第3题,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青壮年将承受养老和抚育的双重压力,负担加重。
B.劳动力数量增多,价格降低 D.加重就业压力
经典教育资源(一)
经典教育资源
(2024·青岛期中)下图为“山东省1953~2010年面积—人口洛伦兹曲线”,图中曲线越接近绝对均衡线说明人口分布越均衡。据此回答4~5题。
4.山东省1953年以来,人口分布状况是( ) A.趋于均衡 C.不均衡趋势加强
B.极度集中
D.60%土地集中80%人口
5.引起山东省1953年以来人口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环境 B.气候 C.资源 D.经济 答案 4.C 5.D
解析 第4题,结合图例的年份,1953年以来,面积-人口洛伦茨曲线距绝对均衡线越来越远,说明山东省1953年以来人口分布不均衡趋势加强。第5题,根据上题结论,山东省人口分布不均衡趋势加强,主要是由于山东省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大,导致人口分布发生变化,气候和资源随年份变化小,环境目前对山东人口分布影响较弱,还不会导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2024·河北唐山期中)下图示意经济发展程度与人口迁移数量的关系(曲线分别表示乡村之间、城市之间、乡村到城市、城市到乡村四种人口迁移类型)。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6~7题。
6.图中曲线表示乡村之间、城市之间、乡村到城市、城市到乡村人口迁移类型的分别是( ) A.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B.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7.曲线③所代表的人口迁移现象,在下列城市中已有所体现的是( ) A.伦敦 C.新德里 答案 6.D 7.A
解析 第6题,乡村经济相对落后,人口迁移数量少,且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人口迁移数量先增后减,①曲线表示乡村之间人口迁移;城市经济水平高,吸引乡村人口迁移,人口数量逐渐增多,随着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城市化带来的问题日渐突出,迁入城市的人口数量开始下降,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故④曲线为乡村到城市的
经典教育资源(一)
B.巴西利亚 D.乌兰巴托
经典教育资源
人口迁移;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间的人口迁移呈上升趋势,并在未来成为主流,②曲线为城市之间的人口迁移;城市到乡村的人口迁移发生在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后期,故③曲线为城市到乡村的人口迁移。第7题,根据上题分析,发达国家已经出现由城市到乡村的人口迁移。
(2017·河南省3月适应性考试)人口负担系数是用于经济分析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少儿人口负担系数(0~14岁年龄段少儿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和老年人口负担系数(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二者之和。下图为“欧洲部分国家老年人口负担系数图”。读图,回答8~9题。
8.1950~2000年的50年中,与图中其他欧洲国家相比,俄罗斯老年人口负担系数( ) A.增速最快 C.最高
B.增速最慢 D.增速属中等水平
9.1950~2000年的50年中,俄罗斯人口总负担系数不仅没有上升,反而出现下降趋势,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少儿人口负担系数不断下降 B.少儿人口负担系数不断上升 C.老年人口负担系数不断上升 D.老年人口负担系数不断下降 答案 8.D 9.A
解析 第8题,结合图示信息,俄罗斯老年人口负担系数增速低于德国、意大利和瑞士等国,但明显高于法国、英国和波兰,增速属于中等水平。第9题,根据人口负担系数含义,结合材料信息,在老年人口负担系数上升的前提下总的人口负担系数下降,说明少儿人口负担系数不断下降。
经典教育资源(一)
经典教育资源
(2024·广东惠州模拟)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促进人口迁移,下图示意2000~2010年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重心变化。据此完成10~11题。
10.十年间,我国人口迁移重心均位于武汉市周边,主要是因为其( ) A.地理位置居中 C.经济实力雄厚
11.据图推断,图示时段( ) A.西部地区人口迁出速度加快 B.中部地区人口迁移规模稳定 C.珠三角转为人口净迁出地区 D.长三角对外来人口引力增强 答案 10.A 11.D
解析 第10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促进人口迁移,从图中可以看出,十年间,我国人口迁移重心均位于武汉市周边,主要原因是武汉地理位置比较适宜,所以A正确。第11题,从我国省际人口迁移重心变化可以看出,图示时段西部地区人口迁出速度减慢,珠三角仍为人口净迁入地区,长三角对外来人口引力增强,所以D正确。
(2024·江西南昌模拟)读“2010~2050年中国劳动力人口变动趋势表”(注:劳动力人口是指男20~59岁,女20~54岁),回答12~14题。
全国 城镇 B.人口基数稳定 D.交通网络发达
年份 总人口(亿人) 劳动力人口比重(%) 总人口(亿人) 劳动力人口比重(%) 2010 2024 2030 2040 2050
13.6 14.5 14.9 15.0 14.8 55.7 49.2 45.5 43.3 41.6 6.5 8.0 9.1 10.1 10.9 54.1 48.1 46.3 44.2 43.9 12.各类人口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A全国劳动力人口下降 B.城镇劳动力人口下降
经典教育资源(一)
经典教育资源
C.农村劳动力人口增加 D.城镇青少年人口比重上升
13.2024年开始,我国社会保障压力增大,是因为( ) A.全国总人口增加 B.城镇劳动力人口增加 C.全国劳动力比重减少 D.城镇劳动力人口减少
14.预计到205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比重约为( ) A.35% C.42%
答案 12.A 13.C 14.A
解析 第12、13题,读表格中的数据,利用总人口与劳动力人口比重相乘可知全国劳动力人口下降;城镇劳动力人口上升;农村劳动力人口下降;无法知道城镇青少年人口比重是否上升。全国劳动力比重降低,必然增加社会负担。第14题,结合表格中全国人口总数和城镇人口总数,得出我国农村人口总数为3.9亿,根据2050年我国城镇劳动力人口比重计算出城镇劳动力人口总数4.79亿,全国劳动力人数6.16亿,农村劳动力人数1.37亿,最后计算出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比重约为35%。
(2017·宜昌一中月考)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迁移已成为我国未来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下图为“我国近年来家庭分批迁居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图”。据此完成15~17题。
B.40% D.45%
15.在分批流动的人口性别年龄结构中,影响家庭中第一批流动人口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C.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D.家庭因素
16.从第二批迁居人口后,随着迁居人口批次的增多,人口流动表现的主要特点是( ) A.从第二批迁居人口开始,女性人口组和0~5岁人口组的儿童呈现回迁趋势 B.家庭男性人口年龄组在各批次迁居人口中一直处于迁居人口结构最高比例 C.劳动年龄人口迁居比例不断下降,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成为迁居人口主体 D.在各年龄人口组中,老年人口组在家庭迁居人口总比例中所占的比例最小 17.目前,我国家庭人口迁居的主要方向是( ) ①由城市迁居到郊区 ②由西部地区迁居到东部地区 ③由平原地区迁居到山区 ④由农村地区迁居到城市地区 A.①②
经典教育资源(一)
B.①③
(经典)2024-2024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专项突破练4 地理统计图表(选择题)试题 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