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 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外历史纲要(上) 教学设计

第19课

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运用时空定位和史料分析,分析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 引导学生树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通过史料分析,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通过对历史史料的引用,使学生能够形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研究历史的能力,并能够通过唯物史观的科学的研究方法正确评价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事件,发展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时空定位和图片史料的运用,了解辛亥革命的历程;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革命者愈挫愈奋的精神,认识到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是由无数仁人志士的鲜血铺垫而成的,因此要倍加珍惜。而且,这种敢于牺牲自我、用于促进社会进步的精神是一个民族得以存续和发展的重要源泉 教学重点、难1、重点:辛亥革命的背景;中华民国和《临时约法》的重要意义 点 2、难点:辛亥革命的评价 教学方法 材料解析法、合作探究法、情景体验法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视频导入:《辛亥革命》60秒预告片导入 通过设置情景,用 动态的画面吸引学 生的注意力,将学 生带入到历史的氛 围当中。 概念解释: 狭义辛亥革命与广义辛亥革命 一、山雨欲来(背景篇) 展示材料: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次日凌晨, 慈禧带着光绪帝仓皇出逃北京。令奕劻、李鸿章为 全权大臣,与列强进行谈判,下令对义和团“痛加剿 教学设计 除”。第二年2月14日批准《议和大纲》,并发布 上谕,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通过几则材料的设 阅读材料 :材料揭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怎置,一方面培养学 样的社会状况? 生史论结合,论从 材料一 1901年到1905年,清政府连续颁布了一系史出,从材料中提 列“新政”上谕。主要有编练新军、鼓励工商、兴取有效信息的能 建学堂、整顿吏治等内容….1906年宣布预备立宪 力,另一方面培养 ——旧人教《中国近现代史》 学生团队合作的精 材料二 1895年——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神。引导学生树立 的新建的(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 意识的唯物史观。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材料三:图片 兴中会誓词、同盟会成立 材料四:三民主义书影 【合作探究】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辛亥革命 爆发的历史条件。 第二篇章 霹雳春潮(过程篇) 给出六张顺序错乱的图片和照片,请同学们排序 ①湖北军政府成立②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③武昌对重大的历史事件首义④清帝退位⑤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⑥临时约进行排序,强化学法颁布 生的时空观念,并再通过地图将历史事件的进行空间呈现 通过地图再次强化 武昌、南京、北京 在这一阶段的坐标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城市 全体”; 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 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保有财产及 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 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史料研习:材料体现了哪些资产阶级的思想和 原则?据此说明《临时约法》的性质? 史学争鸣 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 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历史上很少见到 如此惊人的革命,或许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通过史学争鸣让学模相等的、在各个阶段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 生们认识到对历史——伦敦《泰晤士报》社论 事件的评价要多角辛亥革命 “基本是一场失败,不是一个创造”,仅度,同时也认识到是“政体的变革”。——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费正清《伟角度不同、立场不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 同会影响人们对历吾人要知道,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史事件的评价。 王专制史”;而今后五千年(至少一千年吧)的中华 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辛亥革命”是我们 这个“从君主到民主”的百年“转型期”的“开始”。 ——唐德刚 问题探究: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了呢?应如何 评价? 材料一 在中国,不懂得皇帝的权威,就不会懂得辛 亥革命打倒皇帝的伟大历史意义。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 材料二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 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 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 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材料三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2 年至1919年八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 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八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结束语:辛亥革命成功的仓促,到手的乃是一场不彻底的胜利。中国人民争取独立民主的道路依然漫长。后来无产阶级继续奋斗,发起新民主主义革命 命者愈挫愈奋的精神,,认识到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是由无数仁人志士的鲜血铺垫而成的,这种敢于牺牲自我、用于促进社会进步的精神是一个民族得以存续和发展的重要源泉 课后反思 本节课从设计上充分体现“时空概念”,渗透核心素养,考虑到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入历史史料,加深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引导方式还有待改进,学生参于的时间比较有限,教师说的有点多,比如对三民主义的内容和意义的处理上不充分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 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设计第19课辛亥革命教学目标运用时空定位和史料分析,分析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引导学生树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通过史料分析,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通过对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ue3x7nbbw6cyp27lz4y3h0qq02ukg01by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