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2024-2024学年度高三 4 月统一练习
语文参考答案
2024.4.13
一、(18分)
1.(3 分)A 2.(3 分)C 3.(3 分)B 4.(3 分)B 5.(6 分)答案要点:
①病原微生物引发的疫病伤害了人类的健康。
②病原微生物引发的大规模疾病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③病原微生物的相关研究,推动了现代医学防疫事业不断飞跃发展。 ④病原微生物与人类生存的环境密切相关,会对人类生活产生连带影响。 【评分标准】每点 2 分,答出其中三点,得 6 分。意思对即可。
二、(26分)
6.(3 分)B “信”,真实 而:表转折,译为“却”
7.(3 分)D 应译为本知像用装饰有翡翠的纶线垂钓、用肉桂做钓饵,反而钓不到鱼 8.(3 分)C 应为针对当时“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的形式主义的创作风气,
作者强调学习诗人的“为情而造文”,强调“述志为本”,反对“为文而造情”。
9.(3分)
粉黛是用来装饰人的容颜的,但是顾盼时美丽的情态却只能从人美好的风姿中产生出来。 【评分标准】“铅黛”“所以”“而”“盼倩”“淑姿”及定语后置结构“生于淑姿”各0.5分。 10.(6分)
①例证法:文章第二段举了《孝经》和老子的《道德经》的例子,论证了文章的语言依附于作者的情感,写文章要首先确定内容,其次考虑文辞,这是文学创作的根本原则。 ②比喻论证:第三段“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一句,用粉黛只能装饰的外容,真正的美丽源自人的资质,来比喻文采只能修饰语言,真正打动人的还是作品的思想情感;“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一句,用织布时经纬线的交错来比喻文章情理采的结合,论述了文学创作应以思想情感为本,语言表达为辅。
③对比论证:第三段“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实存也”与“男子树兰而不芳,无其情也”,正反对比,阐明了只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心,文章应该以抒写情志为根本。
④引证法:第二段先引用了老子的“美言不信”,又引用了庄子的“辩雕万物”,论证了两人在情与采的问题上,老子更重视情理,庄子更强调对语言的修饰。
【评分标准】选两种论证方法,举例合适、分析得当即可。论证方法1分,结合文本举例1分,分析1分;两种方法共6分。
11.(8分)
(1)《论语》中的“文”是文采与文饰, “质”为质朴;《文心雕龙·情采》中的“文”与“质”指文学作品的形式与内容。(2分)
【评分标准】《论语》中的“文”“质”、《情采》中的“文”“质”各0.5分
(2)【参考答案】
相同:都认为“文”与“质”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孔子和子贡都认为文质兼备,方为君子;刘勰认为文依附于质,质也依赖于文。(2分)
不同:①《论语》侧重在文化教养和道德品质层面。孔子与子贡认为君子应该既讲究文采等外在修饰,又有内在的仁德,内外兼修,缺一不可。(2分);
②刘勰将孔子“质”与“文”的观念援引至文学,表达为“情”“采”,用来阐释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形式与内容互为依存,密不可分。(2分) 【评分标准】每点 2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
三、(24分) 12.(3分)C 13.(3分)B
【解析】关于“横”字,北师大王宁先生的解读:“横”由“横向的挡门的横闩”引申为“横竖”与“横逆”两义,由“横逆”引申为“迂曲”、“任意”、“不定向”。韦诗中写渡口的小舟,在水面任意地、不定向的浮荡、漂游,表现出诗人的随意自适、怡然自得。 14.(6分)
【参考答案】柳诗写久雨初晴,诗人独自一人到江边来散步,看到漂浮的木筏散乱,有的高挂在树的枝头。表达了诗人久雨蛰居、远谪漂泊的孤独、郁闷、苦痛,作者同情百姓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感叹自己空有经国济世的抱负,却又无法施展的愤激心情。韦诗写暮春景物,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幽草,深树,自横的渡口小舟,透出境界的幽冷,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莺啼婉啭,野渡舟横,以动写静,打破了沉寂和悠闲,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
【评分标准】景1分,情1分,分析1分,每首诗3分,共6分。 15.(8分)
①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②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③回首向来萧瑟处 也无风雨也无晴
④示例: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有合题意的其他语句,亦可)
【评分标准】每空1分。每空有多字、少字以及错字、别字的情况,则该空不得分。 16.(4分) 答案示例:
选材独特,不吟咏女子对镜簪菊的日常生活,吟咏的是高人隐士不惧俗世的雅致情怀。 个性气质豪爽豁达、高傲脱俗。探春贵为贾府小姐却又并非嫡出,因而才高气傲、藐视世俗,追求朴而不俗。
【评分标准】诗意明确,2分;点明个性气质,分析基本符合原著,2分。
四、(17分)
17.(2 分)B 18.(3 分)C
19.(6 分) 答案示例:
承接上文对鸣沙山的描写,为下文讲述月牙泉作铺垫。这样的引用增添了鸣沙山、月牙泉的传奇色彩;也反 映出敦煌的悠久历史与独特风貌所具有的影响。 【评分标准】三个要点;每个要点,2 分。意思对即可。 20.(6 分) 答案要点:
①“敦煌”这个名字本身大气磅礴;
②敦煌在汉唐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曾经是文化重镇; ③敦煌古迹遍布,文化魅力与日俱增;
④敦煌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莫高窟; ⑤敦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献和文物,诞生出敦煌学这一新的学科; ⑥中国的敦煌保护和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1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
五、(65 分)
21.语言文字运用(5分) 答案提示:①提高,完善,建立
②搭配不当,“闪动”与“笑靥”不能搭配。 22.(10分)
根据完成题目要求的质量,以5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23.大作文
第①题
类别 一类卷(42—50分) 评分要求 符合题意、论点明确 论据充实、论证合理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符合题意、论点明确 二类卷(33—41分) 论据较充实、论证合理 语言通顺、表达基本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基本符合题意、论点基本明确 三类卷(25—32分) 论据充实、论证合理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四类卷(0 —24分) 论点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紊乱 以24分为基准分。 评分说明 以46分为基准分。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作文可得48分以上。 以37分为基准分。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为突出的作文可得39分以上。 以29分为基准分。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作文可得31分以上。 第②题 类别 评分要求 符合题意、主题明确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一类卷(42—50分) 想象丰富合理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符合题意、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二类卷(33—41分) 想象合理 语言通顺、表达基本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基本符合题意、主题基本明确 三类卷(25—32分)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想象较合理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四类卷(0-24分) 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紊乱 说明:没有题目的扣2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古代圣贤的著作,总称做“文章”,这不是说文章要有文采又是什么呢?像水有虚柔的性质,所以才会起波纹;树木有充实的质体,所以开出鲜艳的花来:可见文采要依附于一定的质地上。如果虎豹没有花纹色彩,那它们的皮毛就同狗和羊的相似;犀和兕的皮虽然坚硬可做战甲,但还靠涂上丹红的漆来显示它们的色彩:可见质地还需要文采。至于抒写性情,描写万物的形象,在文字上用心琢磨,组织好文辞写在纸上,其所以能够光辉灿烂,就因为文采繁茂的原故啊!
《孝经》教导后人:“哀悼父母的话,不需要什么文采。”由此可见,人们平时说话不是不要文采的。又如老子反对虚伪,所以说:“华丽的语言往往不可靠。”但他自己写的《道德经》五千言,却是非常美妙的;可见他对华美的文采并不一概反对。此外,庄子也曾说过“用巧妙的言辞来描绘万事万物”,这是讲辞采的修饰。韩非又曾说过“巧妙的议论多么华丽”,这是说文采太多了。文采太多的议论,修饰得很巧妙的描写,文章的变化这就达于极点了。体会《孝经》、《老子》等书中的话,可知文章的形式是依附于作者的
以24分为基准分。 以29分为基准分。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作文可得31分以上。 以37分为基准分。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为 突出的作文可得39分以上。 评分说明 以46分为基准分。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作文可得48分以上。 情感的;细看《庄子》、《韩非子》等书中的话,就明白作品的华丽是过分淫侈了。如果能够在清流与浊流之间加以适当的选择,在邪道与正路面前从容考虑,也就可以在文学创作中适当地驾驭文采了。粉黛是用来装饰人的容颜的,但是顾盼时美丽的情态却只能从人美好的风姿中产生出来。文采是用来修饰语言的,但是文章的巧妙华丽都以它的思想内容为基础。所以思想内容犹如文辞的经线,文辞好比是内容的纬线;必须首先确定了经线,然后才能织上纬线。所以写文章也要首先确定内容,然后才能产生通畅的文辞:这就是文学创作的根本原则。从前《诗经》的作者所写的诗歌,是为了表达思想情感而写成的;后代辞赋家所写的作品,则是为了写作而捏造出情感来的。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因为像《诗经》中《国风》、《小雅》等篇的产生,就是由于作者内心充满了忧愤,才通过诗歌来表达这种感情,用以规劝当时的执政者:这就是为了表达思想情感而写文章的。后来的辞赋家们,本来心里没有什么愁思哀感,却勉强夸大其辞,沽名钓誉:这就是为了写文章而捏造情感。为了表达情感而写出的文章,一般都能做到文辞精练而内容真实;仅仅为了写作而勉强写成的文章,就往往是过分华丽而内容杂乱空泛。但是后代的作家,大都爱好虚华而轻视真实,抛弃古代的《诗经》,而向辞赋学习。于是,抒写情志的作品日渐稀少,仅仅追求文采的作品越来越多。有的人内心里深深怀念着高官厚禄,却满口歌颂着山林的隐居生活;有的人骨子里对人间名利关心之至,却虚情假意地来抒发尘世之外的情趣。既没有真实心情,文章就只有相反的描写了。古人曾说:“桃树李树不用开口,就有许多来来往往的人在树下走出路来。”那是因为树上有果实的原故。古书上又曾说过:“男子种的兰花即使好看,却没有香味。”那是因为男子缺乏真诚细致的感情。像花草树木这样微小的东西还要依靠情感,凭借着果实;何况人们写作文章,那就更应该以抒写情志为根本。如果作家所写的和自己的情感不一致,这种作品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组织文辞,织结藻采,是想要用来阐明道理抒发感情;如果文采泛滥,文辞诡异,那情和理就会受到掩蔽。像用装饰有翡翠的纶线垂钓、用肉桂做钓饵,反而钓不到鱼。庄子所说:“言语的真实含意被辞采隐蔽了。”说的大概就是这种情况。要是能够规范体裁来安顿思想,拟定格调来抒发感情,感情确定之后才配合音律,思想端正之后才运用辞藻铺陈开去,使文章既有文采又不掩盖内容,材料虽然广博但并不淹没作者的感情,要使赤、青等正色发扬光大,而把红、紫等杂色抛弃不用。这样才算是善于修饰文辞,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