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信息的质量属性:1)精确性,对事物状态描述的精准程度。2)完整性,对事物状态描述的全面程度,完整信息应包括所有重要事实。3)可靠性,指信息的来源、采集方法、传输过程是可以信任的,符合预期。4)及时性,指获得信息的时刻与事件妆生时刻的间隔长短。5)经济性,指信息获取、传输带来的成本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6)可验证性,指信息的主要质量属性可以被证实或者证伪的程度。7)安全性,指在信息的生命周期中,信息可以被非授权访问的可能性,可能性越低,安全性越高。
2.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6个要素。1)信息技术应用是指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是信息化体系6要素中的龙头,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主阵地,集中体现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效益。2)信息资源、材料资源和能源共同构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我国信息化的薄弱环节。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序是衡量国家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3)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是信息传输、交换和共享的必要手段。4)信息技术和产业是我国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5)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成功之本,对其他各要素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6)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用于规范和协调信息化体系各要素之间关系,是国家信息化快速、持续、有序、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3.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原则是:统筹发展、有序推进、需求牵引、市场导向、完善机制、创新驱动、加强管理、保障安全。
4.我国信息化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促进工业领域信息化深度应用。1)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全面普及。2)推动综合集成应用的业务协同创新。3)加快制业服务化进程。4)推广节能减排信息技术。5)建立两化融合服务支撑体系。
加快推进服务业信息化。1)引导电子商务健康发展。2)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3)提高服务业重点领域信息化水平。
积极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1)深化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应用。2)继续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4.协力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1)完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2)加强涉家信息资源整合。
全面深化电子政务应用。1)推进信息技术与政务工作深度融合。2)提升基层电子政务服务能力。3)提高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
稳步提商社会事业信息化水平。1)大力提商教育信息化水平。2)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3)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
统筹城镇化与信息化互动发展。1)提商城市运行管理的智能化水平。2)推进社区信息化。3)提商公共安全信息化管理水平。
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1)提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能力。2)加大公益性信息资源利用力度。3)发展先进网络文化。4)壮大数字内容产业。
构建下一代国家综合信息基础设施。1)加快宽带网络优化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2)促进下一代互联网规模商用和前沿布局。3)建设安全可靠的信息应用基础设施。4)加快推进三网融合。5)优化国际通信网络布局。10.促进重要领域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1)加快建设智能电网。2)提商综合交通运输体体系智能化水平。3)提升基础性资源信息化管理水平。
着力提商国民信息能力。1)积极开展国民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2)培养信息化人才队伍。
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1)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2)强化信息安全基础。3)加强信息内容安全管理。
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模型可简单概括为两方面:政度假村部门内部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政度假村部门与社会各界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充分进行信息共享与服务、加强群众监督、提高办事效率及促进政务公开,等。
电子政务的内容主要包括: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2G).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2B).3)政府对公众的电子政务(G2C)。4)政府对公务员(G2E)。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不仅包括信息技术,还包括交易规则、法律法规和各种技术规范。1)网络基础设施。主要是信息传输平台,这个信息传输平台主要运行TCP/IP网络协议,承载在电信通信网、有线电视网、专线网络之上,接入方式除了传统计算机有线网络之外,无线网络也是非常便利和普及的接入技术。2)多媒体内容和网络出版的基础设施。主要负责管理电子商务活动涉及的各种信息,包括文字、语音、图像、视频等。3)报文和信息传播的基础设施。负责提供传信息的工具和方式,包括电子邮件系统、在线交流系统、基于HTTP或HTTPS的信息传输系统、
流媒体播放系统等。4)商业服务的基础设施。商业服务的基础设施负责提供实现标准的网上商务活动服务,包括:商品目录和价格目录、电子支付网关、安全认证等。5)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是信息发布和传递的基础。6)政策和法律。政策包括围绕电子商务的税收制度、信用管理及收费、隐私问题等由政府制定的规章或制度。电子商务相关法很卡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隐私保护、电子商务交易真实性认定、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立法或法规。
第四章
1. 瀑布模型:是一个经典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也中预测型生命周期、完全计划驱动型生命周期。在这个模型里,在项目生命周期的尽早时间,要确定项目范围及交付此范围所需的时间和成本。在这个模型里,项目启动时,项目团队专注于定义产品和项目的总体范围,然后制定产品(及相关可交付成果)交付计划,接着通过各阶段来执行计划。应该仔细管理项目范围变更。如果有新增范围,则需要重新计划和正式确认。以下情况优先选择这种生命周期:项目需求明确、充分了解拟交付的产品、有厚实的行业实践基础、或者整批一次性交付产品有利于干系人。 如果采用这个模型的话,一般将软件开发分为可行性分析(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含单元测试)、测试、运行维护等几个阶段。
2.迭代模型: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软件统一过程是一种“过程方法”,它就是迭代模型的一种。RUP中的软件生命周期在时间上被分解为4个顺序的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inception)、细化阶段(Elaboration)、构建阶段(Construction)和交付阶段(Transition)。以下情况优先选择迭代和增量型生命周期:组织管理不断变化的目标和范围,组织需要降低项目的复杂性,或者,产品的部分交付有利于一个或多个干系人,且不会影响最终或整批可交付成果的交付。大型复杂通常采迭代方式来实施,这使项目团队可以在迭代过程中综合考虑反馈意见和经验教训,从而降低项目风险。
3.敏捷方法:是一种以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适用于一开始并没有或不能完整地确定出需求和范围的项目,或者需要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或者需求和范围难以事先确定,或者能够以有利于干系人的方式定义较小的增量改进。敏捷方法,也叫适应型生命周期、或者变更驱动方法。在软件项目的敏捷开发中,软件项目的构建被切分成多个子项目,各个子项目的成果都经过测试,具备集成和可运行的特征。 4.V模型:
5.原型化模型:第一步是建造一个快速原型
6.螺旋模型:是一个演化软件过程模型,将原型实现的迭代特征与线性顺序(瀑布)模型中控制的和系统化的方面结合起来。使得软件的增量版本的快速开发成为可能。开发过程具有周期性重复的螺旋线形状。4个象限分别标志每个周期所划分的4个阶段:制定计划、风险分析、实施工程和客户评估。螺旋模型强调了风险分析,特别适用于庞大而复杂的、高风险的系统。
第8章项目进度管理
8.1规划项目进度管理 项目管理计划输入
1.项目管理计划中用于制定进度管理计划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1)范围基准。范围基准包括项目范围说明书、WBS和WBS词典,可用于定义活动、持续时间估算和进度管理。2)其他信息。可依据项目管理计划中的其他信息制定进度计划,例如,与规划进度相关的成本、风险和沟通决策。
2.项目章程中规定的总体里程碑进度计划和项目审批要求,都会影响项目的进度管理。 3.组织过程资产:会影响规划进度管理过程的组强过程资产包括(但不限于): 4.事业环境因素:
规划项目进度管理的工具与技术
1)专家判断 2)分析技术:进度规划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滚动式规划、提前量和滞后量、备选方案分析和进度绩效审查方法。3)会议: 规划项目进度管理的输出 8.2 活动定义
排列活动顺序的工具与技术
前导图法PDM:也称紧前关系绘图法,这种网络图也被称作单代号网络图或活动节点图(AON)。 箭线图法ADM:是用箭线表示活动节点表示事件的一种网络图绘制方法,这种网络图也被称作双代号网络图或活动
箭线图(AOA)。
估算活动资源的工具与技术:1)专家判断。2)备选方案分析。3)发布的估算数据 4)项目管理软件5)自下而上估算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的工具和技术:1)专家判断。2)类比估算。3)参数估算。4)三点估算PERT. 5)群体决策技术。6)储备分析。
进度规划方法:关键路径法(CPM)和关键链法(CCM).
关键路径法:这种进度网络分析技术在不考虑任何资源限制的情况下,沿进度网络路径顺推与逆推分析,计算出所有活动的最早开始、最早结束、最迟开始和最迟完成日期。总浮动时间:其计算方法为,本活动的最迟完成时间—本活动的最早完成时间,或本活动的最迟开始时间—本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自由浮动时间:其计算方法为,紧后活动最早开始时间的最小值—本活动的最早完成时间。 关键链法:建立在关键路径法之上,考虑了资源分配、资源优化、资源平衡和活动历时不确定性对关键路径的影响。关键链法引入缓冲和缓冲管理的概念。关键链法增加了作为“非工作活动”的持续时间缓冲,用来应对不确定性。放置在关键链末端的缓冲称为项目缓冲,用来保证项目不因关键链的延误而延误,其他缓冲,即接驳缓冲,则放置在非关键链与关键链的接合点,用来保护关键链不受非关键链延误的影响。 资源优化技术:资源平衡和资源平滑。 建模技术:假调情景分析和模拟。
进度压缩:赶工。通过增加资源,以最小的成本增加来压缩进度工期一种技术。快速跟进。将正常情况下按顺序进行的活动或阶段改为至少是部分并行开呢,只适用于能够通过并行活动来缩短项目工期的情况。
缩短活动工期的方法:1)赶工,投入更多的资源或增加工作时间,缩短关键活动的工期。2)使用高素质的资源或经验更丰富的人员。3)减少活动范围或降低活动要求。4)改进方法或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5)快速跟进,并行施工,以缩短关键路径的长度。6)加强质量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减少返工,从而缩短工期。
进度控制关注内容:1)确定项目进度的当前状态。2)对引起进度变更的因素施加影响,以保证这种变化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3)确定项目进度已经变更。4)当变更发生时管理实际的变更。 第九章项目成本管理
成本的类型 1)可变成本:随着生产量、工作量或时间而变的成本为可变成本。可变成本又称变动成本。2)固定成本:不随生产量、工作量或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非重复成本为固定成本。3)直接成本:直接可以归属于项目工作的成本为直接成本。如项目团队差旅费、工资、项目使用的物料及设备使用费等。4)间接成本:来自一般管理费用科目或几个项目共同担负的项目成本所分摊给本项目的费用,就形成了项目的间接成本,如税金、额外福利和保卫费等。5)机会成本:是利用一定的时间或资源生产一种商品时,而失去的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其他最佳替代品的机会就是机会成本,泛指一切在做出选择后其中一个最大的损失。6)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沉没成本是一种历史成本,对现有决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与决策,在投资决策时应排除沉没成本的干扰。 2. 应急储备是包含在成本基准内的一部分预算,用来应对已经接受的已识别风险,以及已经制订应急或减轻措施的已识别风险。应急储备通常是预算的一部分,用来应对那些会影响项目的“已知—未知”风险。 3. 管理储备是为了管理控制的目的而特别留出的项目预算,用来应对项目范围中不可预见的工作。管理储备用来应对会影响项目的“未知—未知”风险。管理储备不包括在成本基准中,但属于项目总预算和资金需求的一部分,使用前需要得到高层管理者审批。当动用管理储备资助不可预见的工作时,就要把动用的管理储备增加到成本基准中,从而导致成本基准变列。
4.成本基准:是经批准的按时间安排的成本支出计划,并随时反映了经批准的项目成本变更(所增加或减少的资金数目),被用于度量和监督项目的实际执行成本。
5.项目成本管理计划制的工具与技术:1)专家判断。2)分析技术。可用的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报率、现金流贴现和净现值。3)会议。项目团队可能举行规划会议来制订成本管理计划。参会人员可能包括项目经理、项目发起人、选定的项目团队成员、选定的干系人、项目成本负责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