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盾构渣土综合利用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合肥市轨道交通工程 渣土资源化利用研究与示范项目

调研报告

二O—三年四月

目录

1 2 3

来源及规模 ..................................... 主要的危害 ..................................... 处理现状 ....................................... 3.1 3.2 4

国外 ....................................... 国内 .......................................

综合利用 ....................................... 4.1 4.2 4.3 4.4 4.5 4.6

空心砖 ..................................... 路基填料 ..................................... 注浆材料 ..................................... 用于夯扩桩 .................................. 再生骨料 ..................................... 其它 .......................................

5 6

渣土砖市场优势 ................................... 前期工作 ....................................... 6.1 6.2 6.3

技术调研 ..................................... 签订框架协议 ................................... 各级科研立项 ...................................

7 8

亟需解决的冋题 ..................................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8.1 8.2 8.3

节约土地 ..................................... 解决就业 ..................................... 节能环保 ....................................

1来源及规模

建筑垃圾可分为土地开挖垃圾,道路开挖垃圾、旧建筑物拆除垃圾、建筑工地垃圾 和建材生产垃圾五类,主要由渣土、砂石块、废沥青混凝土块、废水泥混凝土块、砖瓦、 碎砖瓦块、废砂浆、废金属、废塑料、废竹木、废玻璃、废瓷片等组成。其中 挖垃圾,道路开挖垃圾和旧建筑物拆除垃圾的量最大。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 30%^ 40%近年来随着我国城 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居民住宅面积的提高,我国建筑渣土的产生量也随大幅度增加。 我国建筑渣土量平均以每年10%勺速度增长。

我国目前处于建设的高峰期,建筑垃圾的产量持续增加。2010年,我国的建筑垃圾的 年产生量(含渣土)达15.5亿吨左右,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近三年全国平均拆迁 建筑面积约6亿平米,约产生建筑垃圾7.8亿吨;按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规划,到2020 年我国尚需要建设300亿平米住宅,平均每年建设面积为20亿平米,约产生建筑垃圾10 亿吨(含渣土),合计17.8亿吨,两组数据基本吻合。

在所有的建筑垃圾中,渣土约占10亿吨左右,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随着城镇化 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或将开始地铁建设,产生的渣土量今后将不断地

,土地开

为我国目前主要城市已建地铁和规划要建地铁的概况

表1全国地铁概况 城市 已有里程 规划里程 城市 已有里程 规划里程 北京 上海 天津 广州 深圳 南京 杭州 哈尔滨 沈阳 成都 武汉 合计 419 561 330 877 136 160 无锡 236 600 长沙 178 585 郑州 200 617 福州 48 270 合肥 27 130 大连 50 210 南昌 32 275 青岛 57 1713 601 4886 西安 合计 重丿大 宁波 94 513 0 248 0 158 22 45 0 202 0 180 0 322 0 68 0 168 0 227 20 136 225 2356 由表中的统计结果可知,全国规划中还要建设的地铁里程超过 5000km隧道区间直 径按6m计算,则每公里地铁开挖将出土约 5.7万方,全国将出土 2.8亿方土,如果全 部采用弃土场堆积,将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

2 主要的危害

1. 占用土地,降低土壤质量。随着城市建筑垃圾量的增加,土地被占用面积也逐渐 加大,大多数垃圾以露天堆放为主,经长期日晒雨淋后,垃圾中有害物质通过垃圾渗滤 进入土壤中,从而发生了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反应,或为植物根系吸收或被微生物 合成吸收,造成土壤的污染。

2. 影响空气质量。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在温度、水分等作用下,有些有机物质 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一些腐败的垃圾发出了恶臭气味,同时垃圾中的细菌、粉尘 飘散,影响环境质量;少量可燃建筑垃圾在焚烧过程中又会产生有毒的物质,造成了空 气污染。

3. 对水域的影响。建筑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因发酵和雨水的冲淋,以及用地 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产生的渗滤液或淋滤液, 会造成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4. 破坏市容、恶化城市环境卫生。城市建筑垃圾占用空间大、堆放无序,甚至侵占 了城市的各个角落,恶化了城市环境卫生,与城市的美化与文明发展极不协调,影响了 城市的形象。

5. 存在安全隐患。大多数城市对建筑垃圾堆放未制定有效合理的方案,从而产生不 同程度的安全隐患,比如建筑垃圾的崩塌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的会导致地表排水和泄 洪能力的降低。施工场地附近大量堆放的建筑垃圾,容易造成交通堵塞。

3 处理现状

3.1国外

环顾全球,其他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都遇到过建筑垃圾带来的问题,其中一些国家 对建筑垃圾的管理政策有过很成功的尝试,他们的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循环经济立法的国家。 1955 年至今,德国的建筑垃圾再

生工厂已加工约 1150 万立方米再生骨料,并用这些再生骨料建造了 17.5 万套住房。同 时,德国对未处理利用的建筑垃及按每吨 500 欧元的标准征收处理费。据悉,世界上生 产规模最大的建筑垃圾处理厂就在德国,这个厂每小时可生产 1200 吨建筑垃圾再生材 料。德国约有 200 家建筑垃圾处理企业,年营业额达 20亿欧元。

美国每年有 1 亿吨废弃混凝土被加工成骨料用于工程建设。 通过这种方式实现 了

再利用,再生骨料占美国建筑骨料使用总量的 5%。在美国, 68%的再生骨料被用于道 路基础建设, 6%被用于搅拌混凝土, 9%被用于搅拌沥青混凝土, 3%被用于边坡防护, 7% 被用于回填基坑, 7%被用在其他地方。美国政府 1980 年制定的《超级基金法》从源头 上限制了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促使各企业自觉寻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途径。

荷兰目前已有 70%的建筑垃圾可以被循环再利用,但是荷兰政府希望将这一比 例

增加到 90%。为此,他们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建立限制建筑垃圾倾倒处理,强制再循 环运行的质量控制制度。

日本从 20世纪 60年代末就着手建筑垃圾的管理并制定相应的法律、 法规及政 策

措施,以促进建筑垃圾的转化和利用。 1977 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 凝土使用规范》。 1991 年,日本政府又推出了《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日本对建筑垃 圾的主导方针是 : 尽量不从施工现场排出建筑垃圾,建筑垃圾要尽可能重新利用,对于 重新利用有困难的则应适当予以处理。

韩国政府在 2003 年制定了《建设废弃物再生促进法》,明确了政府、排放者 和建

筑垃圾处理商的义务和对建筑垃圾处理企业资本、规模、设施、设备、技术能力的 要求。更重要的是,规定了建设工程义务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范围和数量,明确了 未按规定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将受到哪些处罚。

3.2国内

建筑垃圾经过资源化处置 ,95%以上可成为工程建设的原材料并能应用在建设工程 中去。目前 , 我国已有少数地区在政府、企业和研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建筑垃圾 资源化利用的途径 , 从管理模式到资源化处置和工程应用都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和理想的 效果。比如 : 出台地方法规、采用特许经营方式等手段推动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开 展, 当地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已达到 50%以上甚至 100%,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再生砖、 无机混合料、再生骨料混凝土等各种建材产品 , 应用在建筑工程上最长达 17年以上的实 践考验 , 未发现问题。

建筑垃圾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城市矿产资源使用 ,节省大量的天然资源 , 保护环境 ,具 有显着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但全国范围内 , 我国目前建筑垃圾的主要处置方式是

盾构渣土综合利用

合肥市轨道交通工程渣土资源化利用研究与示范项目调研报告二O—三年四月目录123来源及规模.....................................主要的危害.....................................处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u5vp6lppk01k8300wxv0h1ll01f5u01c1p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