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弹性模量的测量
【实验目的】
(1)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 (2)掌握用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的原理及方法。 (3)学会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和不确定度的计算。 【实验原理】
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若撤走外力后形变消失,即物体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当外力超过某一限度,撤除外力后,物体不能恢复原状而留下剩余形变称为塑性形变,产生塑性形变的最小限度叫弹性极限;当外力进一步增大到某一点时,物体会突然发生很大的形变,则该点称为屈服点,超过屈服点后,该物体就会发生断裂。在物
体的弹性范围内,产生一定的形变所需应力与应变(相对形变)之比称为弹性模量。如果物体是柱形或条形,则(由拉力或压力所导致)沿纵向的弹性模量叫杨氏弹性模量。
如图3.1.1所示,设一粗细均匀的金属丝长度为L,横截面面积为S,将其上端固定,下端悬挂砝码,金属丝受砝码重力F的作用而发生形变,伸长量为而
金属丝拉伸变形
图3.1.1
L,F/S是金属丝截面上单位面积所受的作用力,叫做应力,
L/L是金属丝单位长度的相对形变,叫做应变,由胡克定律得:在弹性形变范围内,
物体所受的应力F/S与应变△L/L成正比,即
F?L (3.1.1) ?ESL其比例系数
E?F/S?L/L
(3.1.2)
称为杨氏弹性模量,简称杨氏模量。式中各量的单位均用SI单位时,E的单位为帕斯卡(即Pa,1?Pa=1?N/m2)。杨氏模量是表征物体(材料)性质的一个参量,与物体的几何尺寸以及外力大小无关,对一定材料而言,E是一个常数,它仅取决于材料的性质。杨氏模量的大小标志了材料的刚性。
【实验仪器简介】 1. 杨氏模量仪
杨氏模量仪如图3.1.2所示。三脚底座上装有两个立柱和三个调整螺丝(调节调整螺丝可使钢丝铅直),立柱的上端装有横梁,横梁中间小孔中有个上夹头A,用来夹紧金属丝L的上端。立柱的中部有一个可以沿立柱上下移动的平台C,用来承托光杠杆M。平台上有一个圆孔和一条横槽,圆孔中有一个可以上下滑动的小圆
杨氏模量测量仪
柱形的下夹头B,用来夹紧金属丝的下端,小夹头下面挂一砝码托盘,用于承托使金属丝拉长的砝码。
2. 镜尺组
图3.1.2
镜尺组包括一个支架上安装的望远镜R和标尺S。望远镜水平安装,标尺贴近望远镜且竖直安装,与被测长度变化方向相平行。
3. 光杠杆
如图3.1.3所示,光杠杆是将一小圆形平面反射镜M固定在下面有三个足尖f1、f2和f3的“T”形三脚支架上,f1、f2、f3三点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图3.1.3
后足尖f1到前足尖f2、f3连线的垂直距离b称为光杠杆的杆长。
光杠杆镜尺法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原理:
如图3.1.2所示,测量时,将光杠杆两前足尖f2、f3放在平台上的横槽内,后足尖f1放在小圆柱体下夹头的上面,镜面M垂直于平台。将望远镜对准镜面时,能从望远镜中看到标尺在镜中的反射像,并可读出与望远镜叉丝横线相重合的标尺读数。设未增加砝码时,平面镜M的法线与望远镜轴线一致,从望远镜中读得的标尺读数为N0。当增加砝码时,如图3.1.4所示,金属丝伸长
L,光杠杆后足尖f1随之下降L,平面镜M转过?角至M?位置,
平面镜法线也转过?角,从N0发出的光线被反射到标尺上某一位置(设为N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
?N0ON1??N1ON2??(ON1为平面镜转过
?角后的法线位置)
所以
?N0ON2?2?
由光的可逆性可知,从N2发出的光经平面镜M?反射后进入望远镜而被观察到。从图3.1.4中的几何关系可得
光杆杆测量原理
图3.1.4
tan???Lb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