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4、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

1

足 (

2

(3)宁信度 5、翻译下列句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 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 6、《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7、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只允许回答三个) 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而忘操之( )反归取之( )何不试之以足( )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至9题 (季梁)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①,方②北面而持其驾③②,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④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⑤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释:①大行(háng):大路。②方:正在。③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④奚为:何为,做什么。⑤御者:车夫。 8、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欲之楚。 ②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9、①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内容,这个成语是 ②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 答: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至12题 北人生而不识菱1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2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1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2坐:因为。 10、理解文中加点词语,完成题目。 席上食菱 食: 欲以去热也 去: 仕于南方 仕: 席上啖菱 啖: 我非不知此 知: 1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其人自护其短 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12、本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五、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至16题 楚人有卖其珠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注:①椟(dú):木匣 ②桂:肉桂,椒:花椒 ③辑:连缀 ④玫瑰:如玫瑰花色的美玉 ⑤鬻(yù):卖 13、楚人对木匣加以修饰,造成了什么结果?请用原文回答。(2分) 14、文中加点的“此”指的是谁?(1分) 15、文中最后一句议论批评的是哪个人?这个人错在哪里?(3分) 成语“买椟还珠”在如今一般用来说明什么道理?与故事本来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4分) 参考答案 一【译文】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1、C 2、D 3、多读古人的文章 只是致力于读书. 二【译文】郑国有一个想要买鞋的人 ,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他忘记了带量好的尺码。他挑好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一试鞋的大小呢?” 他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会相信自己的脚。”4.(1)dúo量(长短)(2)dù尺寸\\尺码(3)dù尺寸\\尺码 5.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自己测量脚的尺码,然后把测量出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6.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办事过于死板,只信教条,讲形式,不相信实际的人,告诉人们做事不能过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实际。 7.而置之其坐(脚的尺寸 ) 至之市( 到、往 )而忘操之(脚的尺寸) 反归取之(脚的尺寸) 何不试之以足(鞋子) 三【译文】魏王准备攻打邯郸,季梁听到这件事,半路上就返回来,来不及舒展衣服皱折,顾不得洗头上的尘土,就忙着去谒见魏王,说:“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正在向北面赶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不错,但是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即使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他又说:‘我的车夫善于赶车。’我最后说:‘这几样越好,反而会使您离楚国越远!’ 8、①我想要去楚国 ②马虽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9、①南辕北辙或 背道而驰 ②要想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认清努力方向。如果行动与目标完全相反,即使有许多优点和长处,也不一定能获得成功。 四【译文】有个从出生以来就没有见过菱角的北方人。他到南方做官,有一次在酒席上吃菱角,这个人连壳一起放到嘴里吃。有人说:“吃菱角要去壳。”他想掩盖自己的错误,于是道:“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解毒呀!”问的人又问:“北方也有菱角吗?”他说:“前山、后山上,哪里没有呢?”菱角明明是生长在水中的,那个北方人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10、(1)吃(2)除掉、去掉 11、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成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说成知道的。(关键词:曰,土产,强,知)12、略。言之成理即可。 五【译文】楚国有一个向郑国人卖他的珠宝的人,用一种叫做木兰的香木制做了一个匣子,用肉桂、花椒等香料熏染,用珍珠和宝石来连接,用美玉来装饰,用翠鸟的羽毛来连缀。郑国的人买了他的匣子,却归还了他的珍珠。这真是善于卖匣子,不能说是卖珍珠啊.13、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14、指卖珠的人 15、批评的是卖珠的人。他在卖珠的工作中过分注重了木匣的装饰,以至匣子的价值及其外表的美观胜过了珠,主次颠倒了。 16、如今用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批评“买珠者”一类的人,只注重外表而不注重本质。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杵](chǔ)棒槌。[卒业]完成学业。

1、加点词的意思 去:( ) 方:( ) 欲 ( ) 还:( ) 2、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二、 为 学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①蜀之鄙有二僧:______ ②吾欲之南海:________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 ④是故聪与敏_______ 2、翻译划横线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采用的是一种________手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_______。

(季梁)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①,方②北面而持其驾③②,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④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4、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1)先自度其足(2)<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ty263z60q5ap1d1l9j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