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物质跨膜运输公开课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出和输入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教学理念

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第4章第3节的内容,是在学习了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方式,是理解结构和功能相统一原理的很好内容。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细胞膜的结构、水跨膜运输的实例的基础,掌握了蛋白质多样性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同时学生对探究有热情,但是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类型、特点及过程 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 3、简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抓住关键,掌握本质 2、运用表格进行对比、小结 3、运用画概念图进行总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价值方面不太明显,主要强调积极参与讨论,主动思考,

大胆回答问题,也可进行集体观念的教育等。

五、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

(一)教学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解决方法:

1、介绍扩散现象,列举氧和二氧化碳进出细胞的现象,总结出自由扩散的概念。 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却能通过细胞膜,总结协助扩散的概念。 3、列举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现象,总结出主动运输的概念。 (二)教学难点:主动运输

解决方法:通过列举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现象,播放相关的多媒体动画,讲清主动运输的概念及特点。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教学采用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合作和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综合运用到课程标准所提到的“观察、描述、比较、概括、分析、解读图表”等技能,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

八、教具准备

相关多媒体动画课件,如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动画课件。

九、教学程序

(一)复习相关知识

回顾细胞膜结构:展示细胞膜结构图,提问细胞膜化学组成,结构特点,功能特点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讲述:我们知道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每时每刻都在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物质的进进出出都要经过细胞的边界——细胞膜。那么是否所有的物质都能自由通过细胞膜呢?哪些可以出入?这些物质又是以何种方式出入的呢?

课件展示人工合成的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层,学生交流以下三个问题: 1、什么样的物质能够通过脂双层? 2、什么样的物质不能通过?

3、图中葡萄糖是不能通过脂双层的,但细胞却需要不断补充葡萄糖以提供能量,这该如何解释呢?

2

带着这些问题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三)分析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概念、过程和特点

问题探讨1:什么样的物质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物质不能通过? 引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之一:自由扩散 1、自由扩散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由扩散的动画(多媒体播放),同时提出:它们跨膜运输的过程有什么特征?

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自由扩散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问题探讨2:不能自由扩散通过的这些物质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来说,是不是不需要呢?

引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之二:协助扩散 2、协助扩散

播放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动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画(多媒体播放),同时提出:葡萄糖跨红细胞膜运输的过程有什么特征?

通过特征总结出概念并举例说明

(四)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总结两种被动运输的异同 相同:都是顺浓度的梯度跨膜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

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不同:

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五)演示动画,归纳主动运输的概念和特点

问题探讨3:不能通过被动运输进出的这些物质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来说,是不是不需要呢?

那么这些物质是怎样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的呢? 引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之三:主动运输

通过动画展示主动运输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总结主动运输的特点 从学生的回答中总结出主动运输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思考与讨论:

3

1、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区别 ?

2、你认为以上哪种方式对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最重要,为什么? 联系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和主动运输的实例,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回答主动运输的意义。

(六)列表比较三种运输方式的异同

知识大闯关 (七)探究活动

(八)大分子物质或颗粒进出细胞的方式(拓展视野)

过渡:载体蛋白虽然能帮助许多离子和小分子通过细胞膜,但对于一些象蛋白质这样大的分子的运输是无能为力的,那这些特别大的分子是如何进出细胞的呢? 师:简单描述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胞吞和胞吐 强调:胞吞和胞吐作用都需要能量

播放动画——变形虫的细胞内消化过程(加深理解)

(九)归纳小结和巩固练习,深化目标

用概念图的形式总结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重点比较两种运输方式的异同。

十、板书设计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小分子和离子的跨膜运输

项 目 膜外、膜内浓度高低 是否需要载体蛋白 是否消耗ATP 自由扩散 膜外高,膜内低 不需要 不需要 O2、CO2、甘红细胞吸收C6实例 油、乙醇、苯、H12O6 水 二、大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

1、胞吞 2、胞吐

4

协助扩散 膜外高,膜内低 需要 不需要 主动运输 膜外低、膜内高 需要 需要 Na+、K+、Ca2+、氨基酸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认为比较符合新课标的理念,整节课通过讨论人工合成磷脂双

分子层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来贯穿始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概括原理,层层递进的学习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等跨膜运输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数据分析及资料分析能力欠缺,文字表达能力有待加强。本节课的讨论比较多,这样课堂的节奏就很难控制,很容易出现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情况,这需要教师在备课精心设计好教学程序。学生在做有关图标题或曲线题时还存在很多困难,毕竟这是高中生第一次真正运用数学思维进行的“探究”,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练习和作业时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1.本节内容的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一种“指导型探究”过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在自主 探究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较高 的要求,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探究实验和探究 性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细致地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通过关注学生的兴奋和疑惑,再对自己何时参与指导、如何进行指导作出决策。

2.新课改背景下,教师 应灵活运用教材,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合理设计,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任务重而课时有限的矛盾。

5

物质跨膜运输公开课教案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出和输入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教学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tpgr587wg7g2499hhw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