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名词解释
1. 标准解剖学姿势:规定身体直立,头呈水平,两眼平视,面向正前方,上肢垂于肢体两侧,掌心向前,两足平放地面,足尖向前。
2. 兴奋性:生命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在生理学中,可兴奋组织具有产生兴奋(冲动)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3. 胸廓:是由胸椎、胸骨、肋骨及其骨连接共同围成的前后径略短、左右径略长形似圆锥形的笼子,其功能是容纳并保护心、肺等器官,并参与呼吸。 4. 异相睡眠:又称快速眼动睡眠,是睡眠过程中周期出现的一种激动状态,脑电波与觉醒时相似,呈低振幅去同步化快波。
5. 尼氏体:为碱性颗粒或小块,由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组成,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供神经活动需要。
6. 脊休克:当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时,断面以下所支配的骨骼肌和内脏反射活动完全丧失或减弱,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主要表现为断面以下节段所支配骨骼肌的紧张性降低或消失,外周血管舒张,血压下降,直肠和膀胱内粪便潴留。
7. 肌节:两相邻Z线之间的肌原纤维,由二分之一明带加暗带加二分之一明带构成。
8. 内囊:是位于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的投射纤维,内含皮质延髓束、皮质脊髓束及视觉、听觉传导束。是大脑与下级中枢联系的“交通要道”。 9. 内环境和稳态: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称为稳态。
10. 血型:即是根据红细胞膜上存在的特异抗原类型进行分类。
1. 人体冠状面:又称额状面,从身体左右方向,通过冠状轴和垂直轴所作的切面,可将身体分为前后两部分。
2. 静息电位:细胞在没有受到外来刺激时,即处于静息状态下的细胞膜内、外侧所存在的电位差称为静息膜电位差,也称静息电位。
3. 骨盆:是由髋骨、骶骨、尾骨及其骨连接组成的,其中髋骨又有髂骨、坐骨和耻骨3块愈合而成,容纳并保护直肠和泌尿生殖器官等。
4. 闰盘:心肌细胞相连处细胞膜特化,凹凸相连,形状呈阶梯状,称为闰盘(有利于电冲动在心肌细胞间的快速传递)。
5. 脑干网状结构:在脑干的中央部还有很多纵横交错的神经纤维,相互交织成网,各种大小不等的神经核团散在其中,它们共同构成了脑干网状结构。生命中枢,上行维持觉醒,下行调节肌紧张,再下行调节内脏运动。
6. 去大脑僵直:如果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水平横切,动物立即出现四肢伸直、坚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等肌紧张亢进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 7. 视神经盘:也叫视神经乳头,位于黄斑区鼻侧约3mm处,直径约1.5mm,境界清楚,呈白色、圆盘状,因此也称为视盘,视网膜上视觉纤维在此汇集,并于此穿出眼球向视中枢传递。
8. 内囊:是位于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的投射纤维,内含皮质延髓束、皮质脊髓束及视觉、听觉传导束。是大脑与下级中枢联系的“交通要道”。 9. 反馈:受控部分的信息作用于控制部分的现象,称之为反馈。
10. 血液凝固:血液从血管流出后,一般在几分钟内就由可流动的溶胶状态变为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此过程称为血液凝固。
B简答题
1. 举例说明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
答:调控的激素有甲状腺激素、性激素、肾上腺素等。
比如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正常情况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下,下丘脑释放促甲状激素释放激素(TRH)调节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TSH则刺激甲状腺细胞分泌T4和T3;当血液中T4和T3浓度增高后,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腺垂体TSH的合成和释放,降低腺垂体对TRH的反应性,使TSH分泌减少,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至于过高;而当血中T4和T3浓度降低时,对腺垂体负反馈作用减弱。TSH分泌增加,促使T4、T3分泌增加。总之,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调节环路可维持甲状腺激素分泌的相对恒定。 2. 比较男女骨盆的差异。 答:(1)男性骨盆:上口呈心型,下口较狭窄,骨盆腔狭而长,呈漏斗型,耻骨连合窄而长,骶骨岬前突明显,骶骨、尾骨向下弯曲,耻骨下角为70°~75°;
(2)女性骨盆:上口近似圆形,下口较宽大,骨盆腔短而宽,呈圆桶型,耻骨连合短而宽,骶骨岬前突不明显,骶骨、尾骨不向下弯曲,5耻骨下角为90°~100°。
3. 什么是一侧大脑半球的一侧优势,人体的四个语言中枢在哪?
答:大脑两半球功能上的不对称,或者说脑的不同功能向一侧半球集中是人脑结构和认知的主要特征,生理学上称之为大脑半球一侧优势,或简称大脑优势。
①听觉性语言中枢颞上回后部(听话中枢)
②运动性语言中枢Broca(布洛卡)三角区(说话中枢) ③视觉性语言中枢顶下叶角回(阅读中枢) ④视运动语言中枢额中回后部(书写中枢)
4. 说明和比较感觉的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答:(1)特异性投射系统:传入丘脑前沿特定途径,经丘脑第一、二类细胞群,点对点投向大脑皮层特定区域。其特点是三次更换神经元,投射区域窄小,功能依赖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上行击醒作用。功能是引起特定的感觉,激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2)非特异性投射系统:传入丘脑前经脑干网状结构多次换神经元,经丘脑第三类细胞群,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其特点是多次更换神经元,投射区域广泛而非点对点投射,易受药物影响。其功能是不引起特定感觉,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5. 类固醇激素有何特点?试述其作用机理。
答:类固醇激素是一类小分子脂溶性物质,可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其作用机理可以用基因表达学说来阐述:激素进入细胞,先与胞浆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受体蛋白发生构型变化,从而使激素—受体复合物获得进入核内的能力,由胞浆转移至核内,再与核受体结合,从而调控DNA的转录过程,生成新的mRNA,mRNA透出核膜并诱导蛋白质的合成,引起相应的生物效应。
6. 根据发生和功能,小脑分那三部分,各有什么主要功能? 答:小脑根据发生可分为三叶:绒球小结叶(古小脑)、前叶(旧小脑)和后叶(新小脑)。
绒球小结叶:维持肢体平衡; 前叶:调节肌紧张;
后叶:协调随意运动,完成精细动作。
根据功能可分为:前庭小脑、脊髓小脑、皮质小脑。 前庭小脑:控制躯体平衡; 脊髓小脑:调节正在进行过程中的运动,精确调节肌肉活动和纠正运动偏差,协调大脑皮层对随意运动的适时控制; 皮质小脑:与运动计划的形成。运动程序的编制有关,完成更为精巧的活动。
1. 下丘脑与垂体之间有哪些结构上的联系?
答:垂体借漏斗连于下丘脑,而垂体包括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这两部分都与垂体有结构上的联系。
腺垂体:位于垂体前叶,为腺体组织,与下丘脑通过下丘脑—垂体门脉系统连接,从而可以分泌生长激素和促激素;
神经垂体:位于垂体后叶,为神经组织,与下丘脑通过下丘脑垂体束连接,从而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 2. 比较骨骼肌和心肌的差异? 答:不同点
(1)骨骼肌:结构上的核胞体 (2)心肌:功能上的核胞体 ①长柱状,无分支 ①长柱状,有分支 ②多核,位于细胞周边 ②核单一,位于中间 ③横管小,中池大 ③有闰盘
④横管粗,中池小
相同点,都有横纹,为横纹肌
3. 比较血浆和血清的差异?
答:血浆:是由90%的水和超过100多种溶质所组成,呈淡黄色(胆红素)液体。
血清:血液凝固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
主要差异是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和一些凝血因子,多了血小板凝血因子。
4. 什么是脑干网状系统?有何主要功能?
答:在脑干的中央部还有很多纵横交错的神经纤维,相互交织成网,各种大小不等的神经核团散在其中,它们共同构成了脑干网状结构。
生命中枢,上行维持觉醒,下行调节肌紧张,再下行调节内脏运动。
5. 举例说明含氮类激素作用机制?
答:含氮类激素分子量较大,非脂溶性,不能直接进入细胞,需要第二信使才能起作用。
其作用机理可以用第二信使学说来阐述:神经递质、激素等(第一信使)与细胞膜上的G蛋白联合受体N端结合并激活G蛋白,通过G蛋白再激活膜内的腺苷酸环化酶,催化细胞内的腺苷三磷酸(ATP)转化为环腺苷酸(cAMP)。环腺苷酸作为第二信使,激活环腺苷酸依赖的蛋白酶A,从而影响细胞内许多重要的酶和功能蛋白的活性,引起各种生物学活性。 6. 举例说明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和机制? 答:例如,给狗进食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非条件反射,食物是非条件刺激。给狗以铃声刺激,狗并不分泌唾液,因为铃声与进食无关,故称为无关刺激。但如在给狗进食前先出现铃声,然后再给食物,两者多次结合后,单独给以铃声刺激,狗也会分泌唾液。这是因为铃声与食物多次结合应用后,铃声已成为食物的信号,由无关刺激转变成条件刺激。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称为条件反射。
由此可见,条件反射建立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
C论述题
1. 试述人体是如何调节水盐平衡的?
答:水盐平衡对于人体维持稳态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其调节机制如下:
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即盐多水少时,会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一方面,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至大脑皮层,通过神经传导产生渴觉;另一方面,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控制垂体后叶产生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使的尿量减少。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亦会抑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得上述过程不行。
另外,肾上腺皮质中的球状带,可以分泌醛固酮,而醛固酮的分泌主要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调节,即肾的球旁细胞感受血压下降和钠盐减少的刺激,分泌肾素增多,肾素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原生成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可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和分泌醛固酮,使钠和水的重吸收增强,以维持水、盐代谢平衡。当血钾高和血钠降低的浓度变化可以直接作用于球状带细胞,影响醛固酮的分泌。醛固酮有保钠、保水和排钾的作用。此外,糖皮质激素对水盐代谢有轻微地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人体是多方面地调节水盐平衡,其中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2. 比较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
答:交感神经:构成交感神经系统,中枢部位在脊柱的中间,T1~L3灰质侧角,神经节离效应器远,神经纤维长度节后大于节前,纤维数量比为节前:节后=1:11~17,支配效应器较广泛(几乎所有脏器),释放的递质:节前纤维末梢都释放乙酰胆碱,大部分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是去甲肾上腺素,少部分为乙酰胆碱。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骨骼肌血流加快、瞳孔扩大等效应,有利于机体进行紧张性活动。
副交感神经:构成副交感神经神经系统,中枢部位在脊柱的两侧,脑干(III、VII、IX、X对脑神经)和脊髓骶段(2~4节)侧角,离效应器近或在效应器壁内,神经纤维长度节前大于节后,纤维数量比为节前:节后=1:2,支配的效应器较局限(皮肤和肌肉的血管、汗腺、竖毛肌、肾上腺髓质只有交感神经支配),释放递质:节前、节后纤维神经末梢释放的都为乙酰胆碱。副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肠胃吸收功能增强、心跳和血流减慢等,有利于机体能量的贮备。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一般和交感神经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 1. 钙离子有哪些主要的生理功能?
答:(1)钙离子是凝血因子,参与血液凝固的过程;
(2)参与肌肉(包括骨骼肌、平滑肌)收缩过程; (3)参与神经递质合成与释放、激素合成与分泌; (4)维持血浆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5)是骨骼构成的重要物质。
2. 试述化学性突触传递的过程及特点,比较EPSP和IPSP的差异?
答:过程:突触传递是神经元通讯的最基本形式,当神经冲动传导至轴突末梢时,突触前膜去极化,其通透性发生变化,对钙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钙离子由突触间隙进入突触前膜内。钙离子是促进突触囊泡中递质释放的重要偶联因子。在钙离子的促发作用下,突触囊泡向前膜移动并与突触前膜紧密融合,突触前膜出现裂口,把突触囊泡内所含的化学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递质经弥散通过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立即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改变了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使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道开放,引起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化,产生局部的突触后电位。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其作用立即停止,终止的方式有酶解递质和突触前膜重新摄取递质。 特点:单向传递、中枢延搁、总和(时间总和与空间总和)、后放。
EPSP:去极化电位能兴奋突触后神经元,使突触后神经元易兴奋,加强了突触后神经元的活动,因此称这种局部电位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EPSP的形成是兴奋性递质,使某些离子通道开放,后膜对Na+(主)和K+的通透性增大,且钠离子内流大于钾离子外流,故发生净内向电流。EPSP持续10ms左右,能总和。EPSP由Na+与K+通过统一通道同时移动形成,形成EPSP的粒子流可能还包括Cl-的内流。当EPSP达到阈电位水平时则爆发峰电位。
IPSP:超极化电位能使膜电位远离阈电位值,突触后神经元不易发生兴奋,表现为突触后神经元活动的抑制,因此称这种局部电位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IPSP持续约10ms,能总和。由于抑制性递质突触后膜对Cl-(主)、K+通透性增加,致使在抑制性递质作用下,后膜产生超极化电位,成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Cl-内流和(或)K+外流而产生IP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