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氧化剂和还原剂
[课后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2O3制备Al
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
实验解析:选D。NH4Cl与Ca(OH)2反应制取NH3属于复分解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2.(2018·高考北京卷)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 B C DNaOH溶液滴入 FeSO4溶液中石蕊溶液滴入氯水 中Na2S溶液滴入AgCl 浊液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 中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随 后变为红褐色溶液变红,随后迅 速退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 为黑色产生无色气体,随 后变为红棕色解析:选C。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发生反应:2NaOH+FeSO4===Fe(OH)2↓+Na2SO4,生成白色沉淀Fe(OH)2,Fe(OH)2迅速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红褐色的Fe(OH)3:4Fe(OH)2+O2+2H2O===4Fe(OH)3,后一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红色物质氧化,溶液红色退去,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发生了沉淀的转化:Na2S+2AgCl
Ag2S+2NaCl,此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项符合题意;将铜丝插入稀硝酸中,发生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生成无色气体NO,NO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变为红棕色:2NO+O2===2NO2,这两步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不
符合题意。
3.(2019·成都模拟)一定条件下,碘单质与砹单质以等物质的量进行反应可得AtI。它与Zn、NH3能
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AtI+2Zn===ZnI2+ZnAt2、AtI+2NH3(l)===NH4I+AtN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ZnI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ZnAt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AtI与液氨反应,AtI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AtI与Zn反应,AtI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解析:选B。在AtI中,因碘和砹属于同一主族,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碘的非金属性比砹的强,所以在AtI中,At元素为+1价,I元素为-1价。根据2AtI+2Zn===ZnI2+ZnAt2可知,Zn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2价,是还原剂,而在AtI和ZnI2中I元素的化合价均为-1价,所以I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则AtI只是氧化剂,不是还原剂,ZnI2只是氧化产物,不是还原产物,在ZnAt2中At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则At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降到-1价,所以ZnAt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A、D错误,B正确;因为在NH4I中I元素为-1价,在AtNH2中At元素为+1价,所以AtI与液氨反应时没有化合价的变化,
则AtI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C错误。
4.如图为二氧化锰的转化关系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⑥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⑤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
C.相同条件下生成等量的O2,反应③和④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1
D.反应①生成的Cl2经干燥后,可用钢瓶贮运
解析:选C。每生成1 mol O2,反应③中转移2 mol电子,反应④中转移4 mol电子,则相同条件下生
成等量的O2,反应③和④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2,故C错误。
5.已知下列反应:Co2O3+6HCl(浓)===2CoCl2+Cl2↑+3H2O (Ⅰ);5Cl2+I2+6H2O===10HCl+2HIO3(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Ⅰ)中HCl是氧化剂
B.反应(Ⅱ)中Cl2发生氧化反应
C.还原性:CoCl2>HCl>I2D.氧化性:Co2O3>Cl2>HIO3
解析:选D。反应(Ⅰ)中,Cl失去电子,HCl作还原剂,选项A错误;反应(Ⅱ)中,Cl2得到电子变为Cl,发生还原反应,选项B错误;根据反应(Ⅰ)可知,Co2O3(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Cl2(氧化产物),HCl(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CoCl2(还原产物),根据反应(Ⅱ)可知,Cl2的氧化性强于HIO3,I2的还原性强于HCl,
选项D正确、选项C错误。
-
-
6.已知:①PbO2固体与浓盐酸反应,产生黄绿色气体;②向KSCN和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仅与一种离子反应),溶液变红色;③取少量FeCl3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下
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上述实验中有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3+
B.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到结论,氧化性:PbO2>Cl2>Br2>Fe>I2
C.实验②能证明Fe有还原性,不能证明Fe有氧化性
D.实验①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2+
3
2+
2+
解析:选B。实验①②③依次发生的反应为PbO2+4HCl(浓)===PbCl2+Cl2↑+2H2O、2Fe+Cl2===2Fe
+
-
3+
-
2+
2+
+2Cl、2Fe+2I===2Fe+I2,三个实验不能证明氧化性Cl2>Br2;实验②只能证明Fe有还原性;实
验①生成的气体为Cl2,Cl2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2CrO24-(黄色)+2H。用
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
7.(2016·高考北京卷)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27-(橙色)+H2O
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
B.②中Cr2O27-被C2H5OH还原
C.对比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
D.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
解析:选D。A项,在平衡体系中加入酸,平衡逆向移动,重铬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橙色加深,加入碱,平衡正向移动,溶液变黄,A项正确;B项,②中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乙醇,重铬酸钾被还原为绿色的Cr
+
3
,B项正确;C项,②是酸性条件,④是碱性条件,K2Cr2O7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乙醇,而在碱性条件下不
能,说明其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强,C项正确;D项,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为酸性,K2Cr2O7
可以氧化乙醇,溶液变为绿色,D项错误。
8.(2019·西安八校联考)羟胺(NH2OH)是一种还原剂,能将某些氧化剂还原。现用25.00 mL 0.049 mol·L
-1
羟胺的酸性溶液与足量的硫酸铁溶液在煮沸条件下反应,生成的Fe恰好与24.55 mL 0.020
2+
mol·L酸性KMnO4溶液完全反应。已知(未配平):FeSO4+KMnO4+H2SO4―→Fe2(SO4)3+K2SO4+MnSO4+H2O,
B.N2OD.NO2
则羟胺的氧化产物是( )A.N2
C.NO
-1
解析:选B。根据题意,可以认为羟胺被酸性KMnO4氧化,羟胺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1,设羟胺的氧化产物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存在25.00×10 L×0.049 mol·L×(x+1)=24.55
×10 L×0.020 mol·L×5,解得x=1,故羟胺的氧化产物为N2O。
-3
-1
-3
-1
9.(2019·试题调研)环保督察不是“一阵风”,环保部对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高度重视。氰化物是污染水体的重要物质,该类物质有剧毒,特别是HCN具有挥发性,毒性更大。一般可采用次氯酸钠法进行
处理,该处理方法的原理可分如下两步。
步骤①:NaCN与NaClO反应,生成NaOCN和NaCl;
步骤②:NaOCN与NaClO反应,生成Na2CO3、CO2、NaCl和N2。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NaCN与NaOCN中C、N的化合价分别相等
B.步骤①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C.步骤②的氧化产物是CO2、Na2CO3、N2
D.步骤②生成标准状况下5.6 L气体时,转移0.75 mol电子
解析:选D。NaCN与NaOCN中Na元素的化合价均为+1,NaOCN中含有O,O元素的化合价不是0,故该两种化合物中C元素、N元素的化合价至少有一种不相等,A项错误;HCN易挥发且有毒,而酸性条件下CN易与H结合生成HCN,故步骤①不能在酸性条件下进行,B项错误;步骤②的离子方程式为2OCN+3ClO
-
+
-
-
===CO2↑+CO23-+3Cl+N2↑,氧化剂是NaClO,还原剂是NaOCN,氧化产物是N2,还原产物是NaCl,C
-
1项错误;根据离子方程式可知,生成1 mol N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 mol,N2的体积占气体总体积的,
2
5.6 L1-
生成标准状况下5.6 L气体时,n(e)=6××=0.75 mol,D项正确。
22.4 L/mol2
二、非选择题
10.储氢纳米碳管的成功研制体现了科技的进步。用电弧法合成的纳米碳管常伴有大量的杂质碳纳米颗粒,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除去。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有C、CO2、H2SO4、K2Cr2O7、K2SO4、
Cr2(SO4)3、H2O等七种物质。
(1)请用上述物质填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
C+ _____+ H2SO4=== ____↑+ _____+ Cr2(SO4)3+ H2O。
(2)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填化学式),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H2SO4在上述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
B.酸性
A.氧化性
C.氧化性和酸性
D.还原性和酸性
(4)若反应中转移了0.8 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
解析:(1)C在反应中被氧化为CO2,反应物中氧化剂应为K2Cr2O7,其还原产物为Cr2(SO4)3,根据元素守
恒知,另一产物应为K2SO4。反应方程式可按如下3步完成配平:
①C+H2SO4+K2Cr2O7―→CO2↑+K2SO4+Cr2(SO4)3+H2O
②3C+2K2Cr2O7+H2SO4―→3CO2↑+K2SO4+2Cr2(SO4)3+H2O③3C+2K2Cr2O7+8H2SO4===3CO2↑+2K2SO4+2Cr2(SO4)3+8H2O
(2)氧化剂是K2Cr2O7,被氧化的元素是C。
(3)上述反应中H2SO4中元素化合价未改变,仅表现出酸性。
(4)每生成1 mol CO2需转移4 mol电子,当转移0.8 mol电子时,生成0.2 mol CO2,其在标准状况下
的体积为4.48 L。
答案:(1)3 2 K2Cr2O7 8 3 CO2 2 K2SO4 2 8 (2)K2Cr2O7 C (3)B (4)4.48
11.(2016·高考上海卷)NaCN超标的电镀废水可用两段氧化法处理:
(1)NaCN与NaClO反应,生成NaOCN和NaCl。
(2)NaOCN与NaClO反应,生成Na2CO3、CO2、NaCl和N2。
-10
已知HCN(Ka=6.3×10)有剧毒;HCN、HOCN中N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完成下列填空:
(1)第一次氧化时,溶液的pH应调节为________(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原因是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第二次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处理100 m含NaCN 10.3 mg/L的废水,实际至少需NaClO________g(实际用量应为理论值的4倍),
才能使NaCN含量低于0.5 mg/L,达到排放标准。
(4)(CN)2与Cl2的化学性质相似。(CN)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_和H2O。
解析:(1)依据HCN的电离平衡常数可知HCN是极弱的酸,所以NaCN极易与酸反应生成HCN。为防止生
成HCN,造成人员中毒或污染空气,因此第一次氧化时,溶液的pH应调节为碱性。
(2)NaOCN与NaClO反应,生成Na2CO3、CO2、NaCl和N2,首先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再依据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1价,得到2个电子。N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0价,失去3个电子,则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CN+3ClO
--
-
===CO23-+CO2↑+3Cl+N2↑。
(3)NaCN被氧化的两个阶段氧化剂均为NaClO,所以可以合并一起进行计算,即反应物为NaCN和NaClO,生成物为Na2CO3、CO2、NaCl和N2。参加反应的NaCN是
100×(10.3-0.5) g
=20 mol,反应中C由+2价升
49 g/mol
高到+4价,N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0价,即1 mol NaCN失去5 mol电子,1 mol次氯酸钠得到2 mol电子,所以处理100 m含NaCN 10.3 mg/L的废水,实际至少需NaClO的质量为3
20 mol×5
×74.5 g/mol×42
=14 900 g。
(4)(CN)2与Cl2的化学性质相似,则根据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可知(CN)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
NaOCN、NaCN和H2O。
答案:(1)碱性 防止生成HCN,造成人员中毒或污染空气
(2)2OCN+3ClO===CO23-+CO2↑+3Cl+N2↑
(3)14 900
-
-
-
(4)NaOCN NaCN
12.(2016·高考全国卷Ⅰ)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工艺
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NaClO2中Cl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写出“反应”步骤中生成Cl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
(3)“电解”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为除去Mg和Ca,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中阴极反应的主要产物是________。
(4)“尾气吸收”是吸收“电解”过程排出的少量ClO2。此吸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
比为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________。
(5)“有效氯含量”可用来衡量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其定义是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
多少克Cl2的氧化能力。NaClO2的有效氯含量为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计算出NaClO2中氯元素化合价为+3。(2)从流程
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7第3节氧化剂和还原剂检测鲁科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