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畜禽养殖场(小区)管理制度资料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畜禽养殖场管理制度

(一)养殖档案管理制度

一、设置养殖档案专卷专柜,并专人管理。

二、对生产和防疫各环节及时、准确、如实记录,填写

生产和防疫记录表格。

三、养殖档案管理人员及时收集、汇总、保管生产和防

疫记录,并按类别、时间等归类装订成册。 四、按照无公害生产标准要求,审核生产记录,对于存

在问题及时向场长汇报,以便随时纠正。

五、每项生产和防疫记录最少保留2年,种用动物长期

保存。

六、应当销毁的档案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作好销毁

记录,长期保存备查。建立种畜个体养殖档案,注明标识编码、性别、出生日期、父系和母亲系品种类型,母本的标识编码等信息。动物调运时应当在个体养殖档案上注明调出和调入地,个体养殖档案应当随同调运。

1

(二)兽药、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制度

一、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二、进行预防、治疗、诊断时使用的兽药,应来自具有《兽药

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的生产企业,所用兽药标签符合《兽药管理条例》规定。

三、疫苗等生物制剂符合“兽医生物制品质量标准”要求,并

按规定运输、保管和使用。

四、杜绝使用 、镇痛药、镇静药、中枢兴奋药、化学保定药

及骨骼肌松驰药。

五、慎重使用经农业部批准的拟肾上腺素药、平喘药、抗(拟)

胆碱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和解热镇痛药。 六、坚持科学用药,严格遵守规定的用法、用量。 七、严格遵守药物安全使用规定和休药期规定。 八、建立并保存全部购药、用药记录。 九、禁止使用人用药物和兽用药物原粉。 十、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批准或已经淘汰的兽药。

2

(三)疫情监测及疫情报告制度

一、定期对动物疫病和免疫后抗体水平进行监测,了解免疫状

态,选择最佳免疫时机,有效控制疫病发生。 二、积极配合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督抽查。 三、发现疑似重大动物疫病时,要立即隔离病畜,并立即向当

地畜牧兽医部门报告。

四、积极配合畜牧兽医部门或专家现场诊断。

五、一旦确诊为重大动物疫病时,要配合畜牧兽医部门采取控

制扑灭措施,并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彻底清理消毒,场内人员、物品不得外出。

六、对于重大动物疫情,不得瞒报、迟报或谎报。 七、自觉接受区动物卫生监督所的监督和指导。

八、疫病监测及疫情报告每月上报一次,即每月1-2日上报上

月的疫情监测及疫情情况,发现疑似重大动物疫情应立即上报。

3

(四)消毒制度

一、养殖场大门处必须设有消毒池,并保证有效的消毒浓度。 二、养殖场内应设有更衣室、淋浴室、消毒室、病畜隔离舍。 三、进出场车辆、人员及用具要严格消毒。除经消毒池外还应

经紫外线消毒,进出场生活区消毒10分钟,生产区消毒15分钟,并更衣换鞋。

四、场区内每周消毒1-2次。场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

下水道出口,每周消毒1次。

五、畜禽舍内每周至少消毒1次。饲槽、饮水器应每天清洗1

次,每周消毒清洗1次。

六、消毒药应选择对人和动物安全,没有残留毒性、对设备没

有破坏性,不会在动物体内有害积累的消毒剂。消毒药应定期轮换使用。

七、每批畜禽出栏时,要彻底清除粪便,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

待舍内凉干后进行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

八、更衣室、淋浴室、休息室、厕所等公共场所以及饲养人员

的工作服、鞋、帽等应经常清洗消毒。

4

(五)无害化处理制度

一、无害化处理以保护环境,不污染空气、土壤和水源为原则。 二、规模畜禽养殖场要具有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无害化处理设

备。

三、采取深埋无害化处理的场所应远离居民区、水源、泄洪区

和交通要道,防止动物疫病传播。

四、粪便、污水等排泄物应经沼气池或沉淀消毒池无害化处理。 五、畜禽因一般性疾病引起的死亡;实行焚烧或深埋覆土1.5

米以上,并彻底消毒处理。

六、畜禽因传染病引起的死亡;实行焚烧或深埋覆土2米以上,

并彻底消毒处理。

七、对污染的饲料、排泄物和杂物等喷洒消毒剂后与尸体共同

深埋。

八、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作好记录,由处理人和驻场

责任兽医共同签字,并对处理结果负责。

5

畜禽养殖场(小区)管理制度资料

畜禽养殖场管理制度(一)养殖档案管理制度一、设置养殖档案专卷专柜,并专人管理。二、对生产和防疫各环节及时、准确、如实记录,填写生产和防疫记录表格。三、养殖档案管理人员及时收集、汇总、保管生产和防疫记录,并按类别、时间等归类装订成册。四、按照无公害生产标准要求,审核生产记录,对于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tn654vpq44ddq3430jm4g4gh0kze500yg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