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王羲之写的兰亭序,“之”字变化大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王羲之写的兰亭序,“之”字变化大

学过书法的人都知道永字八法。“永”这个字包含了点、横、竖、钩、提、撇、短撇、捺这八种笔划的写法,简直就是沙粒中的宇宙。有人认为,最早提出永字八法的人正是王羲之。 《兰亭序》第一个字就是“永” 不过,《兰亭序》里最有名的字绝对不是“永”,而是“之”。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兰亭序》里有二十个“之”,个个不重样。真有这么神?还是眼见为实吧: 果然个个不重样!“之”这个字仅有四划,竟然派生出这么多变化,真是不可思议! 在汉字各种书体中,篆书、隶书、楷书常用于正式场合,书法家为追求端庄凝重的效果,同一个字往往写得跟现代印刷体似的,几乎一模一样。但在创作行书和草书时,书法家更希望彰显个性,所以追求多变的效果。应该讲,不仅王羲之遵循这样的习惯,许多书法家都是这么做的。 但也必须承认,一个字能写出二十个样子,即使你有这个心思,也很难具备这样的能力!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无人能比,他的楷书、行书和草书都堪称后世标杆。但需要澄清的是,他并不是这三种书体的创立者。 许多人都以为,楷书是从隶书中分化出来的,而行书和草书是从楷书发展而来的,所以写毛笔字要按照楷行草的顺序来——其实不然。 东汉《张迁碑》是隶书的代表 楷行草三书都是在两汉时期从隶书直接演化

而来的,它们都是隶书的“亲生儿女”。隶书给人一种古朴的印象,略显笨拙,这就是所谓的“古拙”感。亲生儿女自然长得“随娘”,楷行草最初都不可避免带有类似的古拙感。 这是西晋书法家索靖的《七月帖》,虽然是草书,但明显带有隶书的凝重之感。据说王羲之的伯父王廙(音意)曾将《七月帖》真迹赠送给幼年王羲之,希望他好好学习。 谁知王羲之不仅好好学习,而且天天向上,直接超越了前人!他的字摆脱了隶书的束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流畅之感。南宋词人姜夔(音魁)评价说,等到王羲之形成个人风格的时候,汉魏、西晋的书法就“尽废”了。换句话讲,王羲之的书法改变了以古拙为美的审美情趣,树立了其后一千多年的书法审美标杆,所以他的地位无可取代! 只可惜王羲之的真迹一件都没留下来。幸好还有一件绝世摹本留存人间,记录下书圣最本真的魅力。 冯承素摹王羲之《兰亭序》 唐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存世最有名的三大《兰亭序》摹本都保存在北京故宫,据说分别出自唐代书法家虞世南、褚遂良和冯承素之手。之所以名气最大,是因为乾隆皇帝最喜欢这三件。其中,冯承素那件临摹得最好,而且是公认的、存世所有摹本当中最接近王羲之真迹的一件——凭什么就公认了?就凭冯承素临摹得极端仔细,连书圣笔下的“瑕疵”也没有放过。 王羲之使用的毛笔跟现在不太一样,笔芯是硬毛,外围是软毛,写起来

比较硬,常有几根笔毫不听指挥,写出下面三种“瑕疵”来: 一、破锋。笔毫似乎分了岔,导致笔画中间出现细长的空白线,比如下图“同”的左边一竖、“觞”(觴)左边的“角”、“岁”(歲)上面的“山”(其实王羲之写的不是“歲”,而是它的异体字,能看出区别吗): 二、断笔。也就是笔画不连贯,出现中断,比如“可”的一横、“足”的一捺、“揽”(攬)字里的“臣”(王羲之其实对“攬”进行了部分简化): 三、贼毫。指个别笔毫不听指挥,四处游走,最经典的例子就是下面这个“暂”。其右上角的“斤”的第一撇出现了分岔,右下角的“足”的右侧干脆出现了“毛边”,这些都是贼毫的效果——话说标准的繁体字应该是“暫”,书圣又写了异体字。 当然啦,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瑕疵,应该算是“特效”。存世所有《兰亭序》摹本当中,冯承素保留的特效最多,自然最接近真迹。为什么只有他做到了? 唐朝人制作摹本常常使用双钩填廓法,也就是在原作表面覆盖一张半透明的纸,先勾出笔划的轮廓,再把空白处填满。这种方法的还原度很高,但笔划中的尖锐之处(比如钩和提)往往缺乏棱角,贼毫之类的细节也很难表现出来。 所以冯承素采用半临半摹的方法,有时双钩填廓,有时直接手写!这样做当然最能保留原作的手写意味,但恐怕只有那些书法造诣直追王羲之的人,才有胆量、有能力这么做吧! 冯承素摹本最精绝的地方,在于他充分保留了王羲之的修改痕迹: “于(於)今所欣”

改为“向之所欣” “是(或者足)可悲也”改为“悲夫” “岂不哀哉”改为“岂不痛哉” “外寄所托”改为“囙寄所托”,囙是因的异体字 “有感于斯作”改为“有感于斯文” 这些改动保留了王羲之的创作思路,非常“原汁原味”!而且多数改动乃冯承素摹本所独有! 最精彩的一处修改痕迹还要数下面这个: 王羲之最初写的是“一揽昔人兴感之由”(一看到古人发感慨的由头),思考再三后在“一”上多添几笔,改成了“每”,变成“每揽昔人兴感之由”(每当我看到古人发感慨的由头)。 冯承素不仅使用浓淡不同的墨色保留了“每”的修改痕迹,而且遵循了原作的字间距:由于字型较扁的“一”改成了字型较长的“每”,所以“每”与“哉”“揽”二字的间距明显变小。我们看下面这幅图会更清楚: 右边“哉一揽”三字的间距与左边“合一契”三字的间距原本是一样,由于“一”改成了“每”,所以“哉每揽”三字立刻挤到了一起。如此绝妙的修改痕迹在其他摹本中都没有体现! 除字间距外,冯承素对行间距的把握也极为精彩。通览全文,你会发现文稿开头部分行距宽松,结尾部分却比较拥挤: 上两幅图分别是文章首尾部分的截图,图片宽度完全一样。文首部分有五行字,文末的密度却增加到六行半。是冯承素临摹到最后发现没纸了吗?当然不是。当代书画鉴定家启功认为,这很可能反映了原作的行间距变化,真正没纸的是王羲之!这种行间距的变化同样没有出现在其他绝大多数摹本上! 有关冯承素

的史料记载很少,因为他没有做过大官,充其量也就是个负责文书工作的小京官。但他的书法造诣和临摹技巧必定非常了得,因为史料明确记载说,唐太宗曾用他临摹的王羲之作品赏赐王公大臣。 时至今日,冯承素没有留下一件属于他个人风格的书法作品。事实上,《兰亭序》上也没有他的签名和印章,我们只是根据明朝人的鉴定意见,将人世间最优秀、最珍贵的《兰亭序》摹本归在他的名下。 不过,读到此处的你一定感觉到了:这件最优秀、最珍贵的摹本出自谁手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它最大限度保留了《兰亭序》真迹的特点,所以无论归在谁的名下,都无损它本身的价值。而我们还能亲眼目睹其风采,已是无比幸运! 书圣笔下不仅有“瑕疵”,还有真正的错别字,比如“和”的右边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是“曰”。王羲之定是喝多了,可惜冯承素不愿放过他 【小链接】王羲之的字在他活着的时候就非常有名。有段子称,他见一卖扇子的老太生意不好,便非常自来熟地在每把扇子上题了几个字,扇子分分钟就卖完了。另有段子称,王羲之看中一个道士养的鹅,想掏钱购买。道士灵机一动,要王羲之拿一篇《道德经》来换,书圣欣然应允,事后赶着鹅,开开心心回家去了。 王羲之要这么多鹅干嘛?当然不是为了吃。有人说扭动的鹅脖子堪比灵动的笔法,还有人说握笔的手指神似鹅的某种姿态。真正的原因咱们不去考证,能被证实就不叫段子了。 但需要说明的是,扇子

和鹅的故事并非野史的胡诌,而是出自堂堂正史、位列二十四史之一的《晋书》。当然啦,考虑到唐太宗是王羲之的死忠粉,又是《晋书》编委会的最高领导,所以下头编辑收录两则不太靠谱的书圣小故事也是可以理解的。关于这位死忠粉的其他故事,咱们下期慢慢聊。 “羲之爱鹅”是常见的美术题材。一看到鹅,就知道附近必有王羲之,比如晚清画家任颐的这幅《羲之爱鹅图》,北京故宫藏

王羲之写的兰亭序,“之”字变化大

王羲之写的兰亭序,“之”字变化大学过书法的人都知道永字八法。“永”这个字包含了点、横、竖、钩、提、撇、短撇、捺这八种笔划的写法,简直就是沙粒中的宇宙。有人认为,最早提出永字八法的人正是王羲之。《兰亭序》第一个字就是“永”不过,《兰亭序》里最有名的字绝对不是“永”,而是“之”。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兰亭序》里有二十个“之”,个个不重样。真有这么神?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tmtw6mhub4n25q6ny0j2r4yi9c8hj003w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