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一判
设计意图:检测和纠正学生学生讨论情况
阳光 → 草 → 兔 → 细菌 是不是 一条食物链( ) 3.食物网 图示:
问题探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问题,让学生知道数食物链的方法,会确定某种生物的营养级及生物之间的中间关系。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点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共有几条食物链?数食物链的规则是什么? 2.图中的鹰占几个营养级?
3.图示中食虫昆虫和蛙的关系是什么?
【典例2】
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羊羔。第5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暴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回答问题。
(1)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 (3)上题(第(2)题)的食物网中共有多少条食物链?
(4)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________(增加、减小、不变)。
(5)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________(增强、减弱、不变)。
综合考察:
设计意图:训练和提升学生学科内综合能力,及答题技巧。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审题、析图,学生思考回答。
练习:江苏某小型天然湖泊原有少量鱼类,后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植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两
类鱼均无滤食浮游生物的能力。养殖前后生态调查的数据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调查结果
生物类群、物种数和生物量
2007年(养殖前)
物种数
水生高等植物
生物量(湿重kg/1 000 560
m2) 物种数
浮游藻类
生物量(干重g/m3) 物种数
鱼类
生物量(湿重kg/1 000 30
m2)
虾、贝等小型动物 物种数
25
8 750
2 15
10 8
11
20 20
13
2010年 (养殖后)
5
生物量(湿重kg/1 000 55
m2)
(1)改为人工鱼塘后,该湖泊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2)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水生高等植物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表中可以推测,与2007年相比,2010年湖水中生物体内所含的总能量显著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虾、贝等小型动物能摄食鱼饵料。如果肉食性鱼类只摄食虾、贝等小型动物,可以推测在相同饲养条件下2010年肉食性鱼类的总量将会______________,植食性鱼类的总量将会______________。
(5)若对该湖泊进行生态修复,除停止养鱼外,还需恢复水生高等植物,以抑制浮游藻类生长。在这一过程中水生高等植物的直接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板书: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1. 组成成分
I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II生产者 III消费者 IV分解者 三者之间的关系
2. 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I食物链 :营养级 概念 II食物网 概念
四.课后反思
(一)成功之处:回看这一节课,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成功的。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现: 1.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多种手段相结合,实现三维目标。
13
(1)通过“分析模型――引出概念――提出问题――讨论――判断”层层深入,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准确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及构成生态系统的条件”。
(2)组织学生合作探讨教材中的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与同伴的合作学习中,不仅寻求到了问题的答案,而且提高了自己的合作意识,培养了自己的合作能力。
(3)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引导复习 “生物的营养类型”;剖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归纳一些常见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什么成分;整理一些易错点;进行课堂小结等,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有“画龙点睛”之功效。 2.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教学中,我只是将“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该用时则用,不该用时则不用,较好地发挥了“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功效,没有把自己变成“影片”的播放者或解说员。 (1)首先通过“多媒体” 播放几张有关“环境主题”的漫画。主要是借用课外资源尽快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用“多媒体”展示设置的问题、课堂练习,有效的利用了课堂教学时间,增加了课堂容纳量。 3.充分运用了教材资源
教材本身就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了很好的模式,作为教师,我很注意利用教材中“本章引言”、“问题探讨”、“资料分析”等教材资源,与学生共同分析,从分析中领悟本节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二)不足之处:从教学效果来看,虽说是成功的,但还有不少不足之处,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有些环节上对学生的估计不够准确。比如让学生构建“问题探讨”中的模型,在我预想中,学生完全可以构建出这个模型,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几乎没有学生可以构建出来。虽说在教师的引导下最终能达到本环节的教学目标,但这在时间上就有些被动,使后面的教学显得有些仓促,乃至最后没有时间通过练习来进行教学反馈。所以,在以后的备课中,一定要多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既不能过低估计学生的能力,也不能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事实上,第一节课后,我就及时地对这一环节进行了调整,只要求学生分析其中“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而将“模型构建”布置为作业,学生课后完成。
2、细节处理还不够完善,比如“生态系统的类型”这一内容,新课标不作要求,但在课本中又以“小字”的形式出现,是讲还是不讲?如果讲要讲到什么程度?在时间的安排上没有合理分配。如果把这一时间分配到学生的“问题讨论”中去,这在实现教学有效性上应该更好些。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充分透彻理解、把握新课标的要求,要更快地转变教学观念,更好地处理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