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国古代哲学家、哲学流派简介(3)哲学家(a)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 . . .

病、死是事物的自然本性,如果感觉悲苦愁痛,则是“遁天倍情”的,所以就会受到上天给予的“遁天之刑”--苦痛的惩罚。如果我们能理解事物的自然本性,就能抵消消极情绪。圣人之所以常被人认为是没有情感的,无动于衷的,是因为他们对万物自然本性的过程有完全的理解,认为“宇宙无死生,吾亦无死生”,故能不受世间一切变化的影响,不为情困,享受“灵魂的和平”,而此时可以说他们已经得到了绝对的幸福。2、与道同一:即人与宇宙的同一。只有通过“同一”得到的幸福,才是真正的绝对幸福。而要达到这种“同一”,人需要更高层次的知识和理解。要超越自己与世界的区别,“我”与“非我”的区别,无己而与道合一。道无为,所以无功;道无为,所以无名。与道合一的人,所以也无功无名,他让每个人听其自然,充分地、自由地发挥他自己的自然能力。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三)在宥天下说:这是庄子的政治学说。他认为一切法律、制度、政府的目的都是立同禁异,这个看起来好心的治国手段,是“人为”的,它禁锢了人的自然能力,是“以人灭天”,只能给人痛苦和不幸。故而庄子反对以“治”治天,而应顺物的自然之性,以“在宥”治天下,即无为而治。(四)庄子的认识论:1、认知的相对性:庄子认为人们对某一事物“是”或“非”的判断,是建立在每人自己的认知(人的主观意识)基础上。然而,事物(客观事物)永远都在变化发展中,且

... . ... .

. . . .

还有许多方面。所以对于同一事物的认知,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故而,认知是有限的,也是相对的。这个观点与名家观点是相同的,可以说是继承了名家的观点。2、齐物论:基于认知的相对性,庄子提出应当从超越有限的观点,即道的观点,来看事物。这是因为,世间万事万物(物)或是人的思想观念(论)从表面上看都存在着差异,但事物的彼与此,认识的是与非,种种对立和争议,都是可以统一为一个整体的。比如用木料做桌子,从桌子的观点看,这是“成”;从木料的观点看,这是“毁”。但是从道的观点看,则无“成”也无“毁”。所以说区别是相对的,统一才是绝对的。修此而知彼,一切皆为“道”的“物化”,万物一体。庄子的这种“齐物”和“齐论”观点(简称齐物论),从更高一层的观点批评名家。名家惠施的“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与庄子的齐物论相同,但他没能论证。(五)不知之知论:这是庄子的神秘主义方法论。庄子用这种方法解决了道家的如何“全生避害”的问题,那就是以忘记事物区别的取消问题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庄子认为当境界进入到“无竟”,个体即与宇宙合一,这样的人不仅有对“一”有了真正的理解,即认识到“一”是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而且也已经实际体验到“一”。他已经忘了事物的差别,包括他自己生活中的一切区别,如庄周梦蝶,成为一个“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真正独立的人。宇宙是永远存在的,与

... . ... .

. . . .

宇宙合一的圣人自然也是永远存在的,他获得的也就是绝对的幸福。然而如何才能忘记事物区别?庄子提供的方法就是“弃知”,从而成为“不知”的人。“不知”与“无知”不同:“无知”是原始的无知状态,是自然的产物,如婴儿;而“不知”的圣人则先经历一个有丰富知识的阶段,那时的他们能做出各种区别,只是后来通过“忘”,放弃了这些丰富的知识,属于精神的创造。道家称这种后来获得的“不知”状态为“不知之知”。

九、驺衍(约公元前305年--公元前240年),“驺”亦作“邹”,被认为是阴阳家学派的创始者, 齐国人(今中部),司马迁介绍说,邹衍的兴趣似乎集中在地理和历史方面,把春秋战国时代流行的\五行、五德\说 ,附会到社会历史变迁和王朝兴衰上,提出\五德终始\说。他认为认为,木、火、土、金、水五行按一定顺序相生相克,而四季的顺序与五行相生的顺序是一致的,所以五德也是相生相克的按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即“五德终始”。后来,皇帝们都自称“奉天承运皇帝”,所谓“承运”就是五德转移之运。驺衍的学说后成为汉代谶纬学说的主要来源之一。

十、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又号“荀卿”。战国末期国(今安泽县)人,儒家三个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之一。荀子对儒学经典的传授居功甚伟,对儒家思想也有发展。在儒家之中,荀子的思想是孟子的对立面。

... . ... .

. . . .

孟子观点既左也右,比如他强调个人自由,又强调社会控制;他发挥自然主义,反对任何,然又重视超道德的价值,因而接近。他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荀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相当于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其气象之笃实沉博亦似之。代表作品《荀子》及名篇《劝学》等。(一)人与天、地同等重要:荀子认为宇宙有三种势力:天、地、人,这三种势力各司其职。天并不是神秘莫测、变幻不定的,而是有其不变的规律,即使万物各得其和以生长,这一规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赖于人间的好恶而发生变化,人也不可违背这一规律,因而说,荀子是持自然主义宇宙观的唯物论者。荀子认为,人的职责是利用天、地提供的东西,创造自己的文化。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创造的。荀子充分肯定人的作用,反对孟子的要成为圣人必须“知天”的观点。他认为在宇宙中,人与天、地同等重要,“唯圣人为不求知天”。注:孔子言天:主宰之天。 孟子言天:主宰之天、运命之天、义理之天。 荀子言天:自然之天。(二)性恶说。认为人之初性本恶,经后天教育,才变为善,而这个“善”是人为的,所以也是“伪”的。“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

... . ... .

. . . .

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荀子的性恶说虽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反,但他与孟子一样,皆认为人人能够成圣人。二人观点的不同之处在于:孟子认为人本善,所以能成圣人;荀子则认为人本是智能的,所以经教育可以成为圣人。具体地说,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端”是天生的,只要充分发展“四端”,人就成为圣人。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求利求乐的欲望,但除了此恶端外,人同时还有可以知仁、义、法、正的智能,通过教育,就是马路上的普通人都可以成为大禹。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是不会为善的。荀子的哲学是教养的哲学。(三)“礼”产生的原因:1、社会组织的产生是基础:因为“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而能不能兼技,人不能兼官,离居不相待则穷”。所以一定要有社会组织,有了社会组织“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2、社会组织需要“礼”:(1)人天生的贪欲,需要“礼”来调节。他认为人生而有欲,求而无度则乱。制定礼仪可满足并限制人们的欲望和要求,使欲望和外物得以平衡。有礼才有道德,遵礼而行就是道德,不遵礼,就是不道德。这种观点是功利主义,与墨子论证很相似。(2)人异于禽兽,在于有“礼”。人伦之情不是自然产生的,是人为和文化的产物,是精神的创造,属于社会行为准则。人们不是离不开它,而是应当具备它。它使人异于禽兽,使人文雅。3、礼法并举、王霸统一:荀子认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礼高于法,礼为法之

... . ... .

中国古代哲学家、哲学流派简介(3)哲学家(a)

....病、死是事物的自然本性,如果感觉悲苦愁痛,则是“遁天倍情”的,所以就会受到上天给予的“遁天之刑”--苦痛的惩罚。如果我们能理解事物的自然本性,就能抵消消极情绪。圣人之所以常被人认为是没有情感的,无动于衷的,是因为他们对万物自然本性的过程有完全的理解,认为“宇宙无死生,吾亦无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tgmb9d2ed1jxus0hkxz44s0w0d4pn00w3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