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三七论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三七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文山学院 生化系 09中药班 韩国栋 200904071038

摘要:三七是云南独具特色的生物资源,它的根是著名、传统的重要中药材。云南文山是中国三七的道地产区,也是主要种植区。目前,三七种植在文山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三七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病虫害,本文从三七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习性分析出发综述了三七的各种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关键词:三七;病虫害;防治方法;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 F.H.Chen]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田七、金不换等,以干燥根及根茎入药,药材名三七[1]。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是云南生物资源中的一颗明珠。有研究表明,三七的根茎和花等部位具有显著的活血化淤、消肿止痛功效, 近年来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现被广泛应用在医药、保健品和化妆品等行业[2-3]。三七是云南省云药产业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文山州是三七的原产地和传统主产地。近年来,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战略及国家中药现代化建设项目的实施,文山三七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07 年种植面积达8000 hm2,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98%以上,现有栽培面积超过12 万亩。三七因其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及生长年限长等特点,生长期间极易受各种病虫害的侵染,因此,病虫害防治是三七栽培过程中最重要的生产环节。

1 三七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习性

1.1 三七的植物形态

三七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无毛。掌状复叶,3-4片论生于茎端,小叶通常5-7,长椭圆形至倒卵状长椭圆形,长5-15cm,宽2-5cm,边缘有细锯齿,上面沿脉疏生刚毛。伞形花序单个顶生;花小,淡黄绿色;花瓣5;雄蕊5;子房下位,花柱分离为2.核果浆果状,近肾形,熟时红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4]

1

1.2 三七生物学特性

三七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人工栽培为1年育苗,移栽后大田生长 2年采收可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三七通常6月底至7月现蕾,8月开花,9月结果,10月至11月果实分批成熟[5-6]。杨兴华研究了花的发育,发现三七花的形成是连续分化的,从外周开始渐向中心进行,分化顺序为曹片、花瓣、雄蕊及雌蕊。在花部的维管束韧皮部薄壁组织内外具有丰富的分泌及分泌管道,并且三七胎座的形成及胚珠所在的位置,恰好与基底胎座相反,在子房内两室的各一胚珠,都生长在子房上端,向下倒悬,属于顶生胎座[7]。此外杨兴华还完成了三七形态结构的系统研究[8]。三七的种子和种苗都具有休眠的特性,种子的休眠期为45-60天,发芽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宜温度为 20℃,三七种子在自然条件下的寿命为15天左右,其生活力可用TTC(红四氮唑)法进行快速测定,最佳贮存方法为湿砂保存[9]。三七种苗经过自然低温处理可以解除休眠,三七种苗萌发的三基点温度为最低10℃,最适15℃,最高20℃。最适合三七种苗出苗的土壤含水量为 20-25%,并且三七种苗不耐贮存,采挖后应及时移栽[10]。 1.3 三七的生长习性

三七为喜阴植物,喜冬暖夏凉环境,为严寒酷热。喜潮湿怕积水,土壤含水量以22%-40%为宜。夏季气温不超过350C,冬季气温不低于-50C,均能生长,生长适宜温度18-250C.以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黑壤上为好,且要有一定的坡度(一般不超过15度),忌连作,否则易得病虫害,土壤酸碱度4.5-8。

三七对光敏感,喜斜射、散射、漫射光照,忌强光。一般透光度以30%为宜。光照过强,植株矮小,叶片容易灼伤;光照过弱,植株徒长,叶片柔软,主根增长缓慢,容易得病。

2 三七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2.1 三七病害及其防治

三七因其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及生长年限长等特点,生长期间极易受各种病虫害的侵染,三七病害种类约有20多种,其中以根腐病、疫病、园斑病、灰霉病、病毒病等发生危害最为普遍而严重;白粉病、炭疽病、锈病、立枯病、猝倒病、根结线虫病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2.1.1 根腐病[11]

2

根腐病又名“鸡屎烂”、“臭七”等。是三七块根、根茎、休眠芽等地下部病害的总称。是三七上发生危害最为普遍而严重的病害之一,此病在各年生三七上一年四季均能发生危害,且生长年限越长,发病越严重。特别是轮作年限少于6年的三七园,该病往往普遍发生,主要危害三七的根部,受害根部黑褐色逐渐软腐呈灰白色浆汁状,有腥臭味。该病主要是种苗及土壤带菌,据调查,此病从三七播种或移栽后开始侵染,造成种子和种苗腐烂。根腐病与轮歇时间、土壤温度、湿度、荫棚透光率、施肥技术、地势等因子有关。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彻底清除病残体及田间杂草;选择土质疏松、土壤结构好、排水良好的缓坡地(坡度在15度左右)种三七,雨季及时排水;改进栽培技术,调整七园生态环景;合理施肥;移栽时选用健壮无病三七;及时拔除病株和用石灰消毒病穴。(2)药剂防治:播种或栽种前种子(或种苗)进行药剂处理;注意七园检查,当发现七园内有少量病株时立即拔出,并用药液处理病坑;发病期用多菌灵 100 倍或 5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浇灌病区。 2.1.2 疫病

疫病又名 “搭叶烂”、“清水症”,是一种普遍发生的病害。主要危害三七的叶片,受害叶片呈暗绿色水渍状。6~8月高温多湿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清洁田园,冬季拾净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发病前喷 1∶1∶50的波尔多,半月 1 次,连续 2~3 次;发病后喷 65%代森锌 500 倍液,或 50%退菌特1 000倍液,或敌克松 500倍液,每隔 7天喷1次,连喷2~3 次。 2.1.3 立枯病

又名 “烂脚瘟”、 “烂塘” “干脚症”等,是一年生三七苗期(即子秧期)的毁灭性病害之一。主要危害三七的种子、 种芽及幼苗。种子受害腐烂呈乳白色浆汁状,种芽受害呈黑褐色死亡,幼苗受害假茎(叶柄)基部呈暗褐色环状凹陷,幼苗折倒死亡。

防治方法:(1)认真选地,实行轮作:一年生三七(即种苗)地要选择排水良好的生荒黄壤土,或轮作休闲6年以上的地块,并认真进行翻犁耙晒及土壤处理,消灭土壤中的病菌,减轻病害的发生。(2)精细整地:整地要精细,厢土要充分细碎,细土层要有10-20cm深,厢面不能有土团、杂草和石块。(3)选留及使用健壮无病的种子。(4)合理施肥、盖草和排灌。(6)播种前用多菌

3

灵或紫草液进行土壤消毒;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在病株周围撒施石灰粉,并喷洒 50%甲基托布津 1 000倍液或 50%甲基立柏磷1 000倍液。 2.1.4 炭疽病

主要危害三七的地上部,叶部病斑黄褐色,有明显的褐色边缘,后期病斑上有小黑点,易穿孔;叶柄和茎部病斑为中央下陷的黄褐色棱形斑;果实上病斑呈圆形微凹的褐色斑 高温多湿发病重防治方法:清洁田园,及时烧毁枯枝落叶;选用无病三七作种,移栽前用1: 1:200波尔多液浸一下,晾干后移栽;种子用100-150倍的40%福尔马林浸1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晾干后播种;发病期喷 65%代森锌 500 倍,或50%退菌特 1000 倍液,每隔 7 天喷 1次,连喷 2-3次。 2.1.5 锈病

又名 “黄腻”、“ 黄疱症 ”,主要危害三七的叶片。 叶上病处初呈针尖突起的小黄点,扩大呈圆形或放射状,边缘不整齐,病菌孢子堆破裂后散失黄粉。

防治方法:冬季剪除病株的茎叶,喷波美 1~2 度石硫合剂;发病期喷200~300 倍二硝散或波美 0.3 度石硫合剂,或敌锈钢300倍液,每隔7天喷 1次,连喷 2~3次。 2.1.6 白粉病

又名“灰斑”、 “灰团” “灰盘” “灰症”等,白粉病在三七整个生长期均有发生,主要危害三七的叶片,病叶上布满灰白色粉末。此病发生普遍,蔓延迅速,危害重,一般发病率为5%-10%。

防治方法:冬季清园并剪除病株叶,喷波美 1 2度石硫合剂;发病初期喷渡美 0.3度石硫合剂或 50%甲基托布津 1000 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

三七病害除上述外,还有黄斑病、褐斑病、叶霉病菟丝子等。这些病虽然种类多,但危害较不普遍,可以在防治上述病害的同时,得到兼治。有的只要加强栽培管理,病害亦随之消失或得到缓解;有的病害目前尚缺乏完整资料,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2 三七的虫害及其防治

危害三七的有害动物包括昆虫、螨类、软体动物及鼠类等,常见的有:地

4

老虎、蚜虫、介壳虫、蛞蝓、螨虫等。其中发生较为普遍,危害较为严重的主要有:地老虎、蚜虫、介壳虫、蛞蝓、螨虫等。 2.2.1 地老虎

小地老虎,俗名“黑土蚕”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三七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

防治方法:(1)七园附近最好不要种蔬菜和薯类。(2)出苗前,结合清扫七园内外。(3)人工捕捉。(4)经常检查,一旦发现较小幼虫时,及时用药剂处理。 2.2.2 蚜虫

俗称“腻虫”,属同翅目,蚜科。

防治方法:(1)秋末春初,彻底清除七园内外杂草,消灭中间寄主;并用40%乐果乳剂600倍液喷雾,防治越冬蚜虫。(2)当蚜虫发生时,用50%抗蚜威1000-15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800-1000倍液均匀喷雾于害虫着生之处。 2.2.3 介壳虫

危害三七的介壳虫有两种,即蜡蚧和粉蚧。同属同翅目,分属蜡蚧科、粉蚧科。蜡蚧主要危害三七地上部分。严重时整个植株布满虫体,形如蜡棍。常于6月上旬发生,8-11月危害较重。粉蚧最早在4月份出现,5-6月以危害三七叶片为主,主要在叶片的背面的叶脉两侧,吸食汁液。

防治方法:(1)杜绝虫源:凡购买的杂木杈杆,用波美5度石硫合剂刷涂杈杆,并在堆放杈杆处撒施石灰。新种七园,要防止购买种苗时将虫源带入。(2)发现有介壳虫危害,及时用乐斯本1000-15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3)冬季清理三七园,铲除四周杂草,拾净枯枝落叶。再在铺厢草面上喷波美2-3度石硫合剂一次,杀死潜伏的越冬虫源。 2.2.4 蛞蝓

又名鼻涕虫,为一种软体动物。咬食种茎、茎叶成缺刻。晚间及清晨取食为害。

防治方法:冬季翻晒土壤;种前每亩用 20~25kg茶籽饼作基肥;发生期于畦面撤施石灰粉或 3%石灰水喷杀。

5

2.2.4 短须螨

又名火蜘蛛,成、若虫群集于叶背吸食汁液并拉丝结网,使叶片变黄,最后脱落。花盘和红果受害后造成萎缩和干瘪。

防治方法:冬季清园,拾净枯枝落叶烧毁,清园后喷波美 1 度石硫合剂;4月开始喷渡美 0.2~0.3 度石硫合剂,或用 20%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 1 500~2000 倍液,或 25%杀虫脒水剂 500~1000 倍液喷雾,每周喷 1 次,连喷数次。

3 小结

目前,对三七病害的防治几乎全部依赖化学农药,有关生物防治技术报道很少,针对三七病害拮抗微生物的筛选和利用尚处于实验室阶段,离田间生产应用尚有一定距离,因此,应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将传统农业与生物防治相结合,并兼顾三七病害的地区差异性,因地制宜地制订相应的包括农业生产防治、 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在内的综合防治措施。 随着我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实施,更需要对病害实行综合治理,以实现经济、社会、 环境综合效益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巧生,王建华,王康才,等.药用植物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11. [2]魏均娴, 杜元冲. 三七现代科学与应用[M]. 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 1996: 248. [3]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 1 部[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81. [4]李家实,贾敏如.中药鉴定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32. [5]董弗兆 ,刘祖武 ,乐丽涛. 云南三七[M].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1988:11. [6]何振兴 ,邓锡青. 三七开花结果习性研究[J]. 广西植物, 1985,5(1):65. [7]杨兴华 . 三七花的发育研究[J].云南农大科技,1985,1:49. [8]杨兴华 .三七形态和结构的研究[J].云南农大科技,1986,3:6.

[9]崔秀明 ,王朝梁 ,张燕,等. 三七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J].中药材,1993,16(16):3. [10]崔秀明 ,王朝梁 ,张燕,等. 三七种苗生物学特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5,20(11):659.

[11]崔秀明,雷绍武.三七GAP栽培技术[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90-95.

6

三七论文 

三七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研究进展文山学院生化系09中药班韩国栋200904071038摘要:三七是云南独具特色的生物资源,它的根是著名、传统的重要中药材。云南文山是中国三七的道地产区,也是主要种植区。目前,三七种植在文山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三七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病虫害,本文从三七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习性分析出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tgg31jzue6d7jn4l23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