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必修第三册历史专题六-第4课 理性之光和浪漫之声
人民版高中必修第三册历史专题六-第4课 理性之光
和浪漫之声
一、单选题
1.《鲁滨逊漂流记》描写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该小说成为18世纪上半叶欧洲颇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原因是它反映了( ) A.人文主义者追求人生享乐的精神 B.反对专制和迷信的启蒙思想 C.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要求
2.他们面临着双重使命:既要把人从禁欲主义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又要避免滑向纵欲主义;既要声张自我牟利的正当性,又要将社会引向公序良俗;既要正视古典美德共同体一去不复返,又要展示现代社会是一个“全民嘉年华”的年代。“他们”( ) A.开启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先河 B.恢复了被基督教泯灭的人性
C.打破了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D.开辟了否定权威的理性新时代
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然而两者要实现的目标却有所差别。文艺复兴的目的在于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宗教改革则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变革,目的在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反映了( ) A.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变化 B.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C.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作用领域的局限 D.两场运动在不同领域产生的特殊影响 4.康德认为启蒙意味着人类摆脱自己所造成的不成熟状态;所谓不成熟,是指不会使用自己的理性,这并不是由于人们缺乏理性,而是由于人们缺乏使用自己的理性的勇气和决心,而最根木的是由于缺乏自由。康德认为启蒙运动( )
A.是人类自我发展完善的顶峰 B.核心理念是倡导个人思想的自由 C.促进理性主义的萌发和完善 D.促使人们勇敢反抗封建专制
5.雕塑家罗丹(1840-1917)在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依你的推论,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 ) A.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D.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6.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应由贵族团体和由选举产生的代表平民的团体共同拥有,二者有各自的议会,各自的考虑,也有各自的见解和利益。这一思想渗透的核心政治理念是( ) A.民主 B.共和 C.分权 D.平等
7.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解放的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解放。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 ) A复兴了古希腊人文精神
B取得了人与上帝直接沟通的权利 C揭示了宇宙运行的奥秘
D奠定了人类理性的主体地位
1 / 5
人民版高中必修第三册历史专题六-第4课 理性之光和浪漫之声
8.与同时期的法闻启蒙思想家相比,18世纪早期英国的启蒙思想家较少对现实政治进行批判,而更多的 是研究社会问题和探索未知科学领域。英法启蒙思 想家出现上述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水平的差异 B政治制度的差异 C文化环境的差异 D国际地位的差异
9.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出现要早近一百年。这两部著作所反映的主要共同点是( ) A.批判君主专制、保证人民基本权利 B.构建未来资本主义政权组织形式 C.反对封建礼教、强调人人生而平等 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10.有学者认为:“启蒙并不是告诉你如何思考,而是启发人说,你原来就已经有充分的理智,只是精神上被管制的习惯使你既懒惰又没有勇气使用你的理智。”基于这种分析,他认为“启蒙”主要是( ) A知道应该怎样思考 B.彰显人性的尊贵价值 C自主开拓精神家园 D.追求自由平等的理想 11.在法语中,“启蒙”的本意是“光明”。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思想家的核心思想是( ) A.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B.提倡摆脱宗教束缚,崇尚自由 C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 D主张分权与制衡
12.法国启蒙思想家写作的大多是小说、喜剧、讽刺文学和有关宗教、道德和政治问题的小册子,而不是正规的哲学论文。采取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 A批判教会并宣传理性思想 B更多致力于启迪民众 C.实现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 D.避免天主教会的迫害
13.其思想否定了封建王权的合法性;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并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这位被称为“人民主权捍卫者”的思想家是( )
A.洛克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卢梭
14.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 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 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最大胆的学说”指的是( ) A.人文主义思想 B民主共和思想 C.三权分立思想 D.自由主义思想
2 / 5
人民版高中必修第三册历史专题六-第4课 理性之光和浪漫之声
15.17—18世纪的欧洲出现了空前的中国文化热。很多启蒙思想家讴歌和赞美中国的体制、文官制度和伦理道德等,他们借孔子和儒家思想之力,冲破了束缚他们自己的神权以及王权, 从而进入了现代社会。这种现象表明 ( ) A. 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 B 中国文化在启蒙运动中起过积极作用 C. 儒家学说与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 D. 中国文化蕴含自由平等与理性的特质 二、材料题
16.阅读下列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过去的一切只值得怜悯和鄙视。只是现在阳光才照射出来,理性的王国才开始出现。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二 “五四”和新文化运动中的“打倒孔家店”是历史的必然,虽有过激之嫌,但不可肆意丑化和歪曲。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威胁,历史又证明封建体制内无法开出一条足以振兴民族、抵御外辱的新路。在这样的形势下,“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有识之士以传统文化政治意识形态的代表孔子作为批判的把子,应该说时代赋予的动力,是当时中华民族时代任务的召唤。因此,陈独秀、鲁迅等人的观点无可厚非,他们颇为激烈批判态度,其实质是为中华民族走出苦难而扫除障碍。
——陈道贵《孔子之现代意义的三个层面》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的核心思想和基本主张。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西方思想启蒙的异同。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本题结合时空观念考查启蒙运动的内容。根据“18世纪上半叶”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启蒙运动时期的现象,“没有教会”意在 反对教会的神学迷信,“没有国王?’意在反对国王的专制,所以本题意在强调反对专制和迷信的启蒙思想,故B项正确。 2.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反对宗教禁欲主义,主张人文主义,同时强调人的理性,这属于启蒙运动的特点,启蒙运动开辟了否定权威的理性新时代,故D项正确。 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文艺复兴的目的在于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宗教改革……目的在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者目的的不同反映了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变化,故选A项;材料并未强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两场运动作用的局限性,排除C项;这两场运动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都冲击了封建统治,排除D项。 4.答案:B
解析:由材料“而是由于人们缺乏使用自己的理性的勇气和决心,而最根本的是由于缺乏自
3 / 5
人民版高中必修第三册历史专题六-第4课 理性之光和浪漫之声
由”可见康德强调的是人的思想独立自由的必要性,故选B项;A项说法错误,人类自我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中;理性主义在启蒙运动之前已经出现,C项错误;D项非材料主旨。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欧洲启蒙运动及其核心思想理性主义。根据题干中的“伏尔泰”“卢梭”\世纪”等就能得出其反映的是欧洲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点是均提倡理性主义.故A项正确。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材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文人创作的題材仍以神学为主,人文主义的世界观还不清晰,反映了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观对艺术创作仍然具有较大影响,故选C项。A项与题干无关,排除;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创作虽然仍以宗教为主题,但其体现和强调的是人文主义,而非神和神性,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的成就表现在绘画、雕塑、建筑、文学等多个领域,不局限于文学艺术,排除D项。 7.答案:D
解析:本题结合历史解释考查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复兴了古希腊人文精神与材料中“从神的权威下解放”相符,故A项错误;人与上帝直接沟通是宗教改革的内容,促进了人文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和发展,与材料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不符?故B项错误;C项是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影响,与材料无关,排除;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奠定了理性的主体地位,与材料中“从人的权成下解放”相符, 故D项正确。 8.答案:B
解析:本题结合唯物史观考查英法启蒙运动的不同。18世纪 早期尚未发生工业革命,英法经济水平差距并不大,故A项错误;依据所学,17—18世纪,英国已经率先建立起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君主立宪制,但此时的法国仍然处于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之下,整个社会受专制制度的影响超过英国,因此法国启蒙思想家更多地对 法国现实政治进行批判,故B项正确;文化环境的差异不是主要原 因,故C项错误;当时英法都是世界大国,国际地位相差不大.故D 项错误。 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中国的儒学思想和欧洲的启蒙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義的《明夷待访录》从明亡的历史看到了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卢梭 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阐述了“天赋人权”“人民 主权”的思想,提出了封建专制是束缚自由的镣铐,据此分析,可知 这两部著作的主要共同点是都批判封建专制、保证人民基本权利,故 A项正确;B项与黄宗義的思想不符,错误;C项与卢梭的思想不符,错误;卢梭所处的时代,法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不是处于萌芽时期, 故D项错误。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从材料“启蒙并不是告诉你如何思考”可知该学者认为启蒙不是告诉人们怎样思考,故A项错误;启蒙 强调理性,不侧重彰显人性的尊贵价值,故B项错误;从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启蒙是让人们在理智的前提下,不受管制,独立自主思考,故C项正确;该学者的观点没有涉及平等思想的内容,故D项错误。 1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启蒙思想家们反对封建专制与教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故A项正确。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的特点。小说、喜剧、讽刺文学和有关宗教、道德和政治问题的小册子相对于论文来说,更容易被普通百姓接受,因此这种做法的目的是更多致力于启迪民众,
4 / 5
人民版高中必修第三册历史专题六-第4课 理性之光和浪漫之声
答案为B项;A、 D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排除C项。
1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启蒙思想家。根据材料“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可知这位思想家主张共和制。洛克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提出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交权应分属不同部门掌握,与材料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神权,主张君主立宪,认为自然赋予人类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权利,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倡导天赋人权,认为政权属于全体人民,系统地提出三权分立思想,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卢梭反对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主张民主共和制,与材料意思相符,故D项正确。 1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三权分立思想的实践。根据所学,18世纪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成为后来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美国1787年宪法的三权分立原则就是基于这一学说所创立的,故C项符合题意。 1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文化对启蒙运动的影响。17—18世纪的中国处于专制社会衰落时期,同时期的英国则率先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故A项错误;传统的儒家思想以“仁”与“礼”为主要内容,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主要内容,故C項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自由平等,故D项错误;材料表明启蒙思想家们借助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故选B项。 16.答案:1.
核心思想:理性主义。
基本主张: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打倒天主教会和,否定世俗权威。建立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个人自由的新社会。 2.
同:①性质相同:都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核心内容相同:都倡导理性主义。主张自由、平等、民主、法治。 ③基本作用相同: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科学和文化的传播。
异:社会环境不同:当时的法国专制王权发达,是欧洲霸主和殖民强国。而20世纪20年代,中国民族危机严重,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斗争目标不一样:当时的法国以反对专制王权、封建教权、等级制度为目标。而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以抨击传统文化、反对封建道德为己任。
影响程度有差异:法国启蒙运动影响深刻、广泛、长远;中国新文化运动被救亡需求中断,不彻底。 解析: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