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 初中化学 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练习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课题2 氧气

01

知识管理

1.氧气的物理性质

色、态、味:通常情况下,是一种__无__色、__无__味的气体。 密度、水溶性: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__略大__,__不易__溶于水。 三态变化:在压强为101 kPa时,氧气在-183 ℃时变为__淡蓝色__的液体,在-218 ℃时变成__淡蓝色__雪花状的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检验:把一根__带火星的木条__伸入集气瓶中,如果__木条复燃__,证明是氧气。

注 意: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但本身不能燃烧,不具有可燃性。 可燃物在氧气中的燃烧

物质 反应现象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__微弱的淡蓝色__火焰,在氧气中发硫 出__明亮的蓝紫色__火焰,生成__有刺激性气味__的气体 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__更旺__,发出__白光__,生木炭 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__变浑浊__ 在空气中加热,只能红热,铁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__火星第1页/共6页

文字表达式 点燃二氧__硫__+__氧气――→化硫__ 点燃二氧__碳__+__氧气――→化碳__ 点燃四氧__铁__+__氧气――→化三铁__ 四射__,生成__黑色固体__ 3.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由__两种或两种以上__物质生成__另一种__物质的反应。(A+B→AB) 氧化反应:(1)__物质与氧气__发生的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__氧化性__。(2)分类:剧烈的氧化反应,比如燃烧;缓慢氧化,比如动植物的呼吸等。

02 基础题

考点1 氧气的物理性质

1.关于氧气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D)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

C.氧气在压强为101 kPa时,在-183 ℃时变为淡蓝色的液体 D.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 考点2 氧气的化学性质

2.下列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B)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3.(北京中考)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C) A.红磷 B.木炭 C.铁丝 D.酒精

4.(长沙中考)下列有关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B)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不放热

第2页/共6页

5.(益阳中考)课堂上老师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现象是__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__。 (2)水的作用是__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二氧化硫气体逸出污染空气__。 (3)仪器a的名称是__集气瓶__。 考点3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6.下列变化:①动植物呼吸、②木炭燃烧、③酱油的酿造、④食物变质、⑤汽油燃烧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__①③④__,属于剧烈氧化的是__②⑤__。

7.分析下列反应,然后判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A、D__;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A、B、D__;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A、D__。

点燃二氧化碳 A.碳+氧气――→

点燃二氧化碳+水 B.酒精+氧气――→加热汞+氧气 C.氧化汞――→

点燃四氧化三铁 D.铁+氧气――→03 中档题

8.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里,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D)

A.木炭 B.蜡烛 C.铁丝 D.红磷

9.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D) 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观察颜色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第3页/共6页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10.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用燃烧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燃物常用红磷 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C.用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来检验氧气 D.鱼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1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C) A.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B.铜+水+氧气+二氧化碳―→碱式碳酸铜 C.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D.碳酸―→水+二氧化碳

12.(邵阳中考)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第4页/共6页

13.将装满氧气的集气瓶按如图方式放置(固定装置略去),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瓶中燃烧得比在乙瓶中剧烈。由此可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①__氧气能支持燃烧__;②__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__。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14.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

(1)A、B、C、D各是什么物质?请将答案填在空格内:A是__氧气__;B是__硫__;C是__二氧化硫__;D是__二氧化碳__。

点燃二氧化硫__;该反应的(2)写出B在A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硫+氧气――→基本类型是__化合__反应。

第5页/共6页

人教版 初中化学 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练习

课题2氧气01知识管理1.氧气的物理性质色、态、味:通常情况下,是一种__无__色、__无__味的气体。密度、水溶性: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__略大__,__不易__溶于水。三态变化: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183℃时变为__淡蓝色__的液体,在-218℃时变成__淡蓝色__雪花状的固体。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te7w93xcy0088t3x4ji0cqsi0v0qh00p4x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