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特色的民间舞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王海峰 沈阳音乐学院
【摘 要】舞蹈是精神文明的产物之一,也是历史的鲜活记录。它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生产劳动、宗教信仰等多方面信息。舞蹈蕴孕在历史的脉络之中,它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每个民间舞蹈的流传都融合了当下的社会风貌、审美情感、主流思想等因素,它保留了本民族主旨意识,接纳其他文化后进行改革和创新。本文基于地域文化特点,兼顾传承与创新,对东北秧歌课堂教学内容改革进行深度剖析,以沈阳音乐学院为例,在本科东北秧歌舞蹈风格训练课程内容设置上,切合教学实际,填补空白,丰富内容,创新理念,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迎合当代主流舞蹈审美特点,全面推进课程内容创新发展,使其更加完善、规范、合理、科学、系统,更适用于本科教材特点。 【期刊名称】艺术家
【年(卷),期】2024(000)001 【总页数】2
【关键词】地域文化;东北秧歌;典型人物;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一、本科东北秧歌教学现状分析
东北秧歌是代表东北地区地域文化的最佳舞蹈形式载体,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中能够凸显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教学内容。目前国内东北秧歌的教学研究稍显薄弱,长期以来,我省舞蹈人在东北秧歌的教学研究上孜孜不倦地进行着整理和挖掘。但如今的本科课堂教学上,东北秧歌表演性教学组合缺乏创新精神,东北秧歌的舞蹈创作方面成为辽宁地区研究的弱点。
目前,本科东北秧歌课堂所采用的教学组合中的主要内容与中专教材基本相同。中专学生培养方向着重于标准、单一、规范的训练,而本科学生的培养方向则更侧重于综合训练及表演能力的训练。过于单调的教学内容不符合实际教学目的,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大多数本科东北秧歌舞蹈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为教师讲授动作并逐一示范讲解,教学过程中更专注于舞蹈静态、动态的动作结构教学。在突出表演性的组合中缺乏创新,教学古板、枯燥,这种模式很难生动形象地体现出民族民间舞蹈中所孕育的民族文化精神,学生只能学到表面却学不到精髓,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延续了30余年的东北秧歌教材亟待推陈出新,教材沿袭了固有的传统组合,却缺少现代色彩。如今,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使东北秧歌舞蹈教学绽放出新活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1]。
二、凝练特色,优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辽宁有着丰富的秧歌文化资源,是东北地区秧歌文化最为浓郁的省份。在东北秧歌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上,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研究条件;挖掘和创作出教学组合和精品作品更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我们要深入挖掘东北秧歌中具有辽宁地域特色的元素,丰富东北秧歌教学和特色,使之始终处于国内此类研究的最前列,充分展示我院在地域特色民间舞研究方面的雄厚实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和审美需求也在不断地改变。目前东北秧歌教学可以分为两大风格:一是地道的“原生态”,二是严谨规矩的学院派。这两种风格迥异的教学内容不能完全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我们应寻找两者的契合点,搜集、整合新的元素并编创成为表演性教学组合,使之更好地为舞蹈教学服务,为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出贡献。
我们在本科教学方面加强专业特色建设,以教材创新为突破点,提倡个性化教学模式,充分结合地域文化特点,全面推进本科东北秧歌舞蹈教学的创新与发展。通过深入民间进行实地采风、考察后,我校编创一系列具有典型人物扮相及个性化表演的组合。
(1)“头跷”组合,源自地秧歌与高跷结合,是集“歌、舞、戏、杂、武”五门艺术的精髓于一体的演出形式。主要以马鞭为道具,脸谱化妆比较夸张,装束主调分明色彩,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表演风格干净利落、欢腾奔放、风趣诙谐。这一组合受戏曲“武丑”影响很大,“武丑”是武艺精湛、性格机警的人物,不仅着重表现角色蹿、蹦、翻、跳之武技,这些都被吸收到了头跷之中。虽然武丑的程式比较固定,但是与秧歌结合后形成了头跷,其风格突出表现在舞步轻盈敏捷,节奏明快活泼,动作刚出洒脱,鼓相英武矫健。同时,舞蹈的音乐结构连贯,旋律明快跳跃流畅,富有动感。鼓谱套路丰富多彩,由三十五套鼓谱组成,贯穿舞蹈始终,汇集了辽南高跷秧歌鼓乐旋律所有精髓和技巧。头跷的相,是“叫鼓、亮相”的简称。它借鉴、吸收戏曲中“亮相”的表演程式,在一定锣鼓套的配合下做一个优美(或英俊、威武、滑稽)的瞬间静止造型,动静有致,神韵十足,呈现出异常热烈的气氛。
(2)“老蒯”组合,老蒯这个角色多由男艺人扮演,其表现风格泼辣,寓丑于美的特质,形成了老蒯舞蹈动作独特的风格。其表演道具主要有烟袋和棒槌,扭法上老蒯多为泼辣豪爽,“哏”步的夸张,扭腰动胯、怂肩吊膀、挤眉弄眼,生动风趣,把动作的幅度夸张放大的同时融入诙谐幽默的舞蹈元素。正是丑和美的对比关系构成了其独特韵味,正因此老蒯这一角色才会在众多东北秧歌人物角色中脱颖而出,被观众所喜爱和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