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苏教版教材制定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单元全部教案(共5份)
学校: 姓名: 日期: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探索宇宙 - 4 -
1.登月之旅
【教学目标】
1.知道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环形山的成因。 2.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经历。
3.知道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为人类探究月球提供了支撑。 4.能做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
会设计完成环形山的相关实验。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水槽、沙子、大小、形状不同的石子、记录单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你们知道这幅图画的是谁么?他在干什么? 生:阿姆斯特朗登陆月球。
2.师:阿姆斯特朗真的仅仅是登陆月球么?有没有进行其他的探索呢? 3.师:播放视频。 生:欣赏视频。
4.师:虽然电影中的设想是虚构的,但是科学研究表明,月球的背面很有可能存在一艘500米高7000长的巨型宇宙飞船。网络上甚至出现了“月球上的外星人”之类的书籍。 5.师:那么月球上究竟还藏着多少秘密?让我们一起登上月球去看看吧! (板书:登月之旅)
二、体会人类探索月球的过程 1.学生阅读“人类探月史”的材料
2.师:欢迎乘坐“和爱号”火箭,你们准备好去月球探索一番了么? 生:准备好了!(师:出发)
3.师:伴随着一声巨响,我们离开了可爱的蓝色星球,现在距离我们到达月球还有一段时间,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探索宇宙 - 4 -
让我们先来重温一下人类的探月史吧!
4.师:请同学们阅读材料“人类探月史”。思考材料中的问题。 5.学生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阅读感想。
6.师:阅读完的同学,和组内同学分享你的想法! 7.师生共同总结人类的探月史。
8.师:通过阅读材料我们发现,人类的探月过程是十分曲折艰难的,它都经历了哪些阶段呢? 生发言、师总结:神话幻想阶段、万户飞天阶段、望远镜阶段、登月成功阶段……(板书) 三、登陆月球
1.观察月球表面提出问题。
2.师:以上就是人类的探月史。古人有句话说的好: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我们想要了解月球,就必须自己亲自去看看!走!我们下火箭!
3.师:天呐!为什么月球和我们书上说的一点也不一样?!它是什么样的? 生:月球表面布满了坑!
4.师:科学上把这些坑叫做环形山。 5.师:看到这里,你有没有什么疑问?
生: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环形山为什么大多都是近似圆形的(强调)?环形山为什么有大有小?
6.实验探究环形山的形成以及为什么环形山都是近似圆形的 7.师:我们来逐一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针对第一个你们的猜想是? 生:可能是陨石撞击的、可能是火山爆发的……
8.师:开始科学家和我们的同学一样,认为环形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直到看见地球上的陨石坑,对比起来,发现地球上的陨石坑和环形山非常的相似,于是科学家做出大胆的假设:月球上的环形山可能是由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成的。 9.师:你们想亲手做环形山么?你需要什么材料? 生:石头、沙子。
10.师:什么形状的石头? 生:圆形的。
11.师:宇宙中的陨石只有圆形的么? 生:不可能!
12.师:如果用不那么圆的石头来扔,你觉得环形山可能是什么形状的?请观察你们小组石头,把你们的猜想画在实验纸上!
13.师:一会我们就在沙盘中试一试,把真实的环形山的形状也画下来!实验过程中,注意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探索宇宙 - 4 -
石子不能砸到人,大家也要小心沙子入眼!清楚了么?组长来领取沙盘。 生:实验。
14.师:(组长收起沙盘)(实物投影)展示几个小组的实验记录。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做出来的环形山和我们想象的不太一样,虽然陨石的形状很奇怪,但是环形山的形状基本都是近似圆形的。
15.师:所以,环形山的圆形其实和陨石的形状关系不太大。那是它是什么造成的呢? 生:和石头撞击的力度有关。
师:同学们都提到了撞击的力度,那么当陨石撞击时,沙子是什么样的? 生:向周围散开。
16.师:这就类似石子落向水面时,水面会向四周散开,形成圆形的波纹。难怪环形山大多都是近似圆形的呢!
17.探究环形山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18.师:环形山形状倒是挺统一的,大小可就差远了。这又是为什么? 生:陨石的大小以及下落的高度、速度有关。
19.师:今天我们就研究陨石的冲击力对环形山大小的影响! 20.师:我们的猜想是?
生:陨石冲击力越大,环形山越大!
21.师:你们准备怎样设计实验?小组讨论一下。
生:用不同的力气扔同一块石头。一次力气大,一次力气小。(演示) 22.师:有补充么?
生:在同一高度,用不同力气扔! 23.师:为什么要加同一高度?
生:演示(低处)力气大,(高处)力气小,你能保证力气大的冲击力就一定大么? 24.师:那你示范一下你们组的想法! 生:示范。
25.师:你们怎么看?
生:(用力扔的时候,手腕会上下移动)同一高度很难控制。 26.师:那怎样才能保证两次实验的冲击力肯定不一样呢? 生:高处大力扔,低处小力扔!第一次的冲击力肯定比第二次大! 27.师:这个实验有没有要注意的地方?
生:测量环形山最大直径!每次实验前都要把砂子抹平!扔石头的时候要注意安全!测量要做3次!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探索宇宙 - 4 -
28.师:在测量环形山最大直径时,我给你们一个小建议,扔好石头后,把2个大头针分别插在环形山最大口径处,然后把石头取出,用尺测量两个大头针之间的距离。这样测量的结果就更加精确一些。
29.师:现在开始实验,别忘记完成记录! 生:实验。
30.师:实验结束的小组,组长把沙盘送上讲台!学生数据展示。 31.: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生:发言。
四、返回地球,发现新问题
1.师:刚才我们通过共同努力,一口气解决了我们提出的全部问题!我们真棒!时候也不早了,我们早点回家吧!顺便看看路上的风景! 生:观看视频。
2.同学们,你们都在路上看到哪些熟悉的身影? 生:木星,太阳……
3.除了,地球和月球外,其他的星球的情况你们了解么? 生:不知道。
4.不要着急,以后的学习会帮助我们了解它们的!
5.好了,我们的火箭到站了!我们的登月之旅也告一段落!谢谢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希望以后我们还能一起去别的星球上探险!
【板书设计】
1.登月之旅
神话幻想 尝试酝酿 登月成功 嫦娥工程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探索宇宙 - 4 -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全部教案(共5课时)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