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资源与环境学院 自地1501 朱楷 20152125041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过分依赖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的传统能源结构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为促进我国经济与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寻找和开发清洁高效的可再生新能源已是当务之急,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主要出路。 关键词: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现状;展望。 引言:本篇文献综述是为了探讨中国在新的发展时期面对的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新能源的开发问题已早早引起中国和国际上的关注,关于此类主题的文献在国内外已有较多发表,在未来仍将呈现上升的趋势。
新能源( NE),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国家通过科技攻关计划,863 计划,973 计划和产业化计划等,使先进的技术和政策支持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热利用、氢能和燃料电池研发的产业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风电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不匹配,上游的生产能力和在世界上的研究和发展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而下游的风电建设的发展速度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1] 主体部分
1 国际新能源发展现状 1.1 新能源的发展背景
20世纪先后爆发了三次石油危机,油价不断上涨,人们开始意识到化石能源供应的不可持续性。同时,以伦敦雾事件为代表的环境公害事件频发,也引发了对化石能源产生的环境污染的担心。化石燃料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加速全球变暖,由此促成了《京都议定书》的签订。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造成的双重压力凸显了新能源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终促成了世界新能源产业的兴起。[2] 1.2 国际新能源发展现状 1.2.1 日本
自身能源缺乏的日本是最早重视发展新能源的国家之一。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日本就实施“新能源技术开发计划”(也被称为“阳光计划”),其核心是大力推进太阳能的开发利用。1993年,日本政府将“新能源技术开发计划”(阳光计划)、“节能技术开发计划”(月光计划)和“环境保护技术开发计划”合并成规模庞大的“新阳光计划”,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合理平衡。
根据2008 年 3 月修订的《京都目标实现计划》,日本新能源发展的中长期目标是:到2024 年 ,可再生能源占比为7 %,水电之外的新能源占比为 4 .3%;到 2030 年, 日本的可再生能源占比大约为 11%, 其中, 新能源为 7 %,大约为3 200 万千升原油当量。[3] 1.2.2 欧美
美国、欧盟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最先开始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美国《2009年美国经济复苏和再投资法》中,明确要求到2024年所有电力公司的电力供应中要有15%来自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4]欧盟于2007年通过“能源和气候变化一揽子计划”,承诺到2024年将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20%,温室气体排放减少20%。[5]到2010年,风电已经满足了欧盟5.3%的电力消费,其中在丹麦,这一比例已经达到20%。[6] 2 国内新能源发展现状
2.1 国内新能源发展条件及方向 2.1.1 非常规油气资源
(1)油页岩资源丰富
我国油页岩资源丰富 , 探明资源量 315 ×10 8 t ,预测资源量 4520 ×10 8 t , 其
中所含页岩油资源量 476×10 8 t ,主要集中在东部区、青藏区和中部区, 其中东部区页岩油资源量占全国的35%。
(2)深盆气和页岩气资源前景广阔
中国有利于形成深盆气的领域广阔 ,对鄂尔多斯盆地、吐哈盆地等 10 余个具备深盆气形成条件的地域进行估算,远景资源量约为(90 ~ 110)×10 12 m 3 。[7]
(3)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巨大
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巨大 ,其中以南海海域资源潜力最大, 11 个天然气水合物远景分布区 BSR 有效分布面积约为 125833 km 2。 2.1.2 可再生能源
(1)丰富的地热能源
据中国地调局统计 , 2000 m 以浅可采热水量68.5×10 8 m 3 /a ,折合标煤 3285 ×10 4 t/a 。
(2)太阳能资源分布广泛
全国 2/3 地区日照小时数大于 2200 h/a, 理论储量折合标准煤达 17 ×10 11 t/a。 丰富区位于吐哈、柴达木 、二连、银额盆地;较丰富区位于塔里木 、准噶尔 、鄂尔多斯、松辽及渤海湾盆地。[8]
(3)风能发电发展迅速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全国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总量为10×10 8 KW。2006年中国累计有风电机组3111台,装机容量259.9×10 4 KW,风电场91个,分布在16个省、市、区、特别行政区。[9]
2.2 面临问题与挑战
(1)高成本是制约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因素; (2)存在尚未突破的技术瓶颈;
(3)新能源发展受世界经济疲软影响较大。
2008年经济危机后,世界整体经济的疲软、贷款融资难度的增大,对新型的能源产业的资金链带来了很大的冲击[2],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一部分,自然受到影响。 3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展望
(1)科学技术创新发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新能源发展提供支持;
(2)技贸结合,国际合资、融资、合作加强; (3)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
伴随着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能源已成为经济、科技界及政府优先考虑的问题。立足于技术进步,以长远的观点看待新世纪的能源问题,加大基础理论的研究,不断将各种研究成果实用化、产业化是我们最终解决能源问题的必由之路。具体来说,电力技术是通向可持续发展的桥梁,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尽可能把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使用,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中的比例。[10]最大限度地提高供应能力,贯彻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正勇.试论我国新能源的发展与展望[J].科技论文与案例交流,2013,(11):03. [2] 费智.国际新能源发展现状及展望[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4,30(1):01-05.
[3] 陈伟.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及其与中国的比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6):103-104.
[4] 陈波,陈靓.美国新能源政策及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影响[J].国际展望,2012,(1):71-84. [5] 周梦君.从新能源战略看欧盟能源结构的调整与优化[J].电力与能源,2013,34(1):4-7. [6]国家能源局.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
[EB/OL].[2012-09-10].http://www.gxdrc.gov.cn/fzgggz/fzgh/gzjl/201209/t20120910_450210.htm.
[7] 章柏洋,朱建芳.世界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利用与进展[J].中国石油化工和经济分析,2006,(9):42-45.
[8] 罗振涛等.我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2006年发展概况[J].太阳能,2007,(2):12-14. [9] 李景明等.中国新能源资源潜力及前景展望[J].天然气工业,2008,28(1):150-152.
[10] 顾年华,尤丽霞,吴育华.21世纪我国新能源开发展望[J].中国能源,2002,(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