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使用)
2024年1月
1
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 承担单位:某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地点:县镇
区域生态循环农业,将秉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利益与环保并重,走绿色、生态、环保、节能、无污染之路。按“适度规模、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建设。力图既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又能极大的促进当地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带动当地农户共同致富。拟建设中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将以生猪养殖与水果、蔬菜、花卉苗木种植相结合,建设年出栏无公害生猪一万头规模的生态养殖场,园区将充分吸收当地农户参与猪场建设、饲养和种植,促进就业,以经济利益带动当地农户的参与积极性,从而带动园区周边农村经济发展;将充分考虑环保因素,通过周密规划,采用最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将影响环境的因素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
按照产业培植与环境保护同步发展、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的发展思路。为进一步增强园区发展后劲,园区实行种养结合的开发模式,科学实施“沼气生态工程”,加大对“猪-沼-果”、“猪-沼-菜”、“猪-沼-花卉苗木”循环农业建设,使园区的物质、能量、生态良性循环,成为我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循环农业的示范。
第一章项目摘要
1.1项目名称: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
2
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2项目建设单位:某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1.3项目建设地点:县镇
1.4项目建设年限:一期建设:2024年
1.5项目建设规模: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占地538亩,建设万头生态生猪养殖场;新建观光果园45亩;新建生态农业观光园180亩;配套建设集科研、教学、技术交流:农民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基地;农家乐在内的休闲山庄,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占林地100余亩。
1.6主要技术指标:生猪年出栏4万头;引进生猪品种3个,生猪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引进优质水果品种5个,水果种植面积200亩;引进优质蔬菜新品种20个,花卉苗木优良新品种12个,筛选3-5个品种为园区主栽品种,蔬菜栽培面积70亩,花卉苗木栽培面积80亩,其中东南沿海型5连栋塑料温室4座(合计面积6400平方米),大跨度提高型单栋大棚50栋合计面积l6000平方米);新建水库容量为5.6万方;建设标准猪舍及配套管理用房38000余平方米;生活、管理培训)、科研、教学楼6000余平方米。
1.7主要建设内容:建设标准猪舍及配套管理用房38000余平方米,生活、科研、教学、培训楼6000余平方米:加固扩容山塘水库两座;新建生猪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工程;修建道路1.6千米;新建横跨45米、宽8.5米的桥梁1座;新架1.6千米高压线及上25OKVA变压器l座;打深水井2个,建蓄水200立方水塔1个;新建果园45亩;新建蔬菜花卉基地、生态农业观光园180亩。
3
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8园区功能分区与布局=园区分生猪生态养殖区、观光果园区、生态农业观光区、水产与科研教学、管理(培训)、生活区。 1.9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为5000万元,其中:生猪生态养殖区3500万元、生态农业示范区699.8万元、观光果园区50万元、科研、教学、培训基地3SO万元。流动资金500万元。请求上级给予 万元的项目扶持资金,该资金主要用于基地无污化处理工程、良种引进。 2.0资金来源:自筹1700万元,争取政府支持300万元,银行贷款3000万元。 2.1效益分析
2.1.1直接经济效益=年可获直接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 2.2.2社会效益,稳定肉类市场,满足人民肉类消费的需要;向社会提供优质安全的水果、蔬菜等农产品;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1.3生态效益:实行标准化生态养殖,改善生猪饲养环境和人居生态环境,园区实行种养结合,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效益,而且促进物质、生态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我省农业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循环农业的示范, 2.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2.3结论
初步分析表明,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发展政
4
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策,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重要意义,项目建设目标明确、方案正确、技术可行、投资合理,能够自我实现良性运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一是按照中央精神切实做好“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发展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已成为党和政府的首要任务。胡锦涛同志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绐终抓紧抓好,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胡锦涛同志的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新阶段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切实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是提升农业竞争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县农业已经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转型时期。经过多年的调整,农业结构己渐趋合理,特色优势产业带和主导产品的区域布局日益明显,但无论是产业层次还是经营机制都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制约着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政府决定开展新一轮的特色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