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际关系学试题
课程代码:0329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社会测量法的创立者是( C )1-26 A.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 B.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洛夫斯基 C.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 D.美国心理学家班都拉 2.不属于人际关系社会性表现的是( D )1-8 ...A.人们是在赖以生存的劳动中结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
B.人们是运用在劳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语言系统进行交往的 C.人际关系在现代化社会体现得更明显、更强化 D.人际关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 3.为角色理论奠定基础的学者是( A )2-45 A.美国学者乔治·赫伯特·米德
B.美国学者罗伯特·帕克、雅各布·莫雷诺、拉尔夫·林顿 C.美国学者舒茨、马斯洛
D.美国社会学家乔治·C·霍曼斯教授 4.舒茨关于人际需要理论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C )2-43/44 ...
A.人际沟通的需要 B.人际支配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相爱的需要 5.人际关系发展的高级阶段是( B )3-86 A.适应阶段 B.依附阶段 C.融合阶段 D.吸引阶段 6.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平等关系表现中属于( B )3-73 A.经济上的平等 B.政治上的平等 C.文化上的平等 D.社会生活上的平等 7.人们常说的“入乡随俗”具体指的是( A )4-107
A.交往条件 B.交往情境 C.交往过程 D.交往内容 8.卢梭在《忏悔录》中坦陈他的心理体验:“我不太害怕惩罚,我只害怕丢脸;我怕丢脸甚于怕死亡、怕犯罪、怕世上的一切。”这段话反映的是影响人际关系的( C )4-112 A.利益因素 B.情感因素 C.尊严因素 D.显性因素
9.我国大力倡导的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等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规范属于( C )5-134 A.社会公德范畴 B.职业道德范畴 C.家庭美德范畴 D.新出现的道德关系范畴 10.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这项规定最确切的含义是( A )5-137 A.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B.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
C.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D.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11.在影响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中,属于最高层次的是( A )6-163 A.心理动力因素 B.心理特征因素 C.自我意识因素 D.心理现象因素
12.在我国,曾流行“50年代人帮人,60年代人整人,70年代个人顾个人,80年代人坑人”。这种错误的说法在不同社会制度对人际关系影响的共性因素中属于( B )6-188 A.影响人际关系的性质和类型 B.影响人际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C.影响人际交往的范围 D.影响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 13.“童叟无欺”,指的是( D )7-204 A.诚信是世界性法律原则 B.诚信原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C.诚信原则是人际交往的基础 D.诚信原则是做人之本 14.“共同经验区理论”是( A )7-215
A.传播学家W·宜韦伯在他的《人·信息·媒介》一书中提出的
B.传播学家阿特休尔在他的《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一书中提出 的
C.传播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在他的《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书中提出的 D.美国实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在他的《传播与说服》一书中提出的
15.有时,同一种手势,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表达的意义也不相同,甚至是相反的。例如,中国人招手叫人过来的手势,在美国人看来就是再见的手势。而美国人叫人过来的手势(掌心向上,四指弯曲),在中国人看来就觉得很不尊重人。这种截然不同的理解,在相互交往中就会发生误会,形成交往障碍。此种情况在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莫斯科大学教授安德列耶娃非言语沟通四个符号系统的分类中属于( C )8-234 A.空间和时间符号系统 B.辅助语言符号系统 C.光学——动力符号系统 D.视线接触符号系统
16.影响交往互动的心理障碍,从个人来讲,主要表现为不健全、不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从内容上划分包括( A )8-242
A.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B.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C.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 D.定向自我、激励自我、保护自我 17.处理人际关系的技法对于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具有( D )9-251 A.原则指导作用 B.关键作用
C.直接制约作用 D.保证作用 18.一要自识、二要自谦,这两种情况反映在完善主体的技法——恰当的自我介绍的注意事项中属于( B )9-256 A.争取主动 B.把握分寸 C.保持镇定 D.克服羞怯 19.歌德24岁那一年,曾荒唐地卷入了一场“三角恋爱”。失恋后,他几度想过自杀,将一把磨得锋利的匕首放在自己的枕头底下。然而,当他把自己破灭的“爱情”作为素材,写出了轰动整个欧洲的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以后,他从事业上看到了希望,终于从毁灭的边缘转了回来,潜心于文学创作,成为举世闻名的文学巨匠。这则案例在失恋后自我调适的方法中属于( C )10-297 A.理智思考法 B.寻求社会支持法 C.志趣转移法 D.精神自慰法 20.在我国,“尊老爱幼”最早被社会所认同是在( B )11-345 A.先秦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我国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包括( ABDE )5-137 A.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B.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C.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 D.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E.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22.亲密型人际关系的特点包括( ABCD )5-154 A.交往频繁 B.相互依存 C.追求共享 D.互相接纳 E.双方关系没有激化
23.平等是现实的,主要是指( BCDE )7-200/201
A.平等是有条件的,起点和机会是均等的 B.平等具有时代性 C.平等具有地域性 D.平等具有文化性 E.平等是发展变化的
24.运用“苏格拉底技法”应当注意的问题包括( ABC )9-279 A.从对方的需求出发,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B.提出大家公认的、能够取得对方认同的常识性问题 C.选择恰当的问句和语气,诱导对方承认你的立场 D.根据说服对象的年龄层次而采取不同的方式 E.要根据说服对象的性格气质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
25.搞好家庭养老的代际关系必须做到( ABCDE )11-342/344 A.让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证
B.加强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照顾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特殊要求 C.关心和支持老年人的各种未了心愿的实现 D.防止厌老宠幼,保持代际平衡
E.树立老当自强的老年观,增强自我养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