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试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C.胆汁质 D.多血质 27.下列哪项特征不属于人格的本质特征?( B ) .A.稳定性 C.功能性

三、名词解释 1.人格 2.认知方式 3.投射法 4.气质

四、简答题

1.简述冲动型与沉思型认知方式的特点。

2.简要说明人格结构的自我调控系统。 3.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各自的优势是什么? 4.人格具有哪些本质特征? 5.气质与性格有何不同?

6.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7.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五、论述题

1.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在教育中如何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特征?请举例说明。 2.试述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考过3次 3.在人格发展与调节中,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5.结合实际谈谈人格的成因。

本章分析

1、历年考试平均分值在07年之前为14.5分,07年之后为8.1分。比重有下降趋势。但各种题型都会出现。需要精读,知识点涉及的比较细,面很广,考过的题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很大,尤其是论述题。

2、还需要留意的知识点有: 1)、名词解释: 性格 人格特质 2)、问答题:性格的结构;人格理论的不同流派与代表人物;

B.易变性 D.复杂性

第九章 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相似性的诸多因素中,_________是最主要的因素。( D ) A.性别

B.社会背景

C.教育水平 D.态度

2.群体规范的基本作用是对成员具有_________的作用。( B )考过2次 A.吸引 C.助长

B.比较和评价 D.凝聚

3.社会测量法是由心理学家____________所首创的。( C ) 考过2次 A.费斯廷格

B.沙赫特

C.莫雷诺 D.库利

4.当人处在群体中时,有时会作出平时不会作的破坏性行动,这是( C ) 考过2次 A.从众现象

B.社会干扰现象

C.去个体化现象 D.群体极化现象

5.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 B ) A.信息传播 B.人际沟通 C.人际吸引 D.人际关系

6.“酒逢知己千杯少”,反映了人际吸引中的( D )条件。 A.互补性 C.熟悉性 A.规范性 C.接近性

B.接近性 D.相似性

7.以下( C )是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之一。

B.社会性 D.合群性 B.社会干扰

8.“三个和尚没水喝”,反映了( A )作用。 A.社会惰化

C.去个体化 D.从众 9.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 A )

A.行为参照 B.省力 C.服从 D.强迫

10.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叫( B )。

A.服从 B.从众 C.信任 D.接受 11.“人曰亦曰”属于______现象。( C ) A.沟通 C.从众

B.服从 D.暗示

12.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C ) A.去个体化理论是由费斯廷格等人提出的。

B.当个体处于去个体化状态时,个人的行为就较少受自己的个性和意识支配,而倾向于依从整个群体的状态。

C.群体规模越小,气氛越强烈,越易于引发人的去个体化状态。 D.匿名性是导致去个体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13.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着三种基本的需要,它们分别是什么?( C ) A.生理需要、支配需要和尊重需要

B.胜任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和尊重需要

C.支配需要、包容需要和情感需要 D.尊重需要、包容需要和情感需要 14.有关社会助长的研究最早是由谁进行的?( A ) A.特瑞普里特 B.谢里夫 C.费里德曼 D.阿希

三、名词解释 1.包容需要 2.从众 考过3次 3.社会助长 4.去个体化 5.群体极化

四、简答题

1.简述去个体化的涵义与主要原因。 2.简要说明舒茨提出的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 3.人际吸引的条件有哪些? 考过2次 4.简述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

5.非言语沟通的类型主要有哪几种?

五、论述题

1.试比较舒茨的人际需要三维理论和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的异同。

2.结合实例,说明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

本章小结:

1、历年考试平均分值在07年之前为5分,07年之后为11分。比重上升非常大,有越来越重要的趋势。所以需要重点关注。在简答题和名称解释上是重点。论述题概率开始增加,知识点会要求比较细。

2、还需要留意的知识点有: 1)、名词解释:人际沟通 群体 社会惰化 2)、问答题:社会交换理论;人际沟通的功能与模式;群体的一般特性;从众与服从的区别,比较两者的原因;

第十章 心理健康

一、单项选择题

1.恐惧症来自于( B )。

A.挫折 B.焦虑 C.压力 D.幻想

2.体验到突然的、强烈的、不断出现的并且常常是无法预测的焦虑行为的袭击,焦虑可持续

几秒钟,也可能是几小时或几天,而后消失,又在不经意间重新出现。这是( C ) A.广泛性焦虑障碍 C.恐慌障碍

B.恐惧症 D.创伤后应激症

3.欲盖弥彰,属于心理防御机制中的( A ) A.投射 C.否认

B.文饰 D.反向

4.心理防御机制的运用( C ) 考过2次 A.是积极的

B.是消极的

C.具有二重性 D.不确定

5.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B ) 考过2次

A.否认 B.文饰 C.投射 D.幻想

6.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

这是采用了( B )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 7.下面哪一种不是心理促动药物?( D )

A.兴奋剂 B.镇静剂 C.迷幻剂 D.葡萄糖 8.健康的概念是指( D )。

A.身体健康 B.生理无残疾 C.心理健康 D.身心健康

9.一位内向、缺乏魅力的男青年恋爱受挫后,想象自己是一个英俊的小伙,成为很多少女心中的偶像,陶醉在幻想的世界中获得心理满足。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D )。 A.反向 B.投射 C.压抑 D.幻想

10.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采用了下列哪种心理防御方法?( C ) A.文饰 B.转移 C.投射 D.幻想

11.把失恋的挫折感转化为发奋学习的动力,这种心理防御方法称为( A )。 A.升华 B.转移 C.文饰 D.压抑

12.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压力的因素?( B ) ..A.准备状态 C.经验

B.行为方式 D.性格特征

13.1978年9月,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发表了有关身心健康的什么宣言?( D ) A.《巴黎宣言》

B.《北京宣言》

C.《开罗宣言》 D.《阿拉木图宣言》 14.下列哪种反应是对挫折的积极应对反应?( A )

A.升华 C.退行 B.投射 D.幻想

15.有些酗酒者认为“喝酒伤身”没有科学根据,照样喝酒,这是心理防御机制中的( B ) A.文饰 C.投射

三、名词解释 1.社会性压力源 2.挫折 考过3次 3.心理健康 4.压力

四、简答题

1.简要说明心理健康的标准。考过3次 2.人们遇到挫折后,会引起什么反应?

3.简述挫折的应对策略。

4.请你结合课本内容谈谈你是如何认识并应对焦虑的? 5.焦虑障碍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 6.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7.简要说明克服焦虑的三个原则。

五、论述题

1.试述处理压力的方法。

2.试论述人在受到挫折后可能产生的反应并提出应对挫折的一些建议。

本章分析:

1、历年考试平均分值在07年之前为7分,07年之后为8分。本章中挫折、焦虑和压力是重点,尤其是解决的策略需要理解灵活掌握。 2、考点主要集中在简答题和名词解释上。 3、还需要留意的知识点有: 1)、名词解释:压力源 心理性压力源 心理防御机制 焦虑障碍 2)、问答题:压力产生的原因;焦虑的主要类型及应对策略;

B.否认 D.反向

第十一章 毕生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同一时间里研究不同年龄组的被试的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叫( A )研究法。 A.横断 B.纵向 C.序列 D.实验

2.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_________的儿童逐渐掌握了守恒的概念。( C )考过2次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试题

C.胆汁质D.多血质27.下列哪项特征不属于人格的本质特征?(B).A.稳定性C.功能性三、名词解释1.人格2.认知方式3.投射法4.气质四、简答题1.简述冲动型与沉思型认知方式的特点。2.简要说明人格结构的自我调控系统。3.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各自的优势是什么?4.人格具有哪些本质特征?5.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t8yg7lpo66d7jn4l8uv58u602x7bw012k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