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中学2017年春学期2月份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命题人:程桂秀 审题人:何晓琼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7小题; 2.考生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贴上条形码;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论王熙凤 王昆仑
在《红楼梦》一部大书的开始,我们第一次看到王熙凤,她那活跃出群的言行,彩绣辉煌的衣装,就能使人觉得这个人物声势非凡。《红楼梦》作者对于王熙凤出场的写作工力,也并不弱于托尔斯泰之写安娜·卡列尼娜的出场吧?她的出场是从初到贾府的林黛玉眼中开始的——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首先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而且人皆屏息,她独放诞。特别是神情活跃,装饰辉煌,气势更高人一等。在这顷刻之间,王熙凤既“细打量”黛玉,称赞她生长得“标致”,又为黛玉母亲亡故而流泪,又责怪自己不该招引起贾母的伤心,又问黛玉读书、吃药,又关照给林姑娘搬东西、打扫屋子等等,这一连串明快变化的形象,已使我们一开始就看到这一人物的特征。作者更在这一小段速写之后,借贾母之口,对读者爽快地指出凤姐性格,叫她作“泼辣货”。
《红楼梦》不同于许多传奇故事的重要特点,就在于作者不使宝玉黛玉恋爱故事孤立存在,
而是产生在一个高贵、庞大而又矛盾复杂的大家庭中。固然是通过宝黛恋爱写一个家庭,同时也是通过一个家庭写一个时代社会。实际上,作者曹雪芹用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盛与衰败,其中又以贾府为中心,来作清朝康、雍、乾时代统治阶级的镜子。这正是作者伟大的成就。这个时代的统治阶级已经挽救不了自己的灭亡,但它坚决要抢先一步扼杀下一个时代的新生萌芽和他们的恋爱自由。王熙凤就是一个濒于灭亡的大家庭统治层的执行者。在恋爱故事中少不得宝玉、黛玉、宝钗。在家庭内部生活结构中少不得王熙凤这一根从屋顶直贯到地面的支柱。如果把王熙凤这一人物从书中抽了出来,《红楼梦》全部故事结构就要坍塌下来。所以,可以说作者是把宝玉、黛玉、宝钗和凤姐四个人都当作第一类重要人物而配合着塑造出来的。
在中国古典著作中,不容易找到以如此紧张强烈的腕力写成的人物典型。凤姐不是《左传》的郑庄公、《史记》的汉高祖,也不是《金瓶梅》的潘金莲或《聊斋》的仇大娘。比较起来使人能联想到的也许是《三国演义》的曹操吧?行将垮台的封建家庭和行将垮台的封建王朝,有着共同的规律,它们的当权者也会有着相类似的性格和作用。在《三国演义》作者笔下,不许“几人称王、几人称帝”的是曹操,支持汉朝统治残局的是曹操。挖空汉皇朝实际统治权只留一个空壳子的是曹操,加速地结束了汉代统治的也是曹操。凤姐在贾府的使命从某一种角度看来与曹操颇有一些类似。《三国演义》的读者恨曹操,骂曹操,曹操死了想曹操。《红楼梦》的读者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作者刻画出一个聪明、漂亮、能干、狠毒的“凤辣子”,不但使她充分具有那个时代人物典型的真实性,也赋予她以吸引读者极大的魔力,足证这个人物的社会意义之不可忽视。
1.依据第二段,不属于文中所说的“写作工力”的一项是 ( ) A.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出场特点。
B.侧面烘托的心理刻画。
C.揭示人物性格的服饰描写。 D.赞美人物形象的肖像描写。 2.对王熙凤服饰描写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突现王熙凤在贾府与众不同的地位、身份。 B.一改传统人物描写的手法而采用了白描手法。
C.华丽的服饰之下,掩盖着其妖艳、狡黠、精明、能干的特点。 D.人物的文化情调完全可以通过服饰表现出来。 3.下列各项表述,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 )
A.《红楼梦》塑造的王熙凤与托尔斯泰之塑造的安娜·卡列尼娜具有相同的艺术魅力。 B.作者认为,《红楼梦》一开场就奠定了王熙凤多面的性格特征。
C.“从屋顶直贯到地面的支柱”是说王熙凤是《红楼梦》众多人物中起支撑作用的人物。 D.在中国古典著作的人物典型中,再也找不到用“紧张强烈的腕力”写成的人物典型了。
二、古诗文。(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共19分)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太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知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候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适谪去,意不自得。
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三十三矣。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召置门下,甚幸爱 幸:宠幸。 .B.乃悉草具其事仪法 具:详细。 .
C.乃短.贾生曰 短:说别人的坏话,诋毁。
D.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 用:任用。 .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贾谊才华出众的一组是 ( )(3分)
①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②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③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 ④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⑤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⑥贾生自伤为傅无状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贾谊十八岁时就因能诗善文闻名当地。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召他到衙门任职,特别器重他。
B.贾谊受到皇上的重用,奉命制定颁布实行了许多新的法令制度,皇帝让贾谊担任公卿之职,于是遭到朝中绛、灌等人的忌妒,诽谤他年轻学浅,总想着擅权弄事。
C.贾谊被从长沙召回,当时皇上正在虔诚地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便详细地说明鬼神形成的情状。
D.贾谊多次上奏疏给皇上,陈述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不符合古代的制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
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适谪去,意不自得。
译文:
(2)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译文: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11分)
山中寡妇 杜荀鹤
夫死田旱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8.诗中寡妇形象特点是什么?诗歌是如何刻画的?(5分)
9.尾联刻画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现实?整首诗歌表现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氓》中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的句子是“ , ”。 (2)音乐是中国诗词里的常见内容,苏轼《赤壁赋》中侧面表现客吹洞箫的音乐效果的两句是: , 。
(3)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山村社日迎神祭祀的热闹风俗,洋溢着浓厚的、古朴的乡村生活气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一片苍茫 戴涛
白生要去茫县做知县,至恩师大学士多举府上辞行。待白生坐定,多举便让人端上一盘水果,问白生:“可识得盘中为何物?”白生细细打量一番,说:“状如梨,梨有皮,或黄或青,而此果似无皮,白如雪,透如水,学生真不知何方仙果。”
多举抚掌大笑,说:“这亦是梨,名晶梨,产地即是茫县。”他拿起一只递给白生,白生接过梨,小心翼翼张开嘴,未等劲咬,只听得一声脆响,一股清香扑鼻,一股甘甜沁脾。
“好梨好梨。”白生情不自禁脱口叫道。多举说:“当今从皇亲国戚到满朝文武非此梨不吃,茫县可真是个好地方哟。”白生忙跪道:“学生一定不辜负恩师之厚望。”
烟花三月,白生起程。一路春色诱人,白生无心恋景,很快便到了茫县。此时一班县衙的官吏幕僚和当地的乡绅名士已迎候多时,寒暄过后便请白生到鸿运楼洗尘。酒过三巡,店小二端上一碟水果,白生见是苹果,随口问道:“咦,茫县不是盛产晶梨么?”小二却面露难色:“禀大人,小店什么新鲜果子都有,就是未备晶梨。”白生说:“入其乡则随其俗,我偏就稀罕这遍地都是的土产。”
听得此言,店小二却急了:“禀大人,这晶梨如今实在是想买也买不到了。”白生好生纳闷,便看坐在身旁的县丞汪过,汪过立刻端起酒杯说:“我等还是一起敬白大人一杯吧。”众人也都纷纷应和着祝白大人平步青云,白生于是糊里糊涂地举杯。待酒足饭饱,已是掌灯时
分。
一觉醒,已是第二天早上,白生赶紧升堂。新官上任,自然要漂漂亮亮地审他几件案子,可白生在堂上正襟危坐了一整天,不见一人告,而且一连三天皆如此。
第四天,白生实在觉得无聊,便喊了退堂,然后换了便服一个人悄悄出了县衙,策马朝乡间跑去。茫县多丘陵,举目望去,层层叠叠的梯田此时一片雪白,清气四溢,悦人眼目。待马跑近,但见一株株一人多高的梨树枝繁叶茂,盛开着朵朵娇嫩的小白花,更有无数蜂蝶翩翩起舞,煞是好看。白生看得如痴如醉,连连喝道:“美景!美景!”
这时,不知从哪儿跑出一男童,上前捉蜜蜂,捉到后便立刻将蜜蜂撕成两段,随即放到嘴边贪婪地吮着。
白生问:“你吃什么?”男童答:“蜂蜜。”
白生说:“可这小生灵却被你无端弄死了。”男童说:“我饿。” 白生大怒:“饿了,你回家吃饭呀!家里没饭?” 白生这才注意到眼前的男童竟是如此瘦弱。
白生随着男童到了他家。几排东歪西倒的茅屋,其中一间,推门进去,白生一惊,四壁空空,只有土炕上躺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白生问男童:“你爹呢?”男童答:“这就是我爹。”白生又是一惊。
从男童家出来,白生又踏进另一间茅屋……当白生离开村寨,心沉得如同铅坠,抬头西望,残阳如血,遍地的梨花也是殷红殷红的。
你别看这晶梨雪白雪白的,可在我们百姓眼里它可是血红血红的。
你说每户上交一筐梨给朝廷也算不得什么,可你知道么,这晶梨多么刁钻古怪,三亩地一粒粮食没种,全种了梨树,也只能收得这一筐好梨。
你问我这日子是怎么过的,挑剩的孬梨到外边换得半年的杂粮已是大幸,余下的日子就靠要饭了。
回到县衙,白生将县丞汪过叫到书房,阴沉着脸问道:“汪大人,你可知道百姓为梨遭的罪?”汪过说:“知道。”白生说:“就没办法么?”汪过说:“有,白大人,您把梨伺候好喽,早点儿像您的前任那样离开茫县,此外别无他法。”
白生沉默无语。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金秋十月,晶梨收获的季节。今年的梨格外好,个儿大肉嫩透着水灵。衙门上下忙得不亦乐乎,总算把梨收齐了,一个不落全装了船。按惯例,由县丞押运进京,临行前白生突然对汪过说:“这趟不劳你的驾了,我亲自走一趟。”汪过淡然一笑,自当
相让。
一月有余,运梨船终于回归。不出汪过所料,白生果然没有回来。又过了数天,朝廷果然派了个新知县。汪过旁敲侧击地打听白大人,谁料竞惊出一身冷汗:原来,白生送到朝廷的梨不知何故竟然又酸又硬,皇上才咬了一口,梨没有咬下,却将半颗圣牙咬落,于是龙颜大怒,将白生打入死牢。
腊月二十八,圣旨传,命茫县砍去所有梨树,永不得再种。百姓闻听此讯,雀跃欢呼,奔走相告,个个操起砍刀奔向自家梨园。进了梨园,人人大惊,寒冬时节本已干枯的梨树枝头竟然挂满了朵朵白花……
是夜,京城,白生被推出午门,天地一片苍茫。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作品开篇以多举荐梨入笔,自此“晶梨”便成了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梨的命运与人的命运相交织,最终演绎出一曲为民谋福者殒身不恤的悲歌。
B.作品将主要人物置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上有贪婪的皇上、多举等权贵,下有狡诈的汪过等地方污吏,白生处境之艰难决定了其反抗态度之坚决。
C.这篇作品中有许多出乎文中人意料之外的笔墨,如新官无案审、名县无粮吃、白生有去无回、梨树永不再种……这种笔法的运用,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有趣。
D.这篇作品语言较为雅致,“心沉如铅坠”的比喻,用语贴切;“雪白”与“殷红”的对比,色彩鲜明;“饿了,你回家吃饭呀!家里没饭?”“这趟不劳你的驾了……”等人物语言,真切传神,颇具感染力。
E.“苍茫”,即空阔辽远、无边无际之意。作品以“一片苍茫”为题,便寓有作者对百姓深重苦难的怜悯,对父母官孤独悲壮的哀叹,对世道昏暗荒谬的忧愤,韵味苍凉。
(2)茫县官吏乡绅为白生接风洗尘这一部分内容,在文中有何作用?(6分)
(3)“第四天……”一段以及倒数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4)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白生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百米决赛开始了,我们班的李强一马当先冲在了前面,顿时,同学们沸反盈天,好不激....动。
B.这几个人一坐到一块就谈吃谈穿,真是百无聊赖。 ....
C.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少不更事的小丽呆坐在那里,大脑一片空白。 ....D.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篇幅较长,真是长篇大论。 ....
1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那一望无边的大海,那汹涌起伏的波浪,就像布满白云的天空一样在老人眼前舒展着。 B.第一次见面,贾宝玉开始对娇弱清秀的林黛玉表示明白地好感了。
C.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
D.我们虽然佩服桑地亚哥,由于这种具有“硬汉子”精神的人,在现在社会中却不多,将来也还不知道会不会有呢!
14. 填入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____ 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①顺着眼 ②乌裙 ③月白背心 ④脸色青黄
⑤眼角上带些泪痕 ⑥蓝夹袄 ⑦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A.②⑥③④⑦①⑤ C.⑥③②①⑤④⑦
B.⑥⑤④⑦②③① D.②③⑥①④⑦⑤
15.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情景补充人物的对话,要求简洁得体。(6分)
主持人:您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画吗? 嘉宾:① 。 主持人:老人为什么喃喃自语这句话? 嘉宾:② 。 主持人:您觉得这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嘉宾:③ 。 主持人:④ ? 嘉宾:最重要的是,要常回家看看。
16. 本学期,我校文学社将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从我们学过的课本人物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要求:①请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在答题线上,然后写颁奖词;②符合人物特征;③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5分)
(示例) 刘和珍: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始终微笑的刘和珍君,你激励我们每个热血青年,为了祖国更加强盛,“奋然而前行”! 答:所选人物:_____________
颁奖词: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花的纤弱是一种姿态,树的挺拔也是一种姿态;山的沉稳是一种姿态,水的灵动也是一种姿态;迅疾奔跑是一种姿态,休闲徜徉也是一种姿态;仰望天空是一种姿态,关注脚下也是一种姿态。
你心目中最美的姿态是怎样的?请以“最美的姿态”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宾阳中学2017年春学期2月份考试 高一语文答案
1.D。// D项不能体现“写作工力”。
2.B。// 不是白描,而是浓墨重彩、绘形绘神。
3.B。// A是说有同样的写作工力。C是说明她在封建家庭中的作用。D是“不容易”,而不是“再也找不到”。
4.D。// 采用,采纳。 5.A。// 排除⑤⑥。
6.B。//“奉命制定颁布实行”错误。他只是修订各项法令的提议者,法令也并非实行。 7.(1)贾谊已经辞别朝廷,前往任所。听说长沙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自认为寿命不会长久,再加上恰好是被贬谪而去的,(所以)心情抑郁。(5分)
(2)几年以后,梁怀王骑马时,从马上跌下来,摔死了。贾谊认为自己这个老师没有当好,很伤心。哭泣了一年多,也就死去了。(5分)
8.(5分)诗中刻画了一个在丈夫死后逃到山中,艰难应对赋税、徭役的逼迫,生活困难,内心痛苦,饱经沧桑的寡妇形象。(2分)诗人通过细节刻画来表现人物特征的。“麻苎”的“衣衫”,“鬓发”已“焦”,吃野菜,烧生柴火,突出了寡妇家穷人老,生活艰难的情形,衬托出人物的内心痛苦,表现了她饱经忧患的身世命运。(答外貌描写也可以,借景来写人物生活也可以。)(3分)
9.(6分)尾联刻画了人们即使逃入深山,也难逃赋税和徭役逼迫的残酷现实。(2分)诗人把感情诉诸人物命运的刻画之中,借寡妇被赋税和徭役逼迫的生活场景来反映百姓被摧残的社会现实,(2分)表达了诗人对寡妇的同情以及对当权者的愤恨。(2分)
10.(6分)(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11. (1)答:BC 。(5分)答对一个得2分,对两个才得5分。解析:B项根据原文可知,强加因果关系,说林冲一进牢营就得到了一般的罪人的同情和关照是由于他被高太尉陷害,原文中并没有这层意思;差拨对林冲辱骂和恐吓是因为“不见他把钱出来”。 C 项根据原文“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便骂道”可知差拨一见林冲就破口大骂是因为“不见他把钱出来”。
(2)(6分)答:①概括介绍牢营情况,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②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③制造悬念,使故事产生波澜。要注意扣文本内容分析。每点2分。
(3)(6分)第一问:差拨是个利用职权诈取钱财的势利小人。(2分)第二问:①对比法。(1分)。②主要表现在语言描写上(1分)。如先是骂林冲为“贼配军”、“贼骨头”,后来夸林冲为“好男子”、“久后必然发迹”,通过先骂后夸前后不同的语言对比突出人物性格特点。(2分)解析:此题第一问很好答,第二问既要指出所用的表现手法,还要结合原文举例简析。
(4)(8分)第一问: 两种身份:①教头身份。(1分)②配军身份。(1分)第二问: 四种性格和心理:①谨慎小心(谨小慎微、怯懦谨慎)。②沉着冷静(果断干练)。③隐忍顺从(忍气吞声)。④顾及颜面(虚荣心强,好面子)。每点2分,至少答出三点。要注意扣文本分析。 12.C。//A、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嚣杂乱。沸反,像沸水一样翻腾。盈,满。B、百无聊赖:指生活或感情上没有依托。C、少不更事:年少经历世事不多,缺乏社会经验,不懂人情世故。更:经历。D、长篇大论:贬义词。滔滔不绝的言论或篇幅冗长的文章。
13.C。(A、比喻不当。“大海、波浪”像“天空”舒展,不合逻辑。 B、语序不当,应该是“明白地表示”。 D误用关联词,“由于”应改为“可是”。关联词位置不对,“虽然我们”) 14.A。
15.共6分,一句1.5分。
① 一个老人对着镜子说:孩子们都忙…… ② 孩子不在身边,老人非常孤独。 ③ 老人缺少精神上的赡养。 ④ 您觉得孩子们最应该做些什么?
16. (5分) (示例1)蔺相如:身为门客,胆识超强。完璧归赵,智勇无双;渑池赴会,舌战群狼;位超廉颇,忍辱避让;国家为先,器量如海。伟哉!蔺相如,千秋美名扬!
(示例2) 桑提亚哥:一条鲨鱼,一只小船,一位老人,一片大海,在寂寞与困难中坚持信仰,在逆境与挑战中永不言败!
(示例3) 桑提亚哥:岁月带走了他饱满健硕的肌肤,却带不走他顽强的意志,带不走他内心的高贵,更带不走他坚定的信念! 17. 作文。(60分)
这是一篇材料+命题的作文,材料描述了花、树、山、水、奔跑、休闲、仰望、关注等一系列姿态,然后根据这些姿态的描写,选出自己心目中最美的姿态,然后根据这些姿态,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联系现实生活实际,选取能反映最美姿态的典型事例,通过详略安排,组织材料即可。根据题干要求,可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写记叙文,要注意描写、议
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运用及修辞手法的运用。写议论文,要注意中心论点及论据、论证方法等。在立意上,要先理解“姿态”的含义,其含义为“样儿”、“态度,气度”,即人外在的举止神态与气质。从立意角度,可透过人外在的举止、神态、气质表现人的品格、情趣、追求、人性、精神。可联系人类生活中,尤其是在抗击冰灾、地震、奥运比赛以及日常生活中展示的感人姿态。因此参考立意如下:坚强,是最美的姿态;奔跑,是最美的姿态;谦让,是最美的姿态……
文言译文:
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十八岁时就因能诵诗作文闻名当地。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召他到衙门任职,特别器重他。孝文皇帝即位之初,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为全国第一,而且旧时和李斯同乡,曾经向李斯学习过,于是就征召吴公担任廷尉。吴廷尉就向孝文皇帝推荐贾谊,说他年轻有才,很精通诸子百家的书。孝文皇帝就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
当时贾谊二十多岁,在同僚中年纪最轻。每次皇帝下令让臣子们讨论问题,各位老先生们都无法应对回话,而贾谊就替他们一一应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各位老先生们都认为贾生很有才能,自己比不上他。孝文帝也非常喜欢他,破格提拔他,贾谊一年之内就升任到太中大夫。
贾谊认为从西汉建立到汉文帝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正是应该修正历法、改变服色、修订制度、决定官名、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他草拟了各种仪法,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汉文帝刚刚即位,谦虚退让而无暇变法改制。但此后各项法令的更改,以及诸侯必须到封地去就任等,这些主张都是贾谊提议的。于是皇帝就和大臣们商议让贾谊担任公卿之职,而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妒他,诽谤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纪轻而学识浅,只想独揽大权,把政事弄得一团糟。”此后,皇帝也就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就派他去担任长沙王太傅。
贾谊辞别皇帝后前往长沙赴任,他听说长沙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自认为寿命不会很长,又因为是被贬离开,内心非常不愉快。
又过了一年多,贾谊被召京城拜见皇帝。当时,孝文帝正坐在宣室,接受神的降福保佑。文帝因为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就详细说明了鬼神形成的情形。到半夜时分,孝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时移动座席向前靠拢。听完之后,文帝慨叹道:“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超过他了,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孝文帝任命贾
谊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是孝文帝的小儿子,最受孝文帝宠爱,又喜欢读书,因此才让贾谊当他的老师。
孝文帝又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为列侯。贾谊劝谏,认为国家祸患就要从此兴起了。贾谊又多次上疏皇帝,说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但是孝文帝不肯听从。
几年之后,梁怀王因骑马不慎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贾谊认为这是自己作太傅没有尽到责任,哭泣了一年多,也死去了。死的时候年仅三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