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融资
中国平安巨额再融资案例分析
一.案情介绍:
在平安 20 多年的成长历程里,伴随着两次大型融资和两次引人瞩目的上市。 在 08 年进行再融资之前,总资产已经从最初的 4500 万元发展到 7000 亿元,现 如今已经是突破 2 万亿的总资产。
1994年摩根入股平安 5000万美元(按当时汇率等于 4亿元人民币),到 2004 年摩根集
团获得 20 倍的回报;紧接着平安在赴香港上市前的 2002年,又以每股 6 倍的溢价吸引了汇丰 6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50 亿元)的投资,持股比例为 10%; 2004年6月24日,平安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当时发行价 10.33 港元,认购比例 58倍,筹资超过165亿港元,创下当年香港IPO的新高;2007年3月1日,中 国平安在上交所挂牌。中国平安开盘价是 50 元,比发行价 33.8 元上涨了 47%。 两次上市,总共筹集资金 550 亿人民币,这 550 亿人民币花哪了?
2008年1月18日,中国平安在A股市场发布巨额再融资计划,拟公开增发 不超过12万
股,分离交易可转债券412亿元,融资总额近1600亿元,创A股史 上最大再融资。 1 月 21 日,深成指暴跌 920.46 点,创下有史以来最大的单日下 跌点数。上证综指当日也下跌 266.08 点, 5100点和 5000点两大关口接连被破, 5.14%的下跌也为半年来最大跌幅。 据粗略计算两市一日蒸发市值近 1.7 万亿元。 中国平安的巨额再融资事件血洗股市。
二.背景知识:
(1)中国平安:
中国平安保险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 1 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 是中国第一 家股份制
保险企业, 至今已发展成为融保险、 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
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公司为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证券交 易所两地上市公司,股票代码分别为 2318和601318。
中国平安是国内最具控制力的金融控股集团,
三大财险公司,拥有国内最知名的保险品牌。 同时拥有中国第二大寿险和第
中国平安前三大流通股东情况(截至日期: 2007年9月 30日) 持股数 (万 股) 占流通股 比(%) 质 股 东 性 增减情况(万股) 股东名称 汇丰保险控股有 限公司 61888.6 3 24.19 H 股 公 未变 司 香港上海汇丰银 行有限公司 61392.9 3 23.99 H 股 QF 未变 II 日本第一生命保 4933.33 险相互会社 QF 1.93 H 股 II 新进 谁的“中国”平安:2002年10月8日,汇丰集团(HSBC以6亿美元(约 人民币50亿元)认购平安股份,持股比例为
10%汇丰集团成为平安第二大股
东。2004年6月平安上市后股权摊薄,汇丰又斥资12亿港元(以平安发行价10.33 元)增持平安股权至9.9%、成为中国平安第一大股东。2005年6月,汇丰以81.04 亿港元(每股13.2港币,较当日香港二级市场溢价9%)的价格,增持中国平安已 发行股本9.91%,将汇丰持有的平安股份增加到19.9%。中国平安正式进入“汇 丰时代”。现在汇丰更是已经持有中国平安 48.18%的流通股份,稳居中国平安流 通股东之首。
(2)融资与再融资: 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也就是公司根据自身的
欢迎下载
2
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拥有的状况,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 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方式,从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去 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活动需要 的理财行为。公司筹集资金的动机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通过一定的渠道和 一定的方式去进行。企业筹集资金无非有三大目的:企业要扩张、企业要还 债以及混合动机。
融资分类:融资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不经金融 机构的媒介,由
政府、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直接以最后借款人的身份向最后 贷款人进行的融资活动,其融通的资金直接用于生产、投资和消费,最典型 的直接融资就是公司上市。间接融资是通过金融机构的媒介,由最后借款人 向最后贷款人进行的融资活动,如企业向银行、信托公司进行融资等等。
再融资是指上市公司通过配股、 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在证券市 场上进行的直接融资。
三.案例分析:
两次上市,平安共筹集资金 550 亿元。这些资金是如何用的?平安内部人员 给出的解释是: 给旗下各子公司补充资本金用掉一些资金; 发展平安银行, 在平 安银行收购深圳商业银行, 并用来提高平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时, 用掉一大块资 金;在海外收购富通集团流通股权用掉 200 亿港元,后来又收购了富通集团旗下 富通投资管理公司 50%的股权,两项共花费约 440 亿元人民币。
中国平安当时的资本金已够未来 3 年保持较快发展速度,如果是全资控股, 平安可以收购
300 亿美元市值的公司, 如果是相对控股, 可以最多收购 600 亿美 元市值的公司。巨额融资估
计将用于某个特定的兼并收购项目。
上边的背景介绍里头,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国平安可以说是外资控股的公司。 汇丰银行通过
A 股及 H 股共持有中国平安 48.8%的股权,而我们国家控股仅为 7.4 %,就算加上其它国内公司
的持股,也仅仅 30%左右,了解清楚了这些事情 之后,我知道中国平安巨额再融资不仅仅是“圈钱”这么简单了。
为此我们给出了中国平安的并购猜想:
?其一,将斥资600亿收购汇丰控股5%殳权。
?其二,已在海外物色好一家小银行,将在A股募集资金之后对其高度 控股,成为中
国平安海外业务的拓展据点。
欢迎下载
3
?其三,可能收购英国保险巨头保诚集团。 ?其四,可能借机并购英国保险机构英杰华集团。 ?其五,可能参股国内银行。
中国平安如此规模的再融资方案,竟然没有给出具体的资金使用项目, 这不 禁引来一片质疑之声:
质疑一:为何只向A股投资人要钱?
一家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的公司,中国平安为什么仅选择在 A股再融资, 还不同时选择在H股再融资呢?
质疑二:会不会开一个圈钱的坏头?
如果平安再融资获批,那么中国人寿、中国远洋、中国石油等大盘股都可以 依葫芦画瓢,我国股市将会变成公司的“提款机”。
质疑三:机构为何能“未卜先知”?
机构大规模逃离从07年12月10日开始,机构在29个交易日共卖出1.85亿股中 国平安,占流通盘的23%涉及金额193亿元人民币。
质疑四:平安能给投资者带来什么?
从股价看,股价暴跌,中小投资者多数被套。从分红看, 益116亿,要10多年才能回馈投资人2000亿元。
07年前三季度收
“中国”平安的再融资为何令广大股民和机构投资者如此不安,以至于最
后以失败告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上市不到一年即巨额再融资。 1400亿元是什么概念?比中石油的 668 亿元和中国神华665.8亿元IPO的总和还多,是 A股2007年IPO总和4771亿元 的三分之一。“中国”平安2007年3月1日上市,IPO募资近400亿元,而这个数 仅是再融资的零头。市场分析人
欢迎下载 4
士认为,如果上市公司都像这样巨额再融资, 市场的钱再多也会被抽干。
其二,投资者没有忽略其限售股解禁压力。 “中国”平安的解禁规模高达 31.2亿股。三季报显示,中国平安流通 A股8.05亿股,以此计算,3月1日将出 现流通股规模 4倍于目前的一个“新平安” 。
其三,报告没有具体公布再融资用途引起市场注意。报告称“为了适应金 融业全面开放和保险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增强公司实力,为业务高速发 展提供资本支持,公司拟申请增发 A股”,平安本次增发的目的很可能是为了 后续的大规模收购。 但毕竟没有公布具体的再融资项目, 投资者失去投资方向。
其四, 技术上空头趋势明显, 投资者望而却步。 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中 国”平安走势一直疲软。上证指数分别于去年 11月底和12月中旬探到 4800点左 右低点,其后回升, 1月1 1日已经反弹到接近 5500点。与此对照,“中国”平安 却呈现缓慢下降趋势。
其五,只在A股再融资,不向H股融资的做法,引发市场猜测。投资者担 心,上市公司在
A股市场高价融资,在H股市场低价增持,利用巨大的价差“套 现”的操作成为“常用手
法” 。
四.总结与启示:
中国平安再融资事件的经验教训:
1. 再融资的推出时机欠考虑 上市公司在进行再融资时,要根据市场的状况,审慎考虑再融资的
时机。
2. 再融资的规模过大 再融资应该融多少,这里面不仅有利益的问题“度”的问题。应该说,上
市
公司再融资主要根据公司拟定的资金使用项目的资金需要量来确定。 此外,再融 资规模的确定也要考虑到投资者的利益和股市的健康发展。
3.
再融资方案超出市场承受能力
上市公司再融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是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 方式之一,但绝不
应是恶意“圈钱”行为。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要考虑市场的 承受力和广大中小投资者合理合法的利益需求。再融资不仅要有利于上市公司, 而且要有利于投资者, 更要有利于股市的健康发展, 否则再融资就很难得到投资 者的响应和市场的认可。
欢迎下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