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背景
黄浦区学前教育康复指导中心,在市教委、区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于1995年9月在(原)半淞园路幼儿园开办了上海市第一批以招收智力残疾、肢体残疾为主的学前特殊教育班。1999年11月,在原特教班的基础上成立了学前教育康复指导中心,黄浦区学前特殊教育是上海市最早开办的学前特殊教育机构之一。
在15年的学前特殊教育历程中,我们在各级各部门的领导不断关心、指导下,从对学前特殊教育懵懂无知到现在紧随特殊教育改革步伐,始终走在教育改革前列。我们通过几年:努力倡导无障碍的教育环境;积极开展一体化的融合教育;精心实施有针对性的个别化训练;耐心指导家长进行家园共育,具体落实“送教上门”以及“随班就读”儿童来园训练工作,全区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指导覆盖率达到100%,工作成效显著。
为什么要研究?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对特殊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上个世纪50年代“融合教育”开始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逐渐兴起,与之相关的理念有特殊教育正常化、回归主流、一体化教育、全纳性教育等等。相关研究表明,轻度残障儿童在融合教育的环境中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但是,中重度残障儿童由于自身能力太弱,在教育针对性不强的普通教育的环境中并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而在我国,关于融合教育也就是指随班就读教育这种安置形式。融合教育的理论核心内容是“把残疾儿童放在普通学校或普通班中,与健全儿童一起学习和生活,以改变以往主要把残疾儿童集中到特殊教育学校、将他们与健全儿童隔离开来的传统教育模式。”而究其思想实质为“障碍者、精神迟滞者应与普通市民一样,具有同等的生存权利,使他们的生活尽可能地接近普通市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这是教育的人本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
“基于脑科学的学生学习潜能开发的深化研究”是“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我们的愿景是借助脑科学研究的理论成果,通过优化学前特殊儿童的教学环境,促进教师主导作用,激发幼儿潜能,探索各种不同的教育途径,以满足每一个学龄前特殊儿童的学习需要;关注个体差异,使特殊儿童的发展需求得到最大化的满足。国际早期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院长方俊明教授从本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历程出发,作了“大学将如何推进早期融合教育”的报告。方教授指出,早期融合教育是让有特殊需要的婴幼儿和其他正常发展的同伴共同接受学前教育.它是融合教育的早期阶段,也是早期教育的一种形式。方教授就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
1
学院如何结合脑科学研究发展来促进早期融合教育的发展,意图通过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把握早期融合教育的发展,在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中贯穿幼儿脑科学研究的思想,从脑科学的发展规律入手,深入探讨早期融合教育的规律。我们知道,大脑的逐渐成熟是一个人的遗传特征与外部经验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一成果使我们加深了对教育开发人的潜能巨大作用的认识。认知神经科学新的成果则使我们改变了对传统单一智力理论的迷信,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成才的不同潜能,教育应当为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服务。
“融合教育”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其教学目标为是指让特殊儿童进入普通班和普通儿童在相同的环境中,接受特殊教育服务,并和普通儿童共同学习一种方式。强调的是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合作与融合,在一个共同的教育系统中,提供适性的教育服务给所有的儿童。根据现代脑科学研究的成果表明,丰富的环境刺激对任何学生的大脑发展都具有显著影响,外界环境所提供的信息在人们认知活动中有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也为优化教学环境的教学理念提供了理论解释。所以我们确定的研究目标为:从学前融合教育入手,解决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原则、教育模式、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重点在于从实践中总结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模式,形成科学化、系统化,完整化的教育与评价体系,为学前特殊儿童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脑科学与融合教育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脑科学已成为当代国际重大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20世纪90年代,美国宣布从1990年起到20世纪末为“脑的十年”,又积极倡导从“脑的十年”迈向“教育的十年”。日本提出“脑的20年”,大力推进脑的研究以及“脑科学与教育”的研究。国际经合组织也开展了“脑科学与学习科学”的研究计划。因此,近年来在脑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并推动着心理学的发展,比如:关于大脑神经突触生长的n状模型学说,智力可塑性的学说,脑的不同功能的发展有着不同关键期的学说,以及多元智能理论和“情感智力”理论等。这些进展使我们加深了对脑的原理和智能的起源的认识,也激起了我们对传统教育的反思。
从1998年我们就着重对自闭症幼儿进行矫正的问题,从源头上了解特殊儿童行为异常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家庭环境中家长的态度、家长的教养方式、家长文化程度等等都对患儿有着影响。随着对特殊儿童研究的深入,我们从关注幼儿脑发育成因到关注环境提供,长期以来对智力落后幼儿问题行为的成因多在于研究其脑部的异常发育,很少联系到由于社会提供的环境支持是否会影响特殊幼儿的身心发展和脑发展,融合活动
2
是在此基础上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它既符合了当今回归主流一体化的特殊教育理念,更是从实践效果证明了对特殊幼儿脑发育的作用。
人类的身体发育一般认为有三个领域的发展,一个体能发展,一个认知发展,一个社会性发展。体能发展很大一块是大脑发展,我们的教育可能很多都会提到关于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内容,很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同伴的交往,以及媒体的一些影响。而这些影响很多都涉及到与他人、与身边的社会的沟通与交流。这些影响和作用有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就是脑发育,因为人的心理和行为物质基础就是脑,就是大脑的这种功能,帮助我们完成了很多心理的能力的实现,帮助我们的行为表现。特殊幼儿通常有社会交往与言语语言等多种能力的落后,他们常常被认为是无法与社会正常交流沟通的。但他们的脑发育同样是需要在这样一个社会大环境中进行的,融合教育就为他们提供了更多与身边的人和事物交流的机会和可能,提供不同多样的刺激,这从某种程度来说也能促进他们的脑发育。
环境对于幼儿脑发育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丰富的环境会促进这个脑的发育,当然它进一步来引起我们的心理发展,不良的环境,可能影响这种脑的发育,反过来也会影响特殊儿童心理能力和这种行为的发展。如果特殊儿童始终在一个单一的环境中接受教育,他们所受到的环境影响肯定也比较单一化,而且同为特殊儿童在一起,他们彼此之间又有很多不同程度的心理、生理障碍,长此以往,这样的环境对于促进幼儿的发展很明显是不利的。随着特殊教育主流化、一体化理念的深入,融合教育渐渐地为我们所熟知。在实际开展融合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幼儿接触环境的多样性既有利于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也有助于幼儿情绪的稳定。丰富的环境和丰富的学习经验,会影响大脑的发育,孩子学习或者是丰富的环境,可能使它的皮层跟高级功能相应的区域,它的区域可能变厚,突出的联系也会增加很多,而且血流量也会增加,这样就会影响幼儿脑的发育,同样会影响到幼儿心理能力的发展。
学校研究总体设计
研究目标:
本课题是以当代先进的学前和特殊教育理论与脑科学教育理念为指导的实践性研究课题。我们确定的研究目标为: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实践研究,主要解决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原则、教育模式、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重点在于从实践中总结学前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