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07号谷子在晋东南地区的推广应用及适应性栽培技术
王高鸿,杜艳伟,李颜芳,赵根友
【摘 要】摘要:谷子获得高产的主要因素一是其本身具备高产潜力,二是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根据长生07号谷子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和晋东南地区的气候特点,制定了一套适应性栽培技术,2011,2012年2 a在襄垣、沁县、武乡、长治县、壶关5个县进行了试验示范,实现了降低株高,增加穗长、穗粗、穗质量等性状的目标。另外,其茎秆及根部也有进一步改善,抗倒性、抗病性得到提高。化控间苗技术的应用,达到了省时省工、提高谷子栽培效益的目的。截至2016年底,长生07号谷子新品种累计在晋东南地区推广面积超过13万hm2,有效地发挥了新品种优势,为晋东南地区大力发展谷子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对新品种进行适应性栽培技术示范研究,是新品种快速推广及获得高产的有效措施。
【期刊名称】山西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7(045)006 【总页数】4
【关键词】长生07号谷子;试验示范;推广应用;适应性栽培
谷子属于禾本科黍族狗尾草属,起源于我国,是世界栽培最古老的作物。谷子抗旱耐瘠,水分利用率高,是我国北方丘陵山区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我国是全球种植谷子面积最大的国家,占全球总面积的80%,同时也是国际出口小米的主要国家[1-3]。
山西省谷子栽培已有5 000 a历史,是全国春谷种植面积最大省份[4],其面积长期保持在27万hm2左右,分布在全省各个市县,其中,吕梁、太原、忻州、
阳泉、长治、晋城、大同、临汾等市常年播种面积超过2万hm2,以上8个市种植面积占全省面积的90%以上,总产量也超过90%,是山西省主要的小米商品化、产业化地区[5-6]。
晋东南地区又叫上党盆地,由晋城、长治两市共18县、区组成,主要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均海拔在900 m左右,属典型暧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550 mm左右,年平均湿度为61%,无霜期在156~180 d。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种植谷子最适区域。晋东南地区谷子主要特点是面积大、产量高、品质优,小米粒大、色泽黄、适口性好,“沁州黄”、“檀山黄”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7]。晋东南地区除阳城县、晋城市城区及黎城县有部分夏谷区外,其余县区均为春播中晚熟区,面积近4万hm2[6]。
不同的谷子品种和栽培措施对谷子的产量、品质、抗倒性和抗盐碱性等都具有较大的影响[8-14]。从晋东南地区目前谷子种植现状来看,制约本区域谷子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老品种(晋谷21号等)的退化及新品种的适应性或品质不好而得不到大面积推广,再有就是传统栽培方式费时费工,田间管理粗放,致使谷子产量得不到最大发挥[5]。因此,选育高产、优质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制定是改变晋东南地区谷子现状的根本出路。通过对育成新品种进行有效的试验示范、适应性栽培技术研究,才能更好地发挥新品种的生产潜力,获得高产优质,为新品种的大面积快速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保障。
1 品种来源及育种表现
1.1 品种来源
长生07号谷子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选育而成。它是由长农35号谷子品种发生自然变异,通过多年多代定向筛选育成。2009年顺利通过了国家鉴
定,2008年获全国“一级优质米”称号[15]。 1.2 品种表现
1.2.1 性状及抗性长生07号谷子叶色叶鞘为绿色,纺锤穗型,穗长23.5 cm,穗粗3.2 cm,穗质量29.1 g,千粒质量3.1 g,株高为162 cm;刚毛适中,粒型半圆,壳白米黄;收获时为青枝绿叶黄谷穗;抗旱、抗倒能力强,高抗白发病、黑穗病[15]。
1.2.2 产量及品质长生07号参加2005,2006年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品比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分别为4 830,5 280 kg,分别比对照晋谷34、长农35号增产16%,20%和11%,15%。2007,2008年参加国家西北区春播中晚熟区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分别为4 114.5,4 828.5 kg,分别比对照长农35号增产11%,14.58%,在13个参试品种中排名分别为第2名和第1名。 2008年经国家谷物品质检验测试中心分析,其粗蛋白(干基)为11.65%,粗脂肪(干基)为2.42%,赖氨酸为0.21%,直链淀粉为16.75%,胶稠度为136.5 mm,碱消指数为3.7级,维生素B1为0.37 mg/100 g,达到国家一级米标准[15]。
2 试验示范表现及推广应用
2.1 试验示范
2011,2012年在襄垣县、沁县、长治县、武乡县、壶关县5个县进行了试验示范,建立5个3.5 hm2中心试验示范点,对其进行了播期、施肥、免间苗、产量、抗性及适应性栽培技术研究,其表现突出,达到试验示范效果,得到了农民广泛认可。
2.1.1 性状及产量表现分别对各县长生07号谷子大田性状表现进行了抽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