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9-2020年幼儿园学前教育幼儿各年龄教育目标.doc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学前儿童教育社会教育年龄阶段目标

1、小班社会教育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自己的身体主要部位的主要特征和功能,初步懂得自我保护;

(2)引导幼儿知道自己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初步萌发幼儿的独立性和最基本的自我控制能力;

(3)应到幼儿逐步熟悉集体的生活坏境,认识集体中的同伴与成人,初步了解他们与自己的关系,使幼儿初步适应集体生活;

(4)使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不好哭、不怕生,愿意与他人交往,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5)应到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能使幼儿初步能有礼貌地同他人交往,见了老师和长辈会问好;

(6)是幼儿初步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卫生要求,养成初步的卫生习惯; (7)是幼儿初步懂得主要的交通安全常识;

(8)培养幼儿初步的学习习惯,引导幼儿遵守最基本的学习活动规则; (9)激发幼儿从事简单的自我服务劳动的兴趣,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父母和老师的劳动;

(10)教育幼儿初步懂得不提无理要求,不无故发脾气; (11)引导幼儿与同伴共同活动,不争夺或独占玩具。

2、中班社会教育目标

(1)使幼儿初步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异同;

(2)使幼儿初步了解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初步懂得同情和关心他人; (3)萌发幼儿最基本的自我控制能力,引导幼儿初步懂得不损害同伴; (4)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周围主要的社会机构、施设,初步知道他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萌发幼儿最初的爱家乡的情绪;

1

(5)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重大的节日,并使幼儿感受节日的快乐;

(6)初步激发幼儿与他人交往的愿望,引导幼儿在同伴及成人交往中,能初步准确的使用礼貌用语;

(7)引导幼儿初步懂得与他人合作,初步懂得分享和谦让;

(8)引导幼儿了解周围成人的劳动,鼓励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初步养成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的习惯;

(9)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幼儿能初步克服困难,完成任务,鼓励幼儿能有始有终的完成一件事;

(10)引导幼儿初步学会评价自己与同伴;引导幼儿初步能承认错误,改正缺点;

(11)引导幼儿初步养成诚实、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 (12)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民间艺术及我国的传统文化精品。

3、大班社会教育目标

(1)使幼儿初步了解自己的成长及成人为此付出的劳动,激发幼儿爱父母和老师及其他长辈的情感;

(2)引导幼儿初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学会紧急情况下的应变方法;

(3)引导幼儿了解自己所在的集体,初步了解应对集体做有益的事,培养幼儿初步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4)引导幼儿主动、准确地使用礼貌用语,能以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往,和同伴友好相处;

(5)引导幼儿主动照顾、关心小班和中班的小朋友;

(6)引导幼儿了解周围的社会生活,让幼儿初步了解社会机构、社会成员和他们的劳动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萌发幼儿尊敬、热爱劳动者的情感; (7)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我国的民族及丰富的物产,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8)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国家的友好往来,萌发爱好的和平的情感;

(9)引导幼儿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初步懂得应向好的榜样学习,萌发初步的爱

2

憎感;

(10)使幼儿初步能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初步会以规章制度对照自己与他人的行为,引导幼儿喜欢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初步懂得爱惜劳动成果,爱惜公物; (11)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家乡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初步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人文景观、萌发对民族文化的喜爱及保护自然社会坏境的初步意识;

(12)引导幼儿初步感知世界著名的人文景观及优秀艺术精品,萌发对世界文化的兴趣。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

1、小班

(1)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

(2)学习按物体量(大小、长短)的差异进行4个以内物体的排序,学习按物

3

体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 (3)认识“1”和“许多”及其关系;

(4)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5)学习手口一致地从左到右点数4以内的实物,能说出总数,能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目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学习一些常用的量词; (6)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7)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前后、里外的空间方位及认识早、晚的时间概念,知道早、晚有代表性情节的日常变化;

(8)听懂老师的话,学习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活动;大胆的回答问题,初步学习用语言讲出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9)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活动材料;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按要求拿取、摆放操作材料。 2、中班

(1)认识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学习10以内的基数:顺着数、倒着数、学习目测数群,学习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等差关系; (3)学习10以内的序数; (4)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

(5)学习按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学习概括图形的两个特征;能按两个特征对同一类物进行逐级分类;

(6)学习按量(粗细、高矮)的差异进行6以内的正逆排序;学习按特定的规则排序;

(7)能听清老师的话,能按照要求进行活动,并学习按照要求检查自己的活动; (8)能安静的倾听老师和同班的讲话;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活动过程和结果;

(9)观察、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的问题,学习新的知识,促进初步的推理和迁移能力的发展;

4

(10)能自己选择小组活动,即能根据各个小组的活动情况,确定自己去哪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喜欢选择数学游戏活动;

(11)能主动地、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并对自己的活动成果感兴趣;在教室的引导下,能注意和发现周围坏境中物体的量的差异,物体的形状以及它们在空间的位置等等。 3、大班

(1)学习10以内的单数、双数、相邻数以及认识零;

(2)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等量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和互换关系;

(3)学习按10以内数的加减,认识加号、减号,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初步掌握10以内加减运算的技能,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4)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进行分类,并学习按标记进行逐级分类; (5)初步感知集合的交集、并集关系及包含关系;

(6)能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及可逆性关系;

(7)认识几种常见的立体图形(正方体、球体、长方体、圆柱体);能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体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8)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学习自然测量;

(9)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会向左/向右方向运动; (10)能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半点,学习看日历,知道年、月、星期的名称和顺序;

(11)能听清若干操作活动的规则,能按规则进行活动,能按规则检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并能参加较多小组的活动; (12)能清楚的讲述操作活动过程和结果;

(13)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归纳、概括有关的数学经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观察与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14)积极、主动地参加数学问题的讨论;学习有条理地摆放、整理活动材料; (15)能与同伴有好地进行数学游戏,能采取轮流、适当等待、协商等方法协

5

7snpf5tbau5kaxd91bwp423gj8gjlb00l4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