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书试卷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蒙城一中 2016-2017 学年高二第二次周测

一选择题 (30 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1. 下列各项中,哪项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 A. 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信号”的转化

3. 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D.

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碳酸氢钠和碳酸 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

2.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 C.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D.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4.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

机制 ,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

,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

,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 , Na+和 Cl+同时内流

5. γ - 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下图

1 所示.此种局

2 所示效果. 下列分析

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 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

1

不正确的是(

A. 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 Na+通道,阻碍 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 B. γ - 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 Cl 内流,

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C.局麻药和 γ - 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一致,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

6. 足球赛场上, 球员奔跑、 抢断、相互配合, 完成射门。 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用于供能 B. 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 C. 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 D. 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 7.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史一种自身免疫病, 血糖高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主要特点时胰岛 B 细胞数量减少, 血中胰岛素低、

A.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协同作用调节血糖平衡 B. 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岛素无法排出,血糖升高 C. 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D. 胰岛素受体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原

8. 下面是某人在摄食后及运动过程中血糖平衡的调节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2 ~ 2.5 小时分泌物乙增多,它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葡萄糖大量的氧化分解 B. 分泌物乙中主要含有胰岛 B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等激 素

C.摄食后 1 小时内,分泌物甲增多可以促进血糖合成糖原 D.从图中可看出,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是分泌物甲和分泌 物乙协同作用的结果

9. 下列实例分析正确的是 ( )

A. 正在做广播操的同学,体内的下丘脑和脑干中枢没有参与调节 B. 正在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

H区和 S 区

C.盲人用手指 “阅读” 盲文时, 参与此过程的高级神经中枢只有躯体感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

D.某人表现症状是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 言语区的 S 区

10. 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

A. 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 , 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

B. 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

C. 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 , 是由于组织中的 Na+浓度增加所致 D. 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

11. 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

KCI 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RNA病毒,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

但却不会说, 这个人受损伤的部位是大脑

, 正确的是(

2

症状导致脱水。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 B. 病毒 RN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C. 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

T 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D. 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

1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 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HIV 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 C. 被 HIV 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 D.HIV

H1N1流感

HIV 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

B.HIV 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

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

HIV 感染

据此判断下列说

13. 角膜移植手术是对角膜病治疗的主要手段. 虽然角膜因其无血管、 无淋巴管的特性, 属于 相对免疫赦免区, 但仍不能完全避免免疫排斥这一器官移植所面对的困扰。 法正确的是(

A. 移植后角膜脱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 使用免疫抑制剂可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敏感性 C.对于接受者来说,移植的角膜中含有抗原类物质

D.角膜属于相对免疫赦免区,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 14.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

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使用该疫苗

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3 次较 1 次或 2 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

实 )

A .能多次强化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B.抗原的积累促进

B 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

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 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

15. 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 块收集生长素, 之后再测定其含量。 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 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示)中,正确的是()

16.下列有关生长素生理作用(如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若某植物幼苗表现出向光性, 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 f ,则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

3

于 f

B. 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向地性、 2f ,则茎的远地侧(上方)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小于 D.若某植物产生了顶端优势,其顶芽生长素浓度可能为 17.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 , 错误 的是( )

..

A. 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 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18.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时间(天) 成虫数(只)

1 6

5 10

9 28

13 71

17 131 )

茎背地性, 茎的近地侧(下方) 生长素浓度为

f

C.某些除草剂除草的原理是使杂草中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处 A(0 , 0) 于大于 h 状态下

g,则侧芽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 h

21 207

25 270

29 302

33 327

37 341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B. 第 17-29 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A. 第 13-25 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C. 第 21-37 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D. 第 1-37 天,成虫数量成“ J”型增长

19. 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 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B. 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 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 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 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D. 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 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 再乘以甲地面积, 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20.表是退耕还林后, 某生态系统在 的是(

20 年内群落自然演替所经历的

“一年生草本、 多年生草

本和灌木 ”三个阶段中优势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单位:株

第 1 年

物种 a 物种 b

/ 平方米).下列分析不合理

第15年

0 3 8

第 5 年

10 2 1

第10年

2 5 3

第20年

0 3 6

a 有关

5 1 0

物种 c

A.物种 a 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在第 1~5 年内种群密度上升与种间竞争低有关

B.第 1~10 年内,物种 b 逐渐成为优势物种的原因与其植株高度大于物种

C.第 1~ 20 年内,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度先不断升高然后再逐渐降低 D.第 10~15 年内,物种 a 逐渐消失的原因可能与其不能适应弱光环境有关

21. 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 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 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 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 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 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证明了( A. B. C.

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D . 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

22. 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

4

不正确的是( )

A 该岛屿不同地段物质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 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 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 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23.有一种生活在热带的果蚁,

将自己含有蛋白酶的排泄物排在收集来的落叶上,

用这些落

叶来培养真菌,然后以腐叶作为自己的食物来源,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体型大小不同果蚁间存在互利共生的关系

B. 真菌分泌的纤维素酶能促进落叶中纤维素的分解 C果蚁和真菌都是分解者,共同促进碳、氮元素的循环 D.果蚁与真菌之间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24. 下列有关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B. 研究某种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可釆用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 C.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种群密度通常用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制作的生态缸不用密闭,放置在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 25.如图表示 a、b、c 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分解状况,则分 解者的作用强弱依次是(

A . a>b>c B.c>b>a C.c= b>a D. a>c= b

A. 调查农田中蚜虫、蚯蚓、田鼠的种群密度可以釆用样方法

26. 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下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 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丝瓜地的碳循环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 B. 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成虫数量可计算出昆虫种群密度 C. 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 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

27.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 性认识和经验, 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根据这一思想和 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

A.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 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 “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 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28. 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 J.m-2.a-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5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书试卷

蒙城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第二次周测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各项中,哪项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A.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sl3m1eivj4mu7526k929d31q9p63i00ed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