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的组成与特点
1.1 换热器的组成
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换热器、热水炉、控制冷流体的多级离心泵,变频器、涡轮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设备。根据控制系统的复杂程度,可以将其分为简单控制系统和复杂控制系统。其中在换热器上常用的复杂控制系统又包括串级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统。
1.2 系统控制过程的特点
换热器温度控制过程有如下特点: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是由温度变送器、调节器、执行器和被控对象(出口温度)组成闭合回路。被调参数(换热器出口温度)经检验元件测量并由温度变送器转换处理获得测量信号,测量值与给定值的差值送入调节器,调节器对偏差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后输出控制作用。
换热器的温度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如下:冷流体和热流体分别通过换热器的壳程和管程,通过热传导,从而使热流体的出口温度降低。热流体加热炉加热到某温度,通过循环泵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出口温度稳定在设定值附近。冷流体通过多级离心泵流经换热器的壳程,与热流体交换热后流回蓄电池,循环使用。在换热器的冷热流体进口处均设置一个调节阀,可以调节冷热流体的大小。在冷流体出口设置一个电功调节阀,可以根据输入信号自动调节冷流体流量的大小。多级离心泵的转速由便频器来控制。
1.3 引起换热器出口温度变化的扰动因素
简要概括起来,引起换热器出口温度变化的扰动因素主要有:
(1)热流体的流量和温度的扰动,热流体的流量主要受到换热器入口阀门的开度和循环泵压头的影响。热流体的温度主要受到加热炉加热温度和管路散热的影响。 (2)冷流体的流量和温度的扰动。冷流体的流量主要受到离心泵的压头、转速和阀门的开度等因素的影响。 (3)加热炉的启停机的影响。
(4)室内温度与管路内气体变化和阀门开度的影响。
1
2 换热器温度控制原理
2.1 换热器温度控制原理介绍
图2.1为蒸汽水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图。加热介质为蒸汽,冷流体为水,控制目标是通过调节蒸汽流量来保证换热器出口热水温度稳定,温度控制器由微机控制。
P-34蒸汽MT2T1T水T3
DDC现场控制器P-3 T,T1~T3 温度传感器 M 电动调节阀
图2.1 换热器温度控制原理图
其工作原理为:温度传感器T测量换热器出水温度,把信号传送至DDC现场控制器,此为温度控制的主回路。同时,控制器还接受室外温度传感器T3发出的辅助信号,控制器根据预先设置的工作曲线,调整出水温度的设定值,控制电动调节阀M的开度,调节换热器入口的高温介质流量,使得换热器出水温度随室外温度变化(见图2.2)。
30 40 50 60 70 80
换热器出水温度t/oC -20 -10 0 10 20 30 室外温度t/oC 图2.2 换热器出水温度与室外温度关系曲线
2
2.2 换热器一般温控系统
根据换热器的结构及一般热力学原理,可得被控对象传递函数的近似表达式:
Gp(s)?K??se?Go(s)e??sTs?1(2.1)
式中 GP( s) ———对象的传递函数;
K———对象的放大系数;
TS———对象的时间常数; τ———对象的纯时间滞后;
Go(s)———对象传递函数中不含纯滞后的部分。
可以看出,它是一个带纯滞后的一阶惯性环节。一般的温控系统如图2.3所示。
图2.3 一般温控系统方框图
R(S)F+Gc(s)Go(s)e-ts++cs图中R(s)为参扰。从图2.3可以得出换热器一般温控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
G c ( s ) G o ( s ) e ? ? s
G(s)?1?Gc(s)Go(s)e??s由于特征方程里含有e
-τ s
(2.2)
项,这对控制系统稳定性极其不利,若τ足够大,系统就很
难稳定;而且由于系统中含有纯滞后环节,使控制器的设计变得复杂。
2.3 Smith预估器的控制机理
Smith预估器控制的基本思路是:预先估计过程在基本扰动下的动态特性,然后
由预估器进行补偿控制,力图使被延迟了τ的被调量提前反映到调节器,并使之动作,以此来减小超调量并加速调节过程。对于带长时滞过程而言,Smith预估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通用的补偿器,其主要优点在于滞后时间能从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中消除。然而,预估器要求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非常准确,这在实际工程中很难办到,特别是对积分和非稳定系统,其控制更为困难。Smith预估器控制原理图如图2.4所示。
3
GS(s)R(s)L(s)GL(s)+-+-GC(s)U(S)Go(s)e-ts+C(s)+
图2.4 Smith预估控制器原理图
图中U(s)为控制器的输出,L(s)为系统外扰(也称负荷扰动),GL(s)是C(s)对L(s)的传递函数,GS(s)为Smith预估补偿器的传递函数。若Smith预估补偿器的传递函数为
GS(s) = Go(s) (1-e-τs) (2.3)
由图2.4可得Smith预估控制器的传递函数Φ(s)为
C ( s ) G ( s ) G ( s ) e ? ?s
?(s)?R(s)?co1?Gc(s)Go(s) (2.4)
??sG[1?G(s)G(s)(1?e)]C(s)L(s)co另有 ? (2.5)
L(s)1?Gc(s)Go(s)
由式(2.4)、(2.5)可以看出,在定值和外扰作用下的闭环特征方程中均不包含受控对象的纯延迟,因而起到了纯延迟的补偿作用。与式(3.4)对应的动态结构图如图5所示。与图2.5所示原理图等效的控制系统,很容易用MATLAB函数命令set ( )来实现,这使得控制品质的仿真研究变得简单。
图2.5 Smith预估器控制原理等效图
4
3 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3.1 温度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换热器的温度控制系统以MCS51单片机为核心开发,整个系统硬件部分包括温度测量变换、测量放大、A/D转换、单片机、存储器、驱动电路、D/A转换、控制执行系统等。其结构见图3.1。
图3.1 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硬件原理图
存储器温度测量变换测量放大A/D光耦大功率运放D/A驱动电路光耦8051单片机执行器键盘显示它的主要功能有:定期采集换热器的出水温度、室外环境温度等且存储,并上传存储的现场采样数据;根据现场采样数据控制相应调节阀的开度,完成控制任务;具有显示、设定、控制和传输数据功能,可以全年不间断地对换热器进行自动控制。
3.2 温度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系统的程序主要包括主程序和一些子程序。主程序主要完成单片机的初始化和循环调用子程序的功能。子程序则用来完成温度信号的采集、数字滤波、铂电阻的非线性补偿、温度的显示、控制算法的调用等具体功能。
系统首先进行参数初始化,然后进行自诊断。通过按键设定所需要的温度值,启动温度测量模块,温度测量模块将测得的温度值通过显示模块显示出来,并与设定的温度值进行比较,当测量温度等于设定温度,程序返回自诊断模块;当测量温度不等于设定温度时,启动智能PID自整定控制。当温度偏差大于阈值时采用模糊控制,当偏差小于阈值时启动PID控制。
控制后重新启动测量模块进行测量,如此循环直到测量值与设定值相等。由于温度具有非线性和不确定性,仅采用常规PID调节不能满足控制要求。因此,软件模块也相应地设计成带PID参数智能化自整定功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