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仅供参考
3义务教育
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义务教育的特点:
1.强制性。一是适龄儿童必须接受教育;二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
2.普及性。原则上义务教育覆盖中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也包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盲、聋、哑、弱智和肢残的儿童、少年。
3.免费性。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免收学费.收取杂费是义务教育一个阶段性现象.国务院已经明确要在两年内全部免除杂费。 (三)中国的义务教育制度
1986年经过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中国已确立了义务教育制度。
(德国于1763年做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规定,是世界上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 (七)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中的要求。她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知道作用。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分为广义的教育目的和狭义的教育目的。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教育目的强调了教育活动要达到的最终结果。 它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织部分。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的层次性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四)教育目的的作用
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价值表现为其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1教育目的理论
1.宗教本位论:代表人物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
强调教育对人的精神世界的作用。唯心主义。
2.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因此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的指标。其代表人物有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巴格莱等。
看到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教育目的的制约作用,强调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制定。
片面的、不科学的
3.个人本位论:个人本位教育目的的观点是:要从个人本位本能的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进个人自我实现。其代表人物有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等。
不足:忽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过于强调人性中的天生倾向对人的发展作用
4.教育无目的论: “教育无目的论”是由杜威提出来的。杜威所否定的是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无目的。
2中国当前教育方针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3中国当前教育目的
1999年6月,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确立中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中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人是指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资料仅供参考
实现教育目的基本要求:
1.强调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3.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实现中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三)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四、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整体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帅作用,为其它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它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3.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为其它各育提供物质基础: 4.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能够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七)教育研究 1教育研究的含义
教育科学研究就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各种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过程,根据对收集到的事实材料的分析,对假设或理论进行检验,以解释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客观规律的活动。 中学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 (一)观察法
1.观察法的含义
观察法是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研究方法。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广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2.观察法的分类
(1)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 根据对观察的环境条件是否进行控制和改变,能够将研究分为自然情境中的观察和实验室中的观察。
(2)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仪器设备,能够把观察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3)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能够将观察分为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
(4)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根据是否对观察活动进行严格的控制,可将观察分为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二)调查法
1.调查法的含义
调查法是研究者经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
2.调查法的分类
(1)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按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能够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2)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依据调查内容,能够分为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
(3)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和调查表法依据调查的方法和手段,能够将调查分为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和调查表法。
(三)历史法
历史法是经过考察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四)实验法
1.实验法的含义
实验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对象之问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2.实验法的分类
资料仅供参考
(1)根据实验进行的场所,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2)根据实验的目的能够分为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3)根据同一实验中自变量因素的多少,可分为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 (4)前实验、准实验与真实验 (五)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学课程
(一)课程概述(单选、简答)
一、课程的概念
“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二、课程的类型
(一)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
从课程的组织方式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
分科课程又叫做学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综合课程是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它由怀特海率先提出
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活动课程的代表是杜威。
(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的角度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从课程的呈现方式来划分,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亦称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显性课程的主要特征是计划性,这是区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
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隐性课程是伴随着显性课程而生的,没有显性课程也就没有隐性课程。
美国教育雪茄克伯屈提出“附属学习”,后来学者把“连带学习”或“辅助学习”的内容称为“隐蔽课程”或“潜课程”
三、课程理论流派 (一)学科中心课程论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是最早出现、影响最广的课程理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和布鲁纳等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要素主义、结构主义是其代表理论。
学科中心课程论的基本观点是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与不同学科对应设置课程,经过分科教学,使学生掌握各个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从而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
(二)活动中心课程论
活动中心课程幼教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及其学生克伯屈。 (三)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
学生、社会及学科特征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1.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3.学科特征影响课程的编制 (二)课程组织(单选) (((1课程目标的定义
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经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力、体质等方面期望事先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内容和课程方法的基础。
广义上的课程目标的涵义定位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大的视角,涵盖是全层次的。它即是教育意图,包涵了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又包含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在狭义上的课程目标的涵义定位于教育内部的教育与学生的关系,是一个相对狭窄而具体化的视角,它的涵盖面试特定的,主要指教育目标。在狭义上,课程不包含教育方针,只包含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
? 课程目标的特征
1.整体性。各级各类的课程目标是相互关联的,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2.阶段性。课程目标是一个多层次和全方位的系统,如小学课程目标、初中课程目标、高中课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