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辩证统一规律;(4)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辩证统一规律;(5)教学过程中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规律(或称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6)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与促进规律;(7)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受制约于社会需要规律;(8)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诸要素构成的合力规律。
常用的教学原则有:(1)整体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因材施教原则;(4)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5)理论联系实际原则;(6)直观性原则;(7)循序渐进原则;(8)巩固性原则;(9)反馈性原则。
(四)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学生身心发展最基本的规律:(1)学生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斗争规律;(2)学生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规律;(3)学生身心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规律;(4)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5)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这些规律可作为教学工作评价的依据。
(五)参考新的思想观念 1.新的人才观
(1)新型的人才应具有自主、积极进取和创新精神,敢于迎接挑战而不是保守和退缩。 (2)新型的人才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3)新型的人才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时代责任感,具有高度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4)新型的人才应具有丰富的个性,更加注重发展非智力因素。
(5)新型的人才应更加善于学习,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善于“学会生存”。 (6)新型的人才应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 2.新的知识观
(1)新时期追求多元化的知识,多种文化特点的求知方式。 (2)追求知识更高的整体性、综合性。 3.新的学习观
(1)传统教育重视社会和教育者对学生学习知识的选择,新的学习观则重视学生自己对学习知识的选择。
(2)新的学习观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3)学习应着重培养各种应付未来的能力。包括:为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而自主地获取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在复杂的环境中与人相处的能力;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判断、选择、开拓、参与的能力。
4.新的学生素质观
素质就是指人的素养、品质和体质。新的学生素质观认为,学生的素质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思想品德素养(学会做人、求善)。
(2)文化科学素养(学会学习、创造、求真)。 (3)身体和心理素质(学会生活,心强体健)。 (4)审美艺术素养(学会审美、求美)。 (5)劳动准备素养(学会劳动、敬业)。 5.新的教师素质观
(1)未来的教师应该具有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更高的社会目标服务的价值观念。
(2)未来的教师应该是学识渊博和见解深刻的人。他应具有广博的知识,了解各种自然和社会系统运转的规律,懂得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懂得如何运用基本方法和这些方法能够奏效的原因。
(3)未来教师应该具有继续学习的要求、能力和习惯。
(4)未来教师应该能够独立思考、有创造性,能够独立工作,也能够与他人合作,能够对事情作出关键性的判断,能够把独立思考、创造的精神与开放、合作的态度结合起来。
(5)未来的教师应该具有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能够创造一种气氛和环境,使学生
11 / 20
不仅获得学习的乐趣,而且能为他们以后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能够运用获得的知识去创造未来的生活。
(6)未来的教师应该愿意并且善于和自己的学生接触、对话、交流。
(7)未来的教师应该对变革充满热情,把握方向,选择道路,把变革和创新、继承和发展、原则性和灵活性等恰当地结合起来。
教学工作评价的内容包括对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命题考试等教学工作基本环节的评价。
简述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 一、备课评价的内容
(一)对四项备课工作评价的内容 1.钻研教材的评价内容
钻研教材的评价内容包括对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查阅教学参考资料等三方面评价的内容。 (1)对钻研教学大纲评价的内容。评价教师钻研教学大纲时,要考察教师是否做到:准确完整地掌握教学大纲的内容,包括弄清自己所教学科的目的任务,方法要求,学科内容体系结构,重点难点关键,进度安排等。
在整个学科教学过程中,无论学期(学年)备课还是单元 (课题)或课时备课,都应翻阅和研究教学大纲。除了深入钻研自己所教学科当前的教学大纲外,必要时,还应了解前一、两个年级和后一、两个年级的相同学科的教学大纲的内容,以便于学科教学的相互衔接和照应。
(2)对钻研教科书评价的内容。教科书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钻研教科书是备课的中心工作。评价教师钻研教科书时,要考察其是否做到如下几点要求:
①对教科书的内容应达到懂、透、化的程度。钻研教科书,要弄清各篇、章、节之间的联系,以及各章节教材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②应恰当地处理和组织教材。
(3)对查阅教学参考资料评价的内容。①教学指导性的参考资料。②教学经验性参考资料。③资料性的教学参考资料。④综合性的教学参考资料。
2.了解学生的评价内容
评价教师了解学生的深入程度,主要看教师是否全面掌握了学生以下几方面情况:①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特点;②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思想表现;③学生的生活经历、活动范围;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学习要求;⑤学生的知识基础、技能状况、智力水平、接受能力;⑥班级正常上课的秩序、纪律、班风、学风:⑦对任课教师教学的适应性,以及评价和期望。
还要考察教师是否掌握了如下了解学生的途径和方法:
(1)通过与原班主任和前任课教师(侧重于本学科前任课教师)的交谈,重点了解班集体的学习情况。
(2)通过与学生班干座谈或个别交谈去了解。如召开不同类型的学生座谈会,或到学生宿舍座谈,或找个别学生交谈等。
(3)通过与学生一起活动和观察学生的各种活动去了解。如与学生一起打球、唱歌、游戏、野营等,在活动中观察了解或与学生交谈。还可通过上课、听课的观察和文体活动观察,去了解学生。
(4)通过批改作业和练习以及查阅学生的一些学习材料去了解。如学生的作业、笔记、板报以及其它有关学生的各种文字材料等。
(5)通过发调查问卷去了解学生,着重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意见、兴趣以及生活和活动情况。 (6)通过测验和考试去了解学生。主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中的问题。 3.选择教法的评价内容 (1)是否适合教学任务
12 / 20
(2)是否适合教学内容。
(3)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学生的年龄阶段不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应有所不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应有所变化。
(4)是否适合教师的素质
(5)是否适合学校物质设备状况 4.准备教具的评价内容
评价教师准备教具工作要考虑三方面情况:①选用的教具应与讲的教材内容紧密配合。②使用教具前,要进行检查、试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免上课时出差错。③有些教具必须自制而且能够自制的(如某些图表),要积极自制,以改善教学手段。
(二)对三种备课形式评价的内容 1.对学期备课评价的内容
(1)钻研学科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在此基础上,阅读有关教学参考资料。 (2)全面了解学生,主要是了解学生整体的一般情况。
(3)通盘考虑教法,主要考虑教材各单元或各章节要运用哪些方法。 (4)确定各课题所需的教具和其它资料。
(5)了解教学计划、学校工作计划、学校的学年教学日历,以便根据这些文件安排教学进度。 (6)写出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应在学期开学前制订出来。 2.对单元备课评价的内容
(1)确定每个单元的教学目的要求,把学期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落到实处。 (2)研究教材各个组成部分的特点,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3)全面考虑一个单元的整个教学工作以及应采取的教学措施。 (4)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究或教研组的集体备课。 (5)做出单元教学计划。
3.对课时备课评价的内容
课时备课是指课前对一节课的准备。课时备课是在学期备课和单元备课的基础上进行的。 评价教师是否备好一节课,应考察教师是否做好以下四道工序:
(1)吃透两头。即深入钻研教材(包括教学大纲、教科书和参考书)和充分了解学生。这是备好一节课的前期工作。
(2)进行课堂教学设计。①确定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②设计知识点的教学目标;③确定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④确定课的类型和结构;⑤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具设置);⑥设计板书;⑦设计提问、练习和课堂作业;⑧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和步骤;⑨确定各个教学环节和步骤所使用的时间。
(3)编写教案。
①教案的种类。常见的教案种类有讲义式、提纲式、综合式三种。
②教案的内容格式。教案的内容格式一般可分两部分,一是一般情况,二是教学内容、目标、教法和进程。
③教案中的板书设计。
(4)熟悉教案和准备上课用具。 二、上课评价的内容
(一)教学目的明确,完成任务好
(二)教学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关键 (三)教学方法适合,教师善“启”善“导”
13 / 20
(四)上课组织得好,具有教学机智性 (五)教学基本功扎实 1.驾驭教学信息的技能 2.运用语言的技能 3.集中学生注意的技能
4.把握课堂反馈信息的技能 5.处理偶发事件的技能
①以静制动。②暗示改正③妥善处理。④坦诚交底。 6.控制情绪与教态的技能 7.板书和运用教具的技能 8.贯彻落实教学常规的技能 (六)教学效果好
评价上课的效果,主要看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动脑筋思考问题的情况,从教学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情况,引起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情况,调动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情况等。
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的评价内容
课外作业的布置,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紧扣课堂教学的内容,应有利于巩固和加深理解或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难易要适中,一般以中等水平为准;分量要适当,不要使学生负担过重。布置作业时,教师要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对于难度特别大的题,应作适当的启发。还要严格要求学生规范地完成每一道作业。
对教师课外作业批改的评价,应考察是否达到如下要求:善于从实际出发,选择不同的作业批改方式,包括全部批改、重点批改、轮流批改、抽查批改、当面批改等方式。无论采用哪种批改方式,教师都要认真负责。评分评语,要准确中肯;在批改过程中,把特别好的作业和其中错误情况记录下来,作为改进教学和作业分析的依据;批改完后,及时发还学生,还要重视作业信息的反馈,及时讲评。
四、课外辅导的评价内容
评价教师课外辅导的内容有: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情况,指导学生做课外作业情况,补充讲解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遗留问题情况,给缺课生或后进生补课情况,给特殊优秀生个别指导情况等。
五、学生学业成绩考评工作的评价内容
评定学生成绩,应结合平时考查进行全面衡量,要客观、公正,要将评分与评语结合起来。 教师要善于利用考评的反馈信息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还要求学生对学习质量进行自我评价,以便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课程评价的定义
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
三、课程评价的功能 1.检查 2.反馈 3.激励 4.研究 5.定向 6.管理
四、课程评价的对象
14 / 20
1.对课程本身的评价 2.学生学业评价 3.对教师的评价 4.对课程评价的评价
泰勒的“课程原理”可以概括为四个步骤:确定课程目标、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一、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
1.既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又倡导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 2.以质性评价整合与取代量化评价。 3.强调评价问题的真实性与情境性。
4.评价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
二、新课改下的课程评价
1.在指导思想上:要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和激励性功能,重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评价,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充分发展,为“适合学生的教育”创造有利的支撑环境。
2.在评价的主体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改变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由学生、家长、社会、学校和教师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3.在评价的方法上:(1)由终结性评价发展为形成性评价,实行多次评价和随时性评价、“档案袋”式评价等方式,突出过程性;(2)由定量评价发展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分数,更要看学生学习的动机、行为习惯、意志品质等;(3)由相对评价发展到个人内差异评价;(4)由绝对性评价发展到差异性评价
一、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
1.分解评价目标,得到初步的指标体系 2.归类筛选,精简指标 3.专家论证,试验修订
4.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分配
一、学校体育评价的含义
学校体育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体育学习表现与体育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测试和评估的活动过程。
学校体育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体育学习情况的评价以及对体育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两个方面。此外,还涉及学校体育课程与教材的评价、学校体育设施场馆情况的评价等。其中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时中心环节。
二、学校体育评价的原则 1.自主性原则 2.动态性原则 3.人文化原则 4.多极化原则
学校体育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承认学生身体条件的差异 二、要合理设置测评项目
三、要把学生的兴趣特长纳入评价指标
15 / 20